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子肉的得歷史和做法!

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臘月二十三小年一過,就要開始準備要過年了,蒸饅頭、燒肉、炸丸子、做蒸碗……先把這些過年要吃的一些菜做成半成品,到時候要吃稍微一熱就可以立馬上桌,來個蒸饃抹上一勺油潑辣子,夾上幾片肥肉嘹咋了!蒸碗是中國西部的一種吃法,現在在中國部分地區演化為團圓飯的標誌。蒸碗的構成主要有扣肉、黃燜雞、小酥肉、四喜丸子等多種花樣,一般都是先將各色菜肴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待到吃飯時再將其蒸熟即可食用。

蒸碗的構成主要有扣肉、黃燜雞、小酥肉、四喜丸子等幾種花樣,在這裡簡單評價下這四種蒸碗的特點。扣肉一般講究肥而不膩—若你見蒸碗里梅菜扣肉是瘦肉多肥的少,那這家做的就有問題。但這個肥肉吃起來幾乎沒啥油膩的口感,這也仰仗梅菜吸油。另外肉片要片的夠薄,但又不能散了。梅菜也不能嚼不動,更不能真的有霉味。黃燜雞本質上說應該算南方菜,不過蒸碗黃燜雞實在是南北通吃。量不在多,貴在一個嫩字。要是面太多就沒意思了。

小酥肉則講究不柴不膩,要後腿肉一條,切為中指長寬的粗條,裹蛋清醬油澱粉掛糊下鍋炸兩道,頭道將表面炸硬後出鍋,控會兒油後再入鍋炸至金黃,裝碗後蓋干辣椒、花椒、蔥、姜、八角、桂皮,澆高湯墊底,進蒸鍋。入嘴時鮮香與咸香並存,下飯亦是一絕。

四喜丸子則更是淮揚菜,俗稱獅子頭,入鄉隨俗,到了陝西且將白燒換紅燒。肉用肋條肉,細細切成小丁後略剁幾刀,此為細切粗斬,是獅子頭的不二法門,剁好後用芡粉搓成肉圓,入姜、蔥、糖、酒與醬油,蒸制即可。此道菜全看火候,不能太爛,雖然要入口即化,還要有嚼頭。(二)條子肉蒸碗的做法(其實我沒有實際操作過,只是見媽媽做過,再請教了媽媽詳細細節以後,我就在這裡說說是做法,暫時沒法配圖,見諒!)主料:五花肉、土豆塊、豆腐、麵疙瘩調料:蔥、姜、花椒、醬油、鹽、陳皮、八角、大蒜、蜂蜜做法:1、肉要選帶肥帶瘦大塊,先把買回來的肉過一下開水,主要是去掉肉表面的血沫,過完水的肉放在一邊涼涼和晾乾表面水份,然後用蜂蜜把整塊肉粘裹一下放一邊待用;2、炒鍋上油燒 熱,然後把裹了蜂蜜的肉塊肉皮向下放入油中小火慢慢的炸,當然把肉的每一面都要炸一下,直到表面出色為止。然後再把炸好上色的肉塊放一邊涼。把晾涼的肉塊切成大肉片以肉皮朝下整齊的放入大碗中;3、拿出一隻小碗倒入醬油、少許鹽加溫水拌均勻,然後倒入肉碗中,湯汁不用沒過肉,然後再在肉上面加入陳皮、八角、薑片、蔥段、蒜,再放入炸好的土豆長方形塊,切好的炸豆腐條、麵疙瘩等。

4、蒸鍋上水燒開,放上肉碗,蒸上30分鐘。30分鐘後取出蒸碗掉出湯汁,撿出上面的陳皮、八角等配料,然後拿出一個適中的盤子扣在蒸碗上,把肉倒扣在盤中;

5、將倒出的湯汁重新倒入炒鍋中,加少許雞精燒開,然後把汁澆在肉上,再在肉上撒些蒜苗裝飾即大功告成。(三)條子肉蒸碗的營養價值條子肉蒸碗顏色醬紅油亮,湯汁粘稠鮮美,扣肉整齊隆起,食之軟爛醇香,肉吃起來肥而不膩,是我母親每年過年餐桌必做之菜,可以說從大年30一直吃到正月十五。這道菜符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食物多樣化的原則,五花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條子肉】

同樣選用三指後的五花肉,切成10厘米的正方形肉塊,在鍋中過水,煮到7分熟。

將肉撈出出後,把水瀝干,或者用干毛巾擦乾也可以。

老抽、醋、蜂蜜攪拌後,均勻的塗抹在肉皮上,晾乾。

過油,知道表皮炸成黑紅色後撈出。

把肉切成10厘米長、3厘米寬、1厘米厚的肉片。

條子肉把紅薯切成條,過油後,鋪在肉片上。

八角3g、桂皮2g、香葉1g、小茴香3g、柱候醬5g、老抽10g、生抽8g、鹽15g、味精5g、雞粉5g、胡椒粉3g、水100g燒開後調成醬汁,澆在肉上。


條子肉是陝西的一道名菜,和它的名字一樣就是將肉切成一條一條的,蒸條子肉的做法也不難,和梅菜扣肉差不多,特別是也搭配梅菜的時候。做條子肉的時候大多用的都是比較肥一點的肉,但是一次不吃太多是不會覺得膩的。條子肉是陝西的一道傳統名菜,主要以豬五花肉為原材料,將肉切成條狀,後將扣肉整齊隆起,蒸熟之後吃起來軟爛醇香。條子肉出來的顏色是醬紅油亮的,湯汁也很粘稠鮮美。用荷葉餅夾著條子肉吃,味道也是很不錯。荷葉餅餅薄如紙,綿軟潔白,吃起來很有彈性。條子肉以豬五花為原料,會有些膩,這時候用荷葉餅夾著條子肉吃,口感更是美味。條子肉的做法有些複雜,各個環節都要充分把握。

1、先將肉用湯煲好,放在文火上煮到6~7成熟取出來,再用醬油給肉塗抹上色。

2、給炒勺內倒入植物油,燒到7~8成熱,再把煮好的肉放到鍋中,炸至大紅色,撈出來後直接放進清水中漂透(用流動清水漂至沒有浮油為準,這是本菜製作的關鍵環節)。

3、將煮好的肉切成長10厘米、厚0.8厘米的大塊薄片,再將肉逐塊在碗里擺好。

4、將梅菜洗乾淨切碎備用。炒鍋里爆香蒜茸,下入梅菜、白糖炸勻,再取出來放在肉上面。

5、用雞湯、醬油調成汁,倒入放肉的碗里,上籠屜豬五花肉洗凈,下沸水鍋煮至七成熟取出,瀝干水,用醬油15克塗勻肉皮,晾乾。炒鍋置中火,下入熟豬油,燒至八成熱,將五花肉下鍋,炸至肉皮起泡並呈紅棕色時,倒在漏勺瀝去油,然後切成3厘米長、1厘米寬的肉片。用旺火蒸40分鐘。

6、倒出原汁,將梅菜扣肉復扣於盤裡。原汁加入濕澱粉勾芡,淋入肉面上即成。


因為做的時候切成一條一條的。五花肉切成大塊,然後放鍋里煮,裡面加有八角桂皮茴香花椒等調料煮七八成熟,撈出晾涼,然後過油,晾涼後切成薄片,碼到碗里上蒸籠蒸熟,擱置那裡,吃的時候上籠屜再加熱,翻扣到盤子里,形狀整齊,成條形排列,夾饅頭吃,酥爛不油膩,是陝西關中地區過年必備菜,也是關中九大「蒸碗」之一。(這是看老爺子做記下來的)


現在的條子肉基本上己改良成梅菜扣肉。做法也是改刀後過油(或煮熟的方肉過油後改刀),加上輔料和湯汁蒸制。本人覺得蒸得時間越長吃著就不膩。


西安農村以前的做法是,帶皮五花肉洗凈切成十公分的方塊,下鍋加大料渚半生撈出,把肉皮擦乾,摸蜂蜜下油鍋炸成肉皮紅色,出鍋切成半公分溥片,裝碗肉皮相下八片上邊裝過油紅薯,加調料水,上籠蒸,蒸好後用碟子翻過來上桌。


關中條子肉很好吃!其實,關中條子肉跟四川人和東北人說的把子肉基本一樣,只是叫法不同而已。之所以叫「條子肉」這就是形狀,根據做法形狀起了個簡單的名字而已!不同的是,關中條子肉還有很多其他做法,有比較多的菜品!例如,1,冷盤拼盤外面蓋一層條子肉,2,專門條子肉來一盤,然後,調一碗湯汁蘸著吃,3,條子肉加饃,4,油炸條子肉等等。天下之菜,源於陝西。所以,雖然一個條子肉,陝西人也會做成很多美食款待貴客!


關中條子肉,久負盛名。

先煮,然後切成條片狀,調料放入,碼在碗里上籠蒸熟,最後扣在盤子。

特點:肥而不膩,鮮香適口。

一般夾在荷葉餅里吃。

跟紅燒獅子頭一樣,過去深受民間喜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