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魏喬怡、彭禎伶╱台北報導】

虛擬貨幣正名了,未來將統一叫「虛擬通貨」,而且將不能在超商用現金交易!行政院在9日召開跨部會會議,討論虛擬貨幣業者納管議題,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昨日表示,目前與央行的共識是將「虛擬貨幣」統稱「虛擬通貨」。所有交易平台的投資人必須與其銀行戶名相同,即全部採「實名」交易,否則銀行將會將此平台列為拒往戶,有可疑交易時也由銀行進行通報。

如何避免虛擬貨幣成為洗錢管道,顧立雄表示,現行做法是從銀行端進行實名制,而實名制範圍包括「虛擬通貨平台業」及「平台使用者」,要求平台使用者要用銀行同名帳戶來購買虛擬通貨,也就是從平台加強客戶審查(EDD),只要是法定貨幣轉到虛擬通貨這端就是要實名制。顧立雄表示,今年7月就已發函給各銀行,若是平台業者做不到實名制,銀行就要拒絕交易,也不再接受平台業者開立帳戶,目前銀行與平台業者沒有反對意見,除了做到實名制,任何可疑交易也由銀行通報,因為以銀行被監管的程度作可疑交易申報會更確實。

不過,現行許多人是透過超商以現金付款來買虛擬貨幣,顧立雄表示,未來希望藉由銀行端的實名制控管來杜絕現金的交易,金管會並不希望平台業者用現金進行交易。

那麼金管會是虛擬通貨的主管機關嗎?顧立雄指出,目前是先發函要求銀行對虛擬貨幣業者的客戶採實名制、強化洗錢防制,至於是否依洗防法納管,要等FATF在9月召開會議後決定。

顧立雄進一步指出,目前這些平台業者都登記為「資訊服務業」、「第三方支付業」,多達6千家,要先確定其業別,因為他們不像租賃業、銀樓業,有一個加密貨幣業、虛擬貨幣業,若是未來註冊登記了,就會成為一個合法業者,還有取得一個核准的地位,這些都要待9月後才會較明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