來源:微信號 望潮科技 廣聯達研究院 建領

有關消息顯示,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Sidewalk Labs想要重新構建城市,想在多倫多建造第一個智慧城市,通過最近泄露出來的計劃,可以看到這個項目有六個很瘋狂的細節。

谷歌也要建智慧城市?六個瘋狂細節引關注


Sidewalk Labs是Alphabet(Google母公司)內部最神祕的項目之一。該項目表示意在“想象、設計、測試並建立城市創新,以幫助城市應對最大的挑戰。”換句話說,Sidewalk Labs希望打造未來的智慧城市。2017年,該公司達成了在多倫多建立其首個“智慧城市”的協議:在該市的濱水區開發了一個名爲Quayside的新社區。

到目前爲止,這個城市的全貌幾乎沒有人知道。Sidewalk實驗室已經提前幾個月分享了Quayside社區的初始項目計劃,這些計劃是與建築工作室Snøhetta和Heatherwick Studio共同敲定的,並提前幾個月曝光了這些計劃。

谷歌也要建智慧城市?六個瘋狂細節引關注


因此,在這篇文章所看到的內容僅僅算是一個概念,目前這些內容甚至還沒有被Alphabet公司批准。這些內容都需要由多倫多市和各種監管機構比準。不過,這也讓我們可以看看近年來最受期待的智慧城市計劃之一,以下是目前公開的計劃中最令人驚訝的六個細節:

一、拒絕混凝土,用木材製成建築


Sidewalk實驗室計劃在碼頭區建造十幾座高達30層的高樓,其中包括3,000套住房,以及該公司所說的“3,900個工作崗位”的“空間”。最引人注目的是,這些建築不是用混凝土和鋼筋建造的,而是用木材。

因此,雖然Quayside城市的建設運用了世界上非常先進的科技,但他們仍希望讓人們聯想森林而非混凝土材料。需要指出的是,作爲一種建築材料,木材正在成爲一種潮流,加拿大是最早使用這種材料的國家之一。據Sidewalk Labs稱,多倫多的一家公司可以提供這種材料。

谷歌也要建智慧城市?六個瘋狂細節引關注


二、樂高一樣,使城市模塊化


維護建築是一項很難的事情,維護一座城市更是難上加難,尤其是一座必須適應從互聯網線路到城市基礎設施的各種技術不斷演變的城市。Sidewalk Labs表示,從建築上講,Quayside的所有建築都將是模塊化的,想象一下你見過的最大的樂高積木。其中包括建築物中的預製木樑六角形路面,可在需要時輕鬆更換。

谷歌也要建智慧城市?六個瘋狂細節引關注


城市數據公開,全面啓用5G網絡


這座城市將會配備太陽能、地熱、光纖插頭以及面向所有人的無線5G網絡。此外,它還將具備智能的限速系統,該系統能夠感知車輛的存在,因而可幫助緩解交通狀況。透過一個“智能廢物用戶界面”,該社區可轉移垃圾堆填區80%的廢物,實現肥料堆制和循環再造。

該公司表示,所有的這些基礎設施所生成的所有數據都將被剔除掉身份信息向公衆開放,儘管數據是否真的可以匿名化還存在爭議,去年,該項目的兩名隱私顧問離職。

谷歌也要建智慧城市?六個瘋狂細節引關注


四、機器人在地下隧道隨意走動


Sidewalk Labs希望建立一個地下隧道網絡來處理所有“最後一公里”服務的物流運輸,而不是讓街道上充斥着垃圾車和送貨司機,這包括創造機器人來收揀和管理垃圾和貨物的運輸。據我們所知,這些隧道也會覆蓋未來的外賣配送。

其實,把服務埋在地下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想法,迪斯尼世界和羅斯福島均實行着地下垃圾收集,城市規劃師Georges-EugèneHaussmann就爲巴黎首次提出了這一概念!但是,使用機器人實現自動化,以及混合其他交付服務,可能會減少地上的交通量。

谷歌也要建智慧城市?六個瘋狂細節引關注


五、加熱自行車道 市民大部分時間可以待在戶外


多倫多並不是氣候最溫暖的地方,它的冬季可達零下15度,但Sidewalk Labs仍決心全年都將公衆推向戶外。

建築師的建議包括將自行車道加熱,就像在荷蘭測試的那樣,讓冰融化,這樣人們即使在冬天也可以騎自行車上下班。此外,高樓會配有起泡的“建築雨衣”,因而可在公共區域上空搭建起透明的防水布帳篷。

谷歌也要建智慧城市?六個瘋狂細節引關注


谷歌表示,這一想法仍在試驗中,但全年開放戶外咖啡館和農貿市場是可行的。

六、放出更多土地,改造費用應由政府承擔


在這個項目中最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Sidewalk Labs計劃與多倫多市合作建設其萬物互聯的城市。

從設計圖來看,公司的計劃只涉及沿海12英畝的土地,但根據所泄露的信息,谷歌建議將多倫多東部350英畝未被使用的濱水區全部開發成爲它的擴展創新區的一部分,從理論上講,爲了擴展SidewalkLabs的想法,整個區域都將會有連綿不斷的設施,比如可以融冰的自行車道或木製建築。

谷歌也要建智慧城市?六個瘋狂細節引關注


據報道,Sidewalk Labs只是爲Quayside城市的前12英畝土地埋單,該公司將像開發商一樣承擔其大樓的建設費用,而發言人也表示,它可能會引入另一家承包商,甚至可能是一家非營利機構,來處理租賃的相關事宜。但是,這一概念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種其它基礎設施的升級,比如污水處理…這些基礎設施本身就可能要耗資60億美元。目前,Sidewalk Labs提出以貸款的形式支付這筆費用,多倫多則需要承擔這部分貸款,Sidewalk Labs認爲,這項新開發項目所帶來的房產稅增長對多倫多來說將會是一筆新的收入,而不會給這座城市帶來額外的負擔。

儘管還有許多細節問題亟待解決,如果得到批准,那麼這座超級迷你的智慧城市預估可以在五六年內建造完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