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橫跨台灣三十年的故事,是我愛你、你愛他、他愛他的故事,是「自由」的故事,也照出了你跟我部分的心境。
GFBF  

電影的心得很難寫,可能因為太多記憶是畫面式的,我可以講說我喜歡哪一句話,哪一個對白,哪一個畫面。
但我寫不成一篇文章,因為好像沒辦法像導演跟編劇一樣,把故事講得很完整。
可是可以確定的是,我喜歡這個故事,也喜歡這個說故事的方式。

電影的前後呼應做得很好,成年的阿良帶著兩個女兒,因為在學校鬧了事,家長被請到學校。
校方質問家長的方式帶出整齣戲的重點,阿良是兩個女生名義上的哥哥,但在她們心裡,他是爸爸。
故事的最後,沒有告訴你"為什麼"這兩個女孩跟著阿良,
但觀眾都知道,故事的開頭跟結尾,是阿良,阿仁,美寶三人的故事,開始及延續。

有人說,電影前半鋪陳太久,但我很喜歡關於青春的鋪陳,有了這些細節,看到故事最後才感受人生的落差多麼深刻。
阿良跟美寶原本是大家眼裡的一對,可能是認識太久相處太久,可能是"太安全",
當一個大喇喇凶巴巴的女生對身邊的男生有了細膩的心情,在置物櫃附近的隱密角落藏紙條藏零食給阿良;
當兩人獨處的時候,情不自禁的依偎--溪邊游泳的那場戲,美寶跟阿良躲在石頭後面,美寶從背後給阿良的擁抱......
那是愛情,那是在心裡唱著的主打歌。
GF-BF-5

當一個細膩的男生,陪著美寶擺攤,幫著面對美寶不願面對的母親,
在美寶身體不適,不吭一聲就知道她哪裡不舒服的時候,遞上樟樹葉緩和她的腹疼,卻在美寶的擁抱下逃開的阿良......
他還沒找到他的主打歌,他知道他不愛美寶,卻不知道他的愛情在哪裡(所以有跟別的女同學"試著"交往的片段)。

於是,王心仁的出現是一個亮點,一個大轉折。
(怎麼一樣是校刊社的,那個年代的文青好像更熱血更有夢想......我自我反省一下)
阿仁在校園裡所追求的「自由」讓他很閃耀,他總是用微笑當開場白,他知道自己要什麼,他不低頭。
跟教官嗆聲的時候,在策畫操場舞會造反的時候,他閃亮著......對照出,他跟阿良是多麼不一樣的男生,
當阿仁知道美寶跟阿良不是一對之後,即使是當B面第一首,他都只想要抱著美寶

GF-BF-6  

當然阿仁對美寶的愛語,在背叛了他們的愛情之後,就顯得可笑。

分野就是那轟轟烈烈的中正紀念堂學運。

阿仁背叛跟美寶的愛情,也背叛他追求的「自由」,他曾熱烈站上學運的舞台追求學術的自由權力的自由,
卻又向政治婚姻低頭,婚後雖穿著體面卻顯得多麼狼狽。
再看阿良,暗夜裡的所遇非人,要送阿良的禮物跟美寶送的"撞鞋",
明知得不到阿仁的心了又被阿仁在遊戲中戲謔的一吻。
GF-BF-7  

那種藏不住的痛,讓他爆發了,也讓他在美寶面前坦承對阿仁的心情。

美寶的這夜更痛,她的主打歌跟她愛著同一人,而她要親手把他們愛的人推向另一個女人。

大家都在他們的愛裡遍體鱗傷。

之後的重逢並沒有編出唯美的轉折,美寶雖知阿仁已婚卻還是離不開他,阿良也跟一個已婚的男人糾纏。
所以本片最正中人心的一句話:「他說只有我願意為他吃苦,其實我們都在自討苦吃。」
講的是阿良,講的是美寶,講的是在愛裡放不下的人們......
阿仁曾經追求的自由,在機場本來要私奔的那一刻,又因為女兒而走不掉。
美寶給了他愛情自由的機會,他卻往苦裡跳,或者他不再苦了。

最後呢?誰放下了誰又完美了結局?
一直追求主打歌就會幸福嗎?雖是B面第一首,難道不能傳唱亙古嗎?

我想,在愛情裡每個人都是someone,但對某人來說,你會是the only one -- 給我的女朋友,男朋友
GF-BF-2
[圖片引用自<女朋友。男朋友>FB粉絲專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