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共享單車,到共享馬紮,共享睡眠艙,共享健身房,共享雨傘……大量的創意正在佔領用戶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成功者卻寥寥無幾。

  最近兩年,電商的戰場已經從線上蔓延到線下。同樣,在外賣市場格局已定後,美團和餓了麼都在尋找各自的突破點。在打車業務試水失敗後,買菜又成爲兩大外賣巨頭角逐的新戰略。

  與共享單車和外賣業務相比,買菜看起來同樣是剛需,而且頻次更高。單純從理論上來看,買菜確實是流量的一個新入口。從一些菜市場的火爆場面來看,買菜能夠給美團或餓了麼這樣的平臺帶來更充沛的流量,也可以帶來更多的潛在用戶。作爲一個從農村長大,至今仍在農村和城郊生活,並且經常去光顧菜市場的人,我想說買菜成不了流量入口,更不會成爲一樁大生意。

  就商業模式而言,美團買菜、盒馬鮮生的“菜市場”和餓了麼推出的買菜業務,並沒有解決消費者的痛點。相反,互聯網平臺的買菜業務,把一年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了。正因於此,筆者纔會有買菜業務難以成爲一樁大生意的結論。

  與共享單車和外賣業務相比,買菜是一個難以標準化的業務。衆所周知,共享單車沒有誕生之前,很多人外出都會有公共交通無法覆蓋的盲區,這也就是所謂的最後一公里出行痛點。在北京、上海和深圳這種大城市,最後一公里的需求更旺盛。以北京來說,從家裏出門坐地鐵或公交上班,至少要步行1公里甚至更遠,共享單車就可以解決最後一公里出行的難題。

  同樣,外賣業務之所以很火爆,也是因爲這切中了消費者的痛點。更重要的一點還是,外賣平臺,打通了消費者與飯店的信息鴻溝。藉助外賣平臺,消費者能夠買到美食,而飯店通過外賣平臺尋找到了自己的精準客戶羣。只是,互聯網平臺的買菜業務很難打破消費者與菜市場的一個鴻溝。

  一直以來,買菜基本上是每天的必修課。一些退休的老人,通常是早晨去菜市場買菜。而那些每天早九晚五去上班的人,只能去一些商場或超市買菜,因爲菜市場下午基本上已經處於歇業狀態了。顯然,美團和餓了麼的買菜業務,針對的是早九晚五的上班族。然而,現有的買菜業務,更無法解決這些用戶的剛需。

  互聯網平臺的買菜業務,與外賣業務一樣,先通過手機App下單,付款,然後等待配送小哥送菜上門。從下單到收到菜,大概需要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在一些大城市,這個時間有可能是40分鐘以上。對於早九晚五的上班族來說,通過互聯網買菜需要半個小時有點複雜。要知道,現在很多小區周圍會分佈着多家超市,都可以買到蔬菜和水果,而且無需等待半小時。

  除了等待時間長這個弊端外,互聯網平臺上出售的蔬菜並不一定有貨。無論是美團,還是餓了麼,蔬菜的供應商要麼是菜販,要麼是一些專業的買菜平臺,他們都不具備密密麻麻的倉儲,也無法精準的控制庫存。相比之下,買菜業務要比共享單車和外賣複雜得多。正因於此,互聯網平臺的買菜業務,難以與線下超市或菜市場媲美。

  既沒有出色的體驗,也沒有更優質的商品,也沒有快速響應的配送,互聯網巨頭憑什麼讓消費者通過互聯網下單買菜?說白了,互聯網平臺的買菜業務,把買菜這件很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了,這樣怎麼成功?

  不可否認,現在很多互聯網企業都在尋找新的流量入口,也在嘗試推出一些新的業務模式。可是,筆者希望這些新業務推出的時候,能夠設身處地的爲消費者着想,而不是搞一些噱頭式的新項目。就現狀來看,買菜業務解決不了消費者的痛點,最終只能以鬧劇收場。共享單車的一地雞毛,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