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資格當主理人嗎?


尚雯婕,2006年超級女聲奇蹟般奪冠的前復旦法語系畢業生,2007年從華誼兄弟音樂正式出道。在2010年真正的她誕生之前,如同最擅長唱另類流行吹泡和張亞東電子,但一開始只有港式芭樂歌唱的主流巨星王菲老師還叫王靖雯的時候一樣,華誼音樂這個瘋子公司和做張海豚時一樣,居然給她做了《夢之浮橋》《在梵高的星空下》《關於我們》《時代女性》三張專輯一張EP和一大打子的影視劇歌曲,並且,不幸的是,不像張海豚,這些歌沒有一首紅了。

作為一個基本聽完了尚雯婕所有作品的聽眾,說點對尚雯婕和她音樂的個人感受。說一下尚雯婕的大致情況。09年之前不會創作,是個普通文藝路線歌手,出道前幾年,專輯反響平平,公司定位與自身不符,事業低谷一度想退出,最後也算背水一戰,以前衛造型做突圍武器,跟進學習創作。10年開始發個人創作專輯,目前為止包括nightmare魔,in內核,ode to the doom最後的讚歌,Graceland恩賜之地。

流行音樂,特別是華語流行音樂的歷史很短,滿打滿算這幾十年里,有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就是,真正的Star是不會被埋沒的。2010年,尚雯婕的第四張專輯《全球風靡》誕生了。這是一張不倫不類的半吊子專輯,從第四首開始,一直到最後一首《唐山大地震》主題曲《23秒32年》,和前三張一樣無聊。但這張專輯的意義卻是非凡的,即使日後提及時只有前三首歌是有存在感的。

這三首歌,《連卡佛小姐》,《S.O.S》,《活出美麗》,是第一次由尚雯婕親自創作(三首作詞,前兩首作曲,其中《連卡佛小姐》中文歌詞有夕爺幫忙,作曲張亞東號稱有參與,《活出美麗》,搭配譚伊哲編曲製作的組合,我不是職業樂評,就不說音色編曲的具體特點了,總之,雖然稍微帶了點美式流行電音的味道(Gaga和Rihanna之類的夜店歌),但總體上,歐洲的味道已經很濃了。

《最後的讚歌》這張專輯裡面更是有豐富的音色/音效與律動。《Perfect Night》一曲的主歌部分用了許多顆粒感極強的合成音色,然後突然把這些音色撤掉,湧進波浪一般厚重的合成鋪墊音色。《Ma Bulle》一曲充滿了復古的音色:開頭陰冷的合成鈴聲作為循環樂句引入主歌,俏皮的電子節拍伴隨著Sub Bass進入,副歌的部分甚至用了好幾樣原聲樂器,比如弦樂、鋼琴、擊弦古鋼琴,這些樂器或多或少也用效果器處理過,與電子節拍交織在一起。

《In》這張專輯裡給我印象最深的是《Underneath 暗流》。這首曲子也有採樣的手法,比如開頭的巴黎地鐵環境音,但並沒有做過多的加工,因為這首曲子的重點是合成與律動。一段用效果器處理過的鋼琴樂句伴隨著一系列彷彿撕裂般的電子音效緩緩進入,尚雯婕以她獨特的聲線敘述著她的內心獨白,然後猛烈的電子節拍伴隨著合成貝斯突然加入。

這一段的巧妙之處在於:製作人Zuge使用了一段循環的鋼琴樂句,但合成貝斯並不是循環的,似乎每一小節都有新的律動,甚至會猝不及防地與電子節拍配合出現一段三連音,使得《暗流》這首慢速電子樂也能充滿律動。

尚雯婕是那種你深入了解後會很欣賞很仰慕她的人,她的思想跟娛樂圈別的明星挺不一樣的,我覺得,她的過往的雷把她的思想才華優點死死的掩蓋住了,大家都只注意她的雷,丑,厭惡她不願去發掘她其它的地方,哪怕知道以後也不願意去承認她的優點。

我很好奇一個不通任何樂器,不懂樂理、從未接受任何正式非正式音樂訓練的人是如何做到詞曲、編曲、甚至製作一把抓的。不懂樂理的歌手很多,不識譜,靠哼唱作曲、別人記譜的作曲人有少數幾個,沒有任何專業基礎的編曲製作人還真只聽說過她一個。

尚雯婕說過,情緒在裡面,你東西更深,還有就是你更專註,你不容易被外界所打擾,你更容易出東西。所以後來我是把自己的缺陷當成某一個可以利用的一個特點,既然你改不了他,你就讓他幹活,創造價值。所以後來認清了這一點以後,慢慢地就把這些東西放下。

洒脫自我、獨立率性,不為取悅別人而穿,這才是真正的尚雯婕。氣場越來越強大,獨立特行的她又被稱作為話題女王,只希望大家知道尚雯婕是個唱作人,自己創作、自己演唱,有自己的音樂風格、有自己的態度就夠了。


關於尚雯婕的專業素養呢,我認為,雖然不是音樂專業的科班出生,但她的實力還是大可不必質疑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聽一下她的新專輯The Puzzle Pieces。畢竟,對於一名音樂人來說,沒有什麼是比歌曲本身更有說服力的東西了。

祝願即刻電音像中國新歌聲一樣,越辦越好,也希望中國電音的天才們可以臨危不懼,一戰成名。大愛電音!


對於尚雯婕的了解還停留在超級女聲,反正在這個節目里,給尚雯婕我的感覺就是:「我選的就是對的,你們聽不懂是你們太low,太平庸。」不知道哪來的優越感。抱歉,我們在電音節都是艹欄杆,沒興趣聽那些點頭都沒法跟上節奏的「電音」。


首先,尚雯婕的出發點是好的:她認為國內做主流電音做的再好也只能是無限接近甚至模仿好的國外主流電音作品,所以尚雯婕推崇獨立電子,我理解她覺得只有獨立電子才有可能「彎道超車」這個想法。

但是,小眾音樂跟好的音樂並不矛盾,一個優秀的音樂作品,不管多麼小眾,也只能是聽眾對音樂結構不熟悉,對韻律很陌生,不像大眾音樂,大家一聽就知道,哦,這個是RB,這個是民謠,等等,但只要是好的音樂,大家聽起來一定會很舒服的。

而尚雯婕對作品的選擇,給人的感覺並不像是在尋找優秀的小眾作品,倒是在像「嗯,這個音樂我一聽就知道大家接受不了,一定很小眾,行了,就他了」的感覺,我理解的小眾音樂是不被大多數人了解和知道,並不是不被大多數人所接受,是一種大多數人沒聽過的音樂,而不是大家都聽到以後,大多數人都不喜歡的音樂。

最後,還是要肯定尚雯婕在中國模仿甚至抄襲橫行的大環境下,急切尋找中國獨立自主音樂作品的心情。但是想「彎道超車」的前提是學會漂移,會漂移之前得先學會開車,欲速則不達,如果所謂的中國獨立電子剛勉強拿下C1駕駛證就想著開卡車飄移彎道超車,那等待我們的一定是車禍現場。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