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來自摩登文案)曾軼可全新專輯《Anti ! Yico》(非!軼可)正式發布。作為她出道9年至今的英文名,「Yico」曾是固化認知和標籤式消費的代名詞,而這一次,「Anti ! Yico」以一種激進的姿態反對人設,以最豐富的音樂語彙、最個體化的生命經驗,從娛樂工業的商品貨架上奪回那個名字:曾軼可。


上一周我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去聆聽曾軼可的新唱片,從而去琢磨她的現狀,與我們的唱片行業、音樂行業之間的奇妙關係。

她幾乎是中國選秀時代最後一位擁有唱片價值的唱作歌手。

90年代是天王天后頻出的年代,男神女神們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崇尚高度技術化、專業化與天賦的融合,是王菲林憶蓮鄭秀文的時代。儘管他們唱著七情六慾,但我們與他們隔著唱片公司與經紀公司的包裝與保護。本質上我們都清楚,他們是明星,是藝人,他們是表演者。

而千禧年前後,那個號稱華語樂壇最後一個黃金年代的時代,破繭而出的是一眾小天王、小天后、少男少女團體,毋寧說是流行歌手們走下神壇、趨於平民化、年輕化的一次文化歷史運動。誕生的歌手大家都很熟悉了,從周杰倫到孫燕姿,他們彷彿永遠年輕,從無意走向王菲與林憶蓮等人佔據的神格領域。他們擁抱著青春與情懷,俘獲了整個80末90後一代。

唱片市場逐漸趨於消沉的年代,2005年的超級女聲重重地擊穿了傳統音樂行業的流量模式。比起單調的歌曲與唱片,電視綜藝成為搭載著音樂的重大流量平台。但唱片市場的消沉帶來的是創作者的嚴重斷代,加上選秀歌手本身面臨的定位混亂的問題,因此整個選秀時代,真正能夠走向市場的唱片歌手屈指可數。

2009年出現的曾軼可是一個異數。她書寫著千禧年後的年輕人愛與愁,又用自身的創作力填補了唱片業的創作者空缺,同時也無意間完成了自身定位的完整。她的錄音室唱片可聽性幾乎稱得上選秀出身歌手的驕傲。但她得到足夠的認可了嗎?

沒有。

她是一個被選秀成就,又被選秀耽誤的人。

她是被選秀時代的所謂「唱功審美」荼毒最深的人。

中外的選秀審美都是速食的,大家追求的都是如何在三分鐘內榨取最多的感官刺激。樂評人們原本的職責是通過音樂作品讀出時代與音樂人的靈魂,到了選秀時代,翻唱時代,大伙兒紛紛化身聲樂專家,探討HighC與海豚音的藝術。

選秀時代的速食審美,在聲樂愛好者的包裝下,變成了一種唯聲樂的審美取向,而且輻射向了整個大眾。這也是為什麼演唱上幾乎毫無顯著技術支撐的曾軼可會時至今日依然面臨全網群嘲的處境——大家覺得這不美。

但他們忘了,在曾軼可之前、之後的一大群所謂民謠本質歌手,唱功也就這水平。他們也忘了,那些在選秀舞台上飆得高潮迭起的那群大嗓門,幾乎沒幾個唱片能聽。曾軼可的錄音室水平倒是稱得上有個人特質與獨特的孱弱美感。而曾軼可卻被選秀舞台上所謂的「演唱實力弱」,被釘在了一層奇怪的負面評價中。她就這麼被「耽誤」了。

「耽誤」到幾乎忘了,她可能是這個時代最被低估的唱作人。她善於將心路歷程剖成碎片描繪成歌曲的能力,至今都維持著相當優秀的水平。她的創作特點是動機寫作極為簡單清晰,保持著相當不錯的可聽性。寫詞功力要強於寫曲。

接下來聊聊她的新唱片《Anti ! Yico》。

曾軼可的唱片,情緒底色一般都很清晰。之前的她,哪怕暗戀都充滿著甜蜜的義無反顧,無數的浪漫情愫可以是坐著她的破車一起逃亡,可以是俏皮地問「can I kiss you?」,也可以是古靈精怪地做一顆不一樣的辣糖。

但到了《Anti ! Yico》,一切變得如此黑暗。她的義無反顧,變成了在邊緣墮落的孤獨與掙扎。她的情緒彷彿棲息在某個黑洞的角落之中。

專輯裡大部分時候的情緒都傾向於描摹化,我們能夠從她吐露的細節與情感中知道她的陰鬱——她需要朋友,她絕望,她走著一條黑色的路,但這都是對處境的描摹,我們大多數時候難以知道她究竟經歷了什麼樣的悲哀故事。只有一首歌例外,即《三的顏色》。《三的顏色》里,她金句頻出,直白地訴說著她作為第三者的困頓、無奈與痛苦。這首歌可當之無愧地列入她的職業生涯最佳之列:

撥開那些「認識一個新的曾軼可」的文案宣傳,我傾向於認為,她寫作這張專輯的初衷即從第三者的邊緣處境出發,由此構建了一個如泥沼般黑暗,卻依舊能聞到浪漫的血腥味道的殘破世界。在《私奔》里她說盡了浪漫的幻想,在《三的顏色》里重重地跌在懸崖之下。

在摩登天空的操持下,眾多國內乃至國際獨立音樂人的加入,使整張專輯在製作上絕不含糊。黑暗的電聲幕牆,沉重的電子節拍,壓迫感強烈的合成器,一反之前的光明浪漫。開場曲《Need A Friend》濃厚的Dark Wave氣質中甚至透著一股詭異的中世紀童謠味道,《同類》沉重的太空電聲幕牆讓人難以喘息,《私奔》又在暗夜中裹挾了一層Dream Pop的仙氣,《午夜旅館》把管弦樂交織成囂張錯亂的戲劇化呈現,《黑色的路》之中的小號段落宛如為愛情送葬,《I Need Love》的實驗味道幾乎就是一首St. Vincent手筆。

但曾軼可的演繹、創作與如此厚重的製作搭配時,多少還是會出現一時難以接受的情況。在聽感上,她的聲音常常被迫隱藏在編曲的背後成為幾聲微弱的嘆息。加上她在這張專輯中的不少時刻里,旋律的流暢表達轉換為了某種意境呈現而被弱化。在流行性上難免會受影響。

但如果她的目標是在表達黑暗與苦痛中深化她的藝術人格的話,這麼做倒也無可厚非。把這張作品當成她的《reputation》也未嘗不可。

她因唱功被低估。但她終會因創作而發光發熱。

***

感謝關注

微博微信:呆若木一

作者:木一

編輯:洗澡


先佔個坑 晚上回去寫。

來了

《繁華世界人們更喜歡抖音神曲,但這張專輯我並不想告訴你》

不知何時起,隨著短視頻大型音樂社交軟體抖音的興起,像前幾年大街小巷都能聽到《香水有毒》《2002年的第一場雪一樣》,不管是咖啡店、餐廳,甚至是地鐵上行人刷手機,還是校園裡,總是響起那幾首抖音神曲,《紙短情長》《帶我去旅行》《病變》《80000》《文愛》。

似乎,在這一個泡沫 又 浮華的時代,沒有人能再靜靜坐下來好好完全沉浸聽一首歌,耳熟能詳也似乎成了一首歌是否真正是流行歌曲的評判標準,受各種綜藝 、大道理影響,似乎「大肺」等等成了一個人是否真的是歌手的標準。最可怕的是,這些想讓你看到的,你看到了,想影響你思維的,你也的確默認了。

你有多久沒有靜下來,停下來,自己一個人 看完一部電影

你有多久 沒有閑下來 真正看進去一本書

你有多久 沒有了解過 這個早已 獨立 多元化的 華語樂壇

我現在要跟你說一個人,當我說出這三個字,你也許覺得我在開玩笑。但我想說 有時候放下你執,能聆聽到 不同的聲音 我們走在時代的長河,一步一個腳印,需要我們建設,更我們需要提升

曾軼可,就是她。一個九年前 響徹 選秀 樂壇的名字。也許更多人是戲謔、是看戲。但無論你是否支持這一現象,《獅子座》的流行度不可否認。而當一個月前 曾軼可 唱功這幾個字眼 登上熱搜榜,她似乎又被娛樂大眾消費了一遍

「會寫歌這幾年不久火了一首獅子座嗎」 有人說道。我想 更多的是你娛樂過這個名字後 是否有在再搜索過 還是又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又迅速躋身下一個娛樂大潮。很多音樂人,如果你不是他的鐵粉,你對他的了解少之又少。這一次, 就讓我們回歸音樂。

曾軼可和摩登這一國內獨立音樂廠牌簽約,帶來一張全新專輯。你沒聽錯,這已經是曾軼可第五張全原創的專輯了。

快偶像時代來臨,流量似乎才是王道。不知道九年前的你是什麼樣,如果你承認你這幾年,有成長,那麼也請給她一個機會。這九年,有人迅速殺入觀眾視線,又有人以各種方式、醜聞等迅速退出大眾眼前。曾軼可在一直堅持做音樂,不談唱功,我從不講 她是一個合格的歌手,她是一個業餘的歌手,但她是一個完全獨特的獨立原創音樂人。這張全新《anti!yico》,反對草人設,曾軼可的人設就是沒有人設,單純、堅持夢想、永遠相信有愛。就是那個最初的她,是九年前抱著吉他,哼唱著 自己學生時代寫小情小愛的她;是九年後的在一張具有實驗性專輯中加入電子搖滾、華麗搖滾、戲劇感覺、朋克元素的她。除了音樂之外曾軼可基本沒有其他什麼走穴、撈金等等。就專註這件事情。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她很幸運,希望每個人在每個人自己不同的音樂道路上,都做喜歡的事,we are one。

《anti!yico》,11首歌曲。有些人作為一個音樂人卻把名氣放在了音樂前面,現在很多人都是在做單曲,上節目,頻繁出現大眾視線。擁有一首熱單,迅速商業化。但曾軼可這一張是在認認真真做一個完整的專輯,這張專輯完成度和完整度極高。每一首是一個完整作品的片段,放在一起是一個完整的心境。從專輯的intro 到outro進入了創作者的第三世界。如果你聽膩了,抖音神曲爛大街。如果你歌單都是些所有人都在聽的 「濫歌」,我建議你可以嘗試換換口味。

當你不自覺哼出,我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曾軼可緩緩的哼唱著 我們去巴黎鐵塔 我們去布拉格橋下我們去最浪漫最動人但別人不知道的地方啊(《私奔》)。不說哪一種表達方式更高級,但是曾軼可的表達一定是獨立且獨特的。

很多人直白的講我愛你,曾軼可卻寫到 愛是 從痛的要死到癢的發瘋到不痛不癢的陪伴(《愛是一切》),字字抓心。黎耀輝說 不如我們重新來過,曾軼可寫到歌里,副歌部分三個反覆的不如,猶豫且纏綿。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三的顏色》由宋冬野編曲,非流行歌的套路(abab bridge b式),為第三種人(可能是lgbt、可能是丁克、 可能是一反常態的總之不是世俗所接納的那個「不一樣」)發聲。 曾軼可自己就是第三種人,也許是你眼中的怪咖,是異類。但是她一直在做自己。

有人曾說《獅子座》是小時候的一點回憶吧,那麼希望這一張特別的專輯可以成為你靜下心來,在作為獨立成年人時刻,對愛與恨對你對我對他重新思考的一次轉折。

放下你執,拋開成見。世界是彩色的。


可能她就是骨子裡透著浪漫的人

甚至眾人不厭其煩俗不可耐的愛

也可以寫出超凡脫俗不一樣的感受

無論是愛而不得卻還決定去愛

頻頻被傷害卻還感受到幸福的三的顏色

http://t4.kugou.com/su_7Lokxedt8V2 (二維碼自動識別)

還是不禁讓人想起被標籤的成名曲獅子座

「死性不改偏偏不該用力的去愛」

http://t4.kugou.com/su_7Lnit71t8V2 (二維碼自動識別)

都是這麼執拗又撞破南牆的熱情

她對愛的渴望和敬意從一而終

不知道還要寫多久的歌才能有結果

演繹多少纏綿悱惻的愛

才能真正得到自己的如願以償

我們都將等待

在那條缺少燈缺少行人孤單的一條黑色的路

都將陪你一起走

http://t2.kugou.com/su_7LIB00at8V2 (二維碼自動識別)

深知

聽到哽咽的歌是無數落淚的夜晚

苦苦掙扎記錄下的真情實感

因此很珍惜也很愛你



曾軼可《Anti! Yico》這張專輯是2018年華語樂壇最大的幸運。

請入圍第30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專輯和最佳女演唱人。


整張專輯都很棒,每一首都可以單循一整天,給朋友安利的時候也很有底氣。有幾個從來不聽她歌的朋友也都對她改觀了。

有人說她的想像力沒有了,變得俗氣了,但是我覺得仁者見仁。

如果二十八歲的想像力和十九歲一樣,那十九歲這個年紀就沒有魅力了;如果十九歲的作詞水平和二十八歲一樣,那多出這九年的閱歷又有什麼用。

當年的詞是因為單純甚至天馬行空而吸引人,現在的詞是因為成熟而深刻。

她的靈氣從未消失。

從一專的懵懂,二專的探尋,三專四專的痛苦,到五專的坦坦蕩蕩。

她在成長,聽她歌的人也在成長。

這一切都顯得恰到好處。

另外,不管從專業角度看哪首比較高大上,《午夜旅館》當初真的救了我一命,太愛了。

每個歌迷朋友心裡都有一首最愛的曾軼可救命曲吧。

路人朋友們真的應該試著聽一聽她,或許你會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