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想,應該先要了解一下姜文這個人。

姜文,1963年1月5日出生於河北省唐山市,是中國著名的演員、導演、編劇。1984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父親姜洪齊是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軍人。

而是否還能在拍出像《讓子彈飛》這樣優秀的電影,需要再了解姜文的作品及其風格。姜文24歲,1986年,姜文出演《芙蓉鎮》,姜文把一名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中年知識分子秦書田演繹得真實感人,獲得1987年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

1987年夏天,姜文進入《紅高粱》劇組,和初次當導演的張藝謀合作,電影大獲成功。1993年8月至1994年1月,姜文執導第一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電影講述的是在文革時期一群紅衛兵小青年的成長故事(注意真正執導的第一部電影便是使用了文革這樣有政治意味的大背景),影片通過少年馬小軍(可能是此電影,後有人稱姜文別名姜小軍,也有人注意到姜文喜歡用姓馬的角色名)在青春放蕩不羈的生活、回憶、與幻想,與動蕩的時代背景交織在一起。

1998年8月至1999年,姜文自導自演了《鬼子來了》,然而結果是,2000年姜文在影片未過審的情況下,參加戛納國際電影節,並憑藉該片榮獲了評審團大獎,因違規參賽,姜文受到了「五年內不能擔任導演」的行政處罰,因此在2001至2005年間,姜文只出演了《尋槍》等電影,並未導演作品。05年6月至06年11月,姜文導演《太陽照常升起》影片,但這部影片被大多數人認為難以看懂。

之後09年至2010年,姜文與葛優,周潤發合作自導自演了《讓子彈飛》,影片含有大量政治隱喻,特別是姜文,葛優,周潤發的一段對口戲,精彩至極,為大家所稱道。可見,姜文導演的作品,如《讓子彈飛》等影片,常常是說大家不敢說的故事,想常人不敢思考的問題,電影在突破常規中給人快感,為人稱道。而姜文自《鬼子來了》之後,也一直在尋找政治突破。

當有人採訪姜文,姜文說過:我從來沒有說過,這部電影(鬼子來了)是反映歷史的,我從來沒有說過,這部電影是反映歷史的。中國人是受害者,這一點我同意,但我們有我們自己的錯,我們必須仔細看看鏡子反思一下,我們為什麼會變成受害者。你不能只是指著別人,說他們是壞人——你能這麼指著林彪或江青,或日本人。這太簡單化了。

可見,姜文導演的體系里有很多政治思考的東西在,而在《讓子彈飛》影片之後還能否再創輝煌,那就看姜文導演的天下是否能表達出來了

而今年,姜文也將時隔4年後帶著新片《邪不壓正》與觀眾見面,影片到底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2010年12月16日,《讓子彈飛》首映。

姜文的鬼才妙思,讓這部影片在兩天半的時間裡,票房就突破了1億。

有人說,姜文用一顆子彈打響了華語影片的輝煌。

《讓子彈飛》這部電影也確實用實實在在的數據擔當起了這樣的評價。在2011年底,有電影界人士指出,公認國產片票房第一的,就是這部《讓子彈飛》!

具體數據是6.743億!這還不包括視頻網站點映費。

更有許多影視愛好者,對這部影片的藝術性給予了超高的評價,認為影片不苟且不媚俗,凸顯個性,隱喻巧妙。

在豆瓣上也是打出了8.7分的高分。

就在《讓子彈飛》大獲全勝之後,姜文又出新作《一步之遙》。

令人沒有料到的是,這部《讓子彈飛》的續集,竟然成績平平,戰果不佳。可能姜文的思路還是要出藝術精品吧,加入了更多隱喻,這就導致普羅大眾的接受程度受限,不能買賬了。

大多數觀眾進了影院本是為尋個樂子,結果姜文大導演偏要人家動腦筋。

票房成績慘敗,在豆瓣上的評分也只有6.3分。

今年暑期檔,姜文將再次發力,續寫「民國三部曲」的終篇《邪不壓正》。

就目前的狀況看,大家對這部影片充滿了期待。

這部經過幾年認真構思的影片,很有可能一改《一步之遙》的頹勢,趕超《讓子彈飛》的輝煌戰績。

電影要火,首先要有個好故事。

故事圍繞著一個懸念展開,那就是「誰是隱俠?」這個懸念將貫穿影片始終。

這在故事情節上就立即抓住了觀眾的眼球,更何況,姜文是個超級會講故事的導演啊!

細節的設置,人物的牽連,哪哪都是不疾不徐的鋪墊。

其次,就是演員陣容強大。

本片由姜文、彭于晏、廖凡、周韻、許晴出演。

這些演員,個個演技了得。而且不僅演技好,還風格迥異,各有千秋。

周韻的典雅,許晴的風情,廖凡的腹黑,彭于晏的硬漢,姜文的睿智,足以給觀眾呈現出一場精彩的表演。

當然,作為一部民國武俠題材的電影,它會呈現不少的武打場面、槍戰場面,這些要素都會讓影片更加博人眼球。

《邪不壓正》將在今年的暑期檔跟大家見面,讓我們期待姜大導演的新作再次引爆整個華語影壇吧!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戀小暖)


《讓子彈飛》是姜文的偶然也是必然。

可以被稱為電影界的鬼才一直是眾人心中獨特的存在,而《讓子彈飛》是一個「站著把錢掙了」的故事,這種事情發生在其他人身上需要的是運氣,而發生在姜文的身上卻只是時間的問題。

但是當這個問題中將《讓子彈飛》作為了「輝煌「的標杆,明顯對於輝煌的定義就是姜文何時可以重新創造出一部爆款,讓所有人幾乎口口相傳。

這種口碑發酵究竟會誇張到什麼地步呢?以沒有看過他的電影為恥,那些不去電影院的人也會偷偷在電腦上找來槍版為了能夠跟上大眾的腳步。

但是這樣對於輝煌的定義就顯得淺薄了,姜文不管作為導演還是作為演員奉獻出的作品起碼都是對得起良心,這樣的記錄在撈錢為本的電影界本身就可以算作輝煌。

畢竟在流量明星充斥屏幕的現在,良心早就餵了給叫做市場的狗。

奶茶的電影為了宣發虛假造勢,軟文軟廣四下散播,結局就是貓眼大量退票。

泡沫經濟和虛假繁榮早就一步一步慢慢侵蝕到了本就不純潔的電影行業。

這種「輝煌「,你問問姜文,他想要麼?

近些年來每年都總有那麼幾部被傳得神乎其神的電影,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似乎是市場的魔咒,盤旋在每個製片人的頭頂。

想要拍出一部真正能夠稱得上是「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姜文絕對是被業界押寶的一位。

但是誰有能說得准呢?只盼姜文能帶動整個中國電影站著把錢掙了。

《邪不壓正》,絕對期待!

(獨狼映畫編輯部:少狼主)


首先從他以往的電影來看,儘管觀眾對他的電影評價不一。

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每部電影都質量上乘,且極具他的個人風格。

電影中所出現的情節有部分是來源於他的個人經歷,通過一些情節來述說他對於歷史的獨到解讀。

我看的第一部姜文電影是《太陽照常升起》講述了四段交錯的故事,分別以瘋、戀、槍、夢為主題,電影時常會出現許多荒誕不經的情節,看似荒誕的狂歡,亦潛藏著不為人知的的憂傷。

每段故事乍看不相關,實則息息相關,需要觀眾細細斟酌其中的妙處。

也是因為他渴望在電影中表達很多東西,儘可能多的想法,很多東西其實被觀眾所不理解,認為他在故弄玄虛。

《讓子彈飛》可以說是他最賣座最叫好的電影,因為這部片子很多人粉了他,他本人其實對這部電影評價不怎麼樣,沒達到他想要的效果。

觀眾和導演本人的觀感還是有很大差別的,觀眾覺得好的,姜文卻不滿意,姜文覺得這回可以了,觀眾卻不買賬了。

他的一步之遙在上映前,廣受期待,但實際上映之後卻被很多人詬病,中途離場的不在少數。

很多人評價這是部大爛片,直呼看不懂,覺得姜文退步了,風光不再了。

我卻不這麼看,一步之遙的頹敗,可能是因為他想表達過多的東西,缺乏一定的剋制,他的才華依然在。

新作品《邪不壓正》今年暑假計划上映,從目前公布的預告片來看,還是依然霸氣,洋溢著濃郁的浪漫氣息,很期待他能夠再創輝煌。

(壹條電影編輯部:道道道)


讓子彈飛並非姜文唯一取得票房成功的電影,姜文的處女作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在1995年上映的時候獲得5000萬的票房。口碑,票房,獎項各方面都大獲全勝!陽光燦爛的日子之後,姜文的創作野心已經剎不住車了,鬼子來了一直被姜文骨灰級的影迷奉為神作,因影片立意違背了主流價值觀被禁,姜文也因此被禁導7年。對一個正直巔峰創作時期的導演來說這是非常殘酷的打擊。解禁之後的姜文拍了一部被影迷認為非常難懂的電影 太陽照常升起 票房在當年非常慘淡。連續兩部電影讓投資者的錢打了水漂,自己以及弟弟姜武也因此虧了很多錢,一時期在圈內很多人都不敢再給姜文投資拍電影了。因為結緣製片人馬珂,所以有了後來的讓子彈飛,讓子彈飛是姜文憋著一口氣拍的電影,也是孤注一擲,其實這部電影如果不是馬珂善於營銷恐怕也沒有當年的票房,因為這部電影並不是一部真正的商業電影,同太陽照常升起一樣,裡面很多細節也是非常難懂,只不過這部電影融入了槍戰動作等元素,以及多位一線明星的加盟讓這部電影披了商業電影的外衣。據說讓子彈飛有一半的投資是馬珂和姜文成立的不亦樂乎公司的,姜文也因此部電影賺的盆滿缽滿。姜文不是一個被資本沖昏頭腦的人,賺了錢就任了性,一步之遙就是一部姜文的任性自嗨的創作,影迷是對 這部電影抱有了非常大的期待的,尤其是被 讓子彈飛圈粉的一批影迷,以為一步之遙會是一部同樣風格的續集電影。更讓影迷憤怒的是這部電影當年完全是按一部商業電影的手法在製作及宣傳,比如採用3D攝像機拍攝,重金打造場景以及聘請美國百老匯的舞蹈演員。影迷們的期待與影片實際產生了強大的心理反差,就連資深的影評人都集體失語,因為沒有人知道這部電影在講述什麼,不知道該怎麼評價。了解他性格的人都知道姜文不是一個會妥協的人,即使一步之遙的失利,但姜文不會去迎合市場拍自己不喜歡的題材,不會被資本挾持,從這點說,新片邪不壓正肯定不會是繼續讓子彈飛的風格,票房不會非常高,但是一部非常期待的電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