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東山島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靠近台灣海峽,以出產黃金帶魚、鮑魚等海產品著稱,每年的春季,正是黃金帶魚的魚獲期。黃金帶魚的魚汛期有春汛和冬汛之分,產卵期有4月~6月份、9月~11月份,黃金帶魚產卵期正是東山漁民集中捕魚的時候,因為沿海居民將帶魚的卵看成是補充蛋白質最佳的美味。

  眾所周知,黃金帶魚富含脂肪、蛋白質、維生素A、不飽和脂肪酸、磷、鈣、鐵、碘等多種營養成分,是福建東南沿海居民常見桌上海鮮之一,因為其鮮嫩的口感,極高的營養價值,深海、無污染等特點,常常一餐難求。為此,每當接近魚汛的時候,很多微商都會各路奔忙尋找出貨點,以滿足當季用戶的需求。

  那麼,東山島的黃金帶魚是怎麼來的呢?

  一年四季,什麼月份到什麼地方捕魚,漁民心裡都有所掂量。東山的黃金帶魚是漁民一年最開始的籌劃,在台灣海峽,島礁眾多、陽光、雨水充沛,暖寒的水流交匯,海水交換暢通,黃金帶魚在這優良的水質里繁衍成長,長相鮮艷,肉質鮮美,飽含營養,是這片海域最鮮美的饋贈。

  值得提醒的是,一般黃金帶魚在出海後很快就死去,因此漁民會在零下60度急速冷凍,鎖住鮮味。一般物流送貨到家的時候,帶魚顏色也會暗了不少,少了剛出海完整,味道越久越老,喜歡吃黃金帶魚的朋友們,應及時清煮烹飪。(閩南網 朱惠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