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很多同學對offer存疑,所以將哈佛的錄取郵件碼掉關鍵的隱私信息之後放在了文首,我們從不會在文章上作假,憑空捏造,請各位知乎er也經過調查有證據之後再發言,不要張嘴就是沒有依據的質疑和污衊】

棕櫚導師 申請經驗分享導師 offer:哈佛、耶魯、杜克、JHU、哥大、UCLA、賓大、UMICH、布朗、UW······

當我集齊華盛頓,JHU 和最後哈佛(哈佛拖到了三月底才發,我甚至認為我可能是備胎轉正(事實上是招生的 director 生病了拖了很久(真-病得是時候)…….)的生統碩士的錄取的時候,我突然有種野百合也有春天的感覺。

申請季一共申了 15 個學校(怕失學),14 個生統 1 個統計,最後除了那個統計被拒以外其他都收到了 ad(果然生統要好申一些,微笑臉)。

個人背景

本科: 末流 211 讀統計(真末流)

遞交申請材料時候三圍:GPA:3.95(WES 是 3.98)TOEFL:114GRE:332+4軟背景:● 五段科研,其中三段是參加學校的大學生科研實訓或者其他的科研活動,另外兩段是給老師做助研(其實就是搬磚寫碼)。● 本人由於寒暑假一般都癱在床上所以實習經歷幾乎為空白,除了一段寒假在藥廠做質量控制(雖然後來就變味成了檔案管理員)和給學校教務處分析數據之外,就是一張白紙了。● 在大四下學期,我申上了哈佛的 Visit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 Program,去哈佛交流了一個學期。

成績認證

生統的申請有一個比較麻煩的地方在於,很多學校需要通過 SOPHAS 這個平台進行統一申請,而 SOPHAS 是必須要 WES 進行認證的,而 WES 又是不直接接受國內學校成績單的,必須要通過國內機構先認證之後,接受國內機構的成績單。

所以申請季第一件事就是在學校前三年成績單出來的時候立刻進行 WES 認證。

步驟是首先註冊 SOPHAS 賬號,有了 SOPHAS 賬號之後會有個 reference ID,這時候去註冊 WES 賬號進行認證。

WES 有很多認證服務,請不要多想選擇那個最貴的(沒錯就是最貴的,嘆息)。

WES 認證提交之後才是最後的國內認證。當時我申請時候 CDGDC(學位網)還沒有撂擔子不(再次微笑臉)...

現在 CDGDC 已經不接受成績單認證了,需要去學信網進行成績單認證。總共可能需要耗時一個月到一個半月,所以大家一定要儘早進行成績單認證!(關於最新的 WES 認證規定可以加文末助教老師進行諮詢)

簡歷

寫簡歷之前最好先看看別人簡歷,他們的排版措辭等等。一個非常好的途徑就是去自己申請項目的 TOP 學校官網找到 Ph.D. 學生的 list,然後 google (或者百度)他們的名字,很多人都會有自己的網站,會附上自己的 CV,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參考學習的機會。

對於簡歷的書寫而言,首先是排版。我自己是從網上找了一個 LATEX 模板,對模板的進行了一些修改之後用的。

簡歷的排版最重要的是簡潔清晰,要能讓人知道每一個部分都在說什麼。最簡單的就是對Education, Research, Intern 這些部分加大字型大小和加粗了。

而簡歷正文的書寫,首先要自己做一個梳理,整理自己在整段經歷(比如科研)中做了哪些事情,而其中又有哪些是非常有亮點的,需要書寫的就是這些亮點事件。

注重使用強動詞開頭,強調自己做了哪些事情。

同時為了美觀,盡量做到四分之三準則就是每一行不要出現沒有寫到四分之三就結束的情況。(可以試一試,如果一行過早結束顯得簡歷非常不美觀)

文書

申請最頭疼的事情,莫過於文書了。

建議大家可以先寫簡歷,再對著簡歷思考自己哪些經歷可以單獨拿出來寫在文書里炫耀展示自己的。

此外,還需要對申請的學校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每一所學校對於文書的要求都不同,比如哥大生統只准你寫 500 字,哈佛 600 字,杜克是三個小作文一樣的形式,UW 不僅要求有 Statement of Purpose 還要 Personal Statement(白眼翻到了天上)。因此了解每個學校對文書的要求是文書寫作的第一步。

此外,還建議大家多去看看項目官網,找一找他們喜歡什麼樣的學生,比如 JHU 就在官網上寫我們想要能夠解決問題,有著探索精神,有非常好的溝通能力的人。看到這裡,你就會知道文書應該往側重哪些進行寫作。

同樣地對文書中 why school 的段落寫作也非常有用,還是 JHU。

我當時瀏覽官網的時候,就發現他們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的 motto 是:

Protecting health, saving lives---millions at a time.

而且當時我在 youtube 上看他們的畢業典禮時候(沒錯我那段時間壓力真的很大靠看這些玩意兒減壓),發現系主任講話的時候也特意提到了這句話,所以我就在文書最後一段非常巧妙地引用到了這句話,我個人覺得至少是打動了我自己(廢話……)

Q&A

1.TOEFL,GRE 的重要性

在我申請的時候,就聽到了很多人說 TOEFL 和 GRE 只是一個門檻作用,所以過了門檻就好。

這句話乍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我的一個問題是:這個門檻到底是多少?

一個同學特意問了哈佛生統系主任,他說哈佛生統卡大陸學生的標準是 TOEFL 110,GRE 330,除非你其他方面特別優秀。

所以,確實是有一個門檻,但是這個門檻的高度可能並沒有想像的 100,320 就夠了的。

此外我在申請杜克的時候,因為她們家對申請材料要求特別多,又是要黑白掃描又是不能超過 600 KB,我就把我掃描的很不清楚的成績單 email 給了小蜜問她這個行不行。

她可能會意錯了,以為我再問她我這個成績行不行,於是她非常熱情地把我的成績單給招生的主任看了,告訴我說:這個 GPA 非常 competitive,但是我們還要看看你的 TOEFL 和推薦信。所以,至少申請杜克的同學們注意了,這個學校 TOEFL 還是比較重要的。

2.TOEFL,GRE 如何準備

TOEFL 和 GRE 其實是一個熟能生巧的事情。

我是在大一暑假考的 GRE,花了半年時間準備,參考了網上的一些經驗貼,買了資料並且按照他們的計劃準備。

總結下來,最重要的就是背單詞和刷題,我當時把新東方的紅寶書背了 30 遍,再要你命 3000 背了 20 遍,把往年的閱讀和填空題都做了兩遍,所以基本上 GRE 題往後走就是輕車熟路一個套路咯(除了填空三空題,我最後 GRE 診斷顯示三空題沒有一題拿了分…..)

GRE 考試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在於心態,千萬不能猜自己最後 verbal 是進了 hard 還是 medium 還是 easy 模式。因為 GRE 會根據你前一個 verbal section 做的好壞程度給你第二個 section 的 verbal 不同的難度。進到 hard 說明你之前做的很好,medium 或者 easy 就說明第一個 section 做的不好。

我當時看到我的 verbal 題沒有三空題就以為自己進了 medium,心態就慌了,所以最後沒有發揮出最好的水平。而後來診斷中我發現,其實沒有三空題的 verbal 是 hard 模式…….(冰雪聰明害死人…….)

TOEFL 考試我是在 GRE 之後考的,考了兩次,第一次 109,第二次 114。

TOEFL 我覺得最重要的其實還是刷題,TPO 的題我當時刷了兩遍,基本上聽力和閱讀就不會存在問題了,作文和口語我是買了機經題在做。

買機經其實不提倡大家去背題,而是當做真題去自己做,我會自己找大小作文下來練手,然後看給的範文學習別人的表達。口語題也是,我當時就是把口語的一二題全部做了一遍,然後看給的範文學習別人的口語表達。畢竟靠背機經企圖押中題目是非常不現實的。

最後關於托福寫作的一個小貼士:

分數和字數成正比。我第一次考試小作文 350,大作文 600,最後寫作 29;

第二次考試小作文 400,大作文 600,最後寫作 30。

我認識的一些其他人也是字寫的很多,分數也沒有下過 29。(一個葵花寶典般的技巧了)

3.科研如何找?用處大不大?需不需要發文章?

除去學校的幾個鼓勵大學生參與科研組織的大學生科研實訓項目,我和老師單獨一起做的科研都是找的本校的老師。

第一個助研當時找的是計量經濟學的老師,因為當時我這門課學的比較好,期中考試考了滿分,所以老師就認識我了,所以期末之後就趁熱打鐵和老師表明了我要出國想一起做科研的願望。正好老師人也非常好,就帶上了當時什麼都不會的我。

第二段科研是因為當時已經基本下決心要申生統了,正好我們院有一個做生統比較好的老師,我就拜託了當時教我一門課並且對我印象也很好的老師幫我去找了老師。碰巧老師人也特別好,就帶上了只會一點點東西的我。

此外,現在非常火的是海外的暑期科研,我個人沒有這個經歷,但是據有經歷的同學來說,他們有的是發郵件套磁,有的是學校老師和海外學校有聯繫就被推薦過去了。

科研對於理工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我在面試 JHU 的生統時候,老師除去寒暄之後的第一句話就是:

你本科做了很多的統計類的項目,非常 impressive。

所以科研的數量和質量是可以直接被反映在 CV 里,是能夠被錄取委員會的老師們發現的。

除去申請的好處之外,對於個人自身的成長是非常大的。

我大二結束之後,是一個只會做題(好的其實題也不是很會做)的菜雞,但是和老師做科研的一年多裡面,我不僅學會了速成編程,還能看得懂文章做模擬,順便能幫老師推一點點公式了,這在我大二時候是想都不敢想的(這種成長,可以讓自己感受到一種靈魂的充盈……)。

此外做科研最重要的是推薦信呀!我當時的科研都有很努力地做,老師對我也很滿意,所以我推薦信要起來非常容易。如果你只是上課的話,可能還得發愁上哪兒湊 3 封推薦信。

對於科研發不發文章,對於普通的理科生我覺得還是挺難的(能發文章的大牛應該都去 Ph.D. 項目了吧)。

最重要的還是自身能夠有所成長和收貨(笑)所以不必太急於求成。

4.交換經歷用處

雖然嚴格來說,我在申請時候並沒有交換經歷。但是我個人覺得大四下在哈佛的交流還是有一定用處的。我在面試 JHU 和賓大的時候,老師都特意問到了我在哈佛上了哪些課,所以我覺得他們還是比較關心一個學生的交流經歷的。

這屆哈佛錄取的生統,計算生物和統計基因,醫療大數據三個專業的中國學生,大多數都是有海外交流背景或者海本。所以在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個長期的交流會非常加分。

5.選校問題

我的選校宗旨是:喜歡的就申。所以就導致了我最後申了 15 所學校…

當時有一個很大原因在於我們學校以往沒什麼出國的學長學姐,所以不知道我們這個檔次的學校的學生平均可以申到哪裡,於是我就把所有覺得還不錯的生統項目全部都申了一遍(現在想想真的是浪費了我爸媽很多錢)。

但是這是一個幻想自己是失學兒童的人減壓的唯一方法,因為你已經沒有其他學校可以再申了,那就這麼多學校至少也能中一個吧(攤手)。

所以非常建議大家,喜歡的學校都去試一試,沒準就申上了。

當時我其實是沒打算申哈佛的,覺得肯定是個炮灰,浪費錢,最後在我爸的強烈要求下才不情不願交了哈佛的申請費(這裡要感謝我爸!跪下!)

申請季,最難受的不是被「彩票校」拒,而是被「彩票校」錄,因為你這時候就會後悔,當時怎麼不再申一些更好的學校,沒準我就能去了。

申請就是一門玄學,常常你會被意想不到的學校拒絕(我是不會說我被哪個學校的統計拒了的),常常你也會被你想都不敢想的女神/男神校所青睞。

而對於申請季的同學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保持一個平常心,耐心細緻地做好每一個步驟。對於非申請的同學來說就是刷好 GPA,考好英語,做好科研。

祝大家都,夢想成真,前程似錦!

你也想衝刺一把「彩票校」夢想成真嗎?

添加微信 palmdrivezhihu ,即刻開啟你的留學諮詢~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