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最初的印象就是赫然出現在標有十大禁片的榜單上,不過後來因為處理了結尾,還好沒被封禁。但是真正的看過了這部作品之後,其實覺得內容上被封禁的或許不太多,而且多是因為當時的大時代背景。

如果你看過諸如《北京雜種》同類型的作品的話,對於本片為何被封禁也就會有一定的理解。當然,本片中描繪的社會環境在現在看來其實並不算是太糟糕。因為迄今為止,改革開放已經-四十年了。我們對於很多事情都屢見不鮮了。

成長很殘酷,為什麼殘酷,只是因為成長是一個不斷被否定的過程。你的信念,你的生活軌跡,你的一切都將會被大洗牌。而這個洗牌結束以後。你就會迎來徹底的成長。而這個過程則是青春。

本片關於青春的描述很深刻。基本上包含了所有的應該給予的教育。說實在的,如果將這些東西全部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或許真的很殘酷。但是這樣卻有利於主人公的塑造。

我們觀眾當然是很樂意看到一個人在自己短暫的青春里,經歷了這樣一系列的事情。而結尾的時候,他最終成長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這一點是我們喜歡看到的。因此在這個電影里,在這個集中了這多麼的故事的主人公身上,雖然我們是不同的人,就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共鳴。

對於絕大部分的男生來說。當自己跨過男生最後成長為男人的階段,當然是少不了女人。這個女人可以是自己的初戀對象,當然也可以是自己為之付出感情的陌生人。

邵英是周青接觸到的第一個女人,而在自己的青春萌動的時候,邵英給予了周青一種美好的想像。邵英擁有著周青神往的樣貌,而且在後來給予了周青除了自己那冰冷的家之外,別樣的溫暖。周青在青春期萌動的愛情發芽了。

但是好景不長,在紀文的干涉下,周青最終離開了邵英。而且自己的樂隊也不復存在了。理想被砸了個稀巴爛。從此以後,周青徹底告別了自己的青春期,而步入了一個稀里糊塗的時代。在鍋爐房,周青結識了一個神一樣高大的人物,朱赫萊。這個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中一個主人公同名的人物,似乎也肩負著同樣的任務。

在那本書里,朱赫萊引導著保爾·科查金走向了革命的道路。而現實中的朱赫萊,同樣的帶領著周青,樹立了一個堅定的人生觀。將周青引導在了一個通往大寫的人的路上。但是在這個時候,好景依舊是不長。一次意外的事故,使得朱赫萊變成了瘸子。而最終,這個給予了周青正向價值觀的人,就這樣永遠的消失了。

周青開始了自己的漂泊之旅。再一次回到了北京,但是卻感覺到自己與這座熟悉的城市之間有著太過於陌生的隔閡。重新開始謀生的周青陰差陽錯的加入打了紀文的樂隊。而在這段時間,他遇見了可能是一生陪伴自己的人。小姑娘因為神似周青的那個曾經因為吸毒而分手的女友,因此她的到了周青的關照。

在這個過程中,周青少年時期暗戀的邵英也出現在了周青的視線里。但是,此時卻是物是人非。周青發現邵英已經不是之前的邵英了。本來想著可以在老朋友身上尋求安慰的周青再一次陷入到了矛盾中。

而噩夢開始了。先是小夥伴因為毒品被抓,再就是周青求救無門而且被紀文叫人打了一頓。走投無路的周青開始將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一個剛剛認識不久的小姑娘身上,誰知道這個小姑娘依舊是沒有能給予周青一個依靠。生活狠狠地抽了他一巴掌,而且沒有任何的安慰。

就像是紀文以及邵英對周青所說的那樣。在生活面前,在社會之中,你算個什麼東西。

即使你再有理想,有抱負,你依舊是要畏畏縮縮的活著。當時朱赫萊交給周青的信仰以及尊嚴,在快速發展的社會裡,根本不值得一提。迷茫的他只能寄希望於尋找朱赫萊的訊息。後來終於有了結果之後,在各種憤怒的加持下,周青開始了自己的「成長之路」。

如果我之前沒有看過楊德昌的《恐怖分子》的話,一定會覺得路學長的這部電影結尾非常的厲害,但是無奈的是,有了前者的珠玉在前。後面在觀看本片的話,就少了很多驚喜。當然這也從側面印證了楊德昌的厲害。

青春總會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事情來教會我們成長。而那些理想與信念到底會在我們心裡堅持多久,或許這還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親身實驗。說句題外話,本片中飾演邵英的朱潔後來假戲真做,現實中的她被毒品摧毀後,在本片未上映的時候,就已經離開了人間。這或許才是最大的悲劇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