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醫師提醒,如果家中有感染幽門桿菌者,家人染病機率也較高,建議平常應落實正確衛生習慣,包括用餐時公筷母匙、勿以口中食物餵食幼兒等。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邱展賢指出,幽門桿菌是多種消化道疾病的致病原因。在台灣,  10歲以下的孩童感染率約為  20%;  20歲以下的青少年感染率約為  40%;  30歲左右者,感染率則高達  50%;  40歲以上則超過  75%。
他指出,幽門桿菌多存在於環境的土壤及水中,人體胃黏膜、口水、糞便、牙菌斑也能發現菌種的蹤跡。傳染途徑主要是口經口傳染,食用被污染的食物而感染。一般低社經地區、衛生條件較差、有家族史的帶菌率會較高。
另外,如果家中有感染幽門桿菌者,染病機率也較高。邱展賢說明,若夫妻其中一方有染菌,另一半感染的機率可能達  50%以上;雙親中其中一人染菌,小孩感染率約  25%;雙親皆染菌,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小孩可能有一半以上機會被感染。
一名  40多歲女性,因時常上腹劇痛而就醫進行胃鏡檢查,結果發現幽門桿菌感染、胃炎及胃潰瘍,經治療後已痊癒。但之後發現  15歲兒子竟也出現胃痛,就醫也發現幽門桿菌感染。
邱展賢表示,若長期有胃部不適症狀如胃痛、打嗝、惡酸等,或是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淋巴瘤以及有胃癌家族史者等高風險族,應與上消化道內視鏡一起檢查。
在治療上,邱展賢說明,通常會使用制酸劑加抗生素治療,用藥約  7-14天,除菌治療除了有降低胃癌風險的效果外,也可降低消化性潰瘍的風險,但治療後仍需追蹤觀察。
邱展賢說,要避免幽門桿菌感染,平常生活中應注意環境衛生及飲食安全,公筷母匙,勿以口中食物餵食幼兒,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如廁後洗手,減低感染幽門桿菌的機會,倘家中有人感染且出現胃部不適時,應考慮接受幽門桿菌檢測,並視病況接受滅菌治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