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P20上市的時候,看了發布會上華為發布了兩款耳機,其中的降噪耳機3代看起來不錯。之前一直想買一款降噪耳機,但Bose和索尼的又太貴,小米的又感覺太便宜不保險,華為之前出過兩代降噪耳機,據說反響還行。這回新耳機399元,比前兩代還便宜,不知道值不值得買。


前幾天把小米的降噪耳機給搞丟了,走在街上總覺得鬧的慌,遂入了一條華為降噪3。總的來說還是很滿意的,因為只用過這兩款不對比其他大廠了。

價格上兩款都不算貴小米299華為399,降噪3確實是對得起這100的差價,晚上基本沒聲音的時候可以感覺到小米的底噪,華為的幾乎感覺不到。線控上小米會發熱,而且總有點擔心扁長造型的線控會不會被我一屁股坐彎... 華為的三種場景模式日常使用的時候並不會想起切換,同時按音量加減有點反直覺不過也正好防誤觸了,畢竟另外兩個模式略有雞肋,使用頻率都遠低於三擋。 一擋降噪效果過弱,兼聽模式簡直是監聽模式hh,讓人感覺這並不是一個降噪耳機,更像一個顏值很高的助聽器。

音質上降噪3比小米好太多了,小米全靠MIUI的米音調校 還要手動調均衡器才能聽,插別的設備上基本就是地攤耳機,不知道是品控問題還是我踩雷了。降噪3的感覺還可以,大動圈的感覺整體偏低頻一些,聽動次打次也沒發現聲場崩,但是不兼容米8! 低音量時像聽收音機,然後插一加上聲音沒問題但是不識別成耳機...不能開音效不能線控切歌...

可以看到右上角有耳機標,但是不能開音效,可能是因為外置DAC?希望早些適配吧,不能用的話給個提示也好是吧

順便一提菊花廠的7*24小時售後真是貼心,給客服小姐姐點贊

顏值方面見仁見智吧,兩家的黑色顏值都挺高的,華為的主線比我見過的所有的手機廠耳機線都要粗,應該是把DAC放在線控里了,線粗也有線粗的好處,不容易打結,直接往包里一丟拿出來能三秒理清,體驗還是很好的

總結一下買小米不如加錢上華為,模擬圈鐵確實比不過數字動圈,降噪3除了因為外置DAC導致兼容性不好以外全面壓過小米,還有就是一加3和小米8用戶別買華為的,不兼容...我已經踩雷了

降噪分3個等級,線長度很合適,佩戴也很舒服。目前typec?降噪的耳機選擇比較少,這款我認為很優秀。

小米那款我之前也在用,華為這個無論舒適度還有音質都要好很多。華為兩個耳塞特別的輕,而且調音也不像小米耳機有嚴重缺陷(低音少高音刺)。外觀設計也更加圓潤,比小米那款好看

但是有一個嚴重的缺陷,也不知道是不是偷工減料,就是只支48 96khz這種採樣率(大部分音樂都是44.1khz採樣)

插在電腦上會有電流感


第一次用降噪耳機,第一次購買價格超過350的耳機,

耳機使用時插上mate10,然後開啟降噪模式,嗯,第一感受就是突然的耳朵就被塞著什麼東西似得,感覺很沉悶,不是很舒服。這時候去播放手機上的音樂發現這種感覺消失了,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降噪耳機都是這樣,也沒有機會去感受其他降噪耳機。

具體的降噪感覺呢,開啟深度降噪後確實降噪很明顯,辦公室內很吵的聲音突然沒了,個別說話聲音大的人聲音聽著也沒有那麼刺耳了,購買降噪耳機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要一個安靜的環境,算是目的達到了。如果把播放音樂的聲音調整到50%,說話的聲音也是聽不到了。試了一下,如果帶著耳機走路的話,耳機線不固定的話,耳機裡面聽到的聲音很大,走在路上如果風比較大的話,風噪還是很明顯的,如果小風就沒有。在地鐵裡面使用過,感覺地鐵的運行的聲音確實沒有了,不過旁邊人說話的聲音還是能聽得到的,只是不是那麼大了。

這就是自己對這個耳機降噪的一些明顯感受。

音質來說,以前只聽過這個詞,但是沒有具體的感受,不知道音質的好壞,感覺能聽就行。以前用的都是華為原裝的線子耳機,還有榮耀的運動藍牙耳機,用這個耳機過後前期一段時間感覺聲音有點沉悶的感覺,聽得聲音沒有6/70元的耳機清脆,然後也聽不出來音質有什麼改變,但是3個星期的今天,嗯,確實感受到了,因為經常用這個耳機聽,然後有一天這個耳機不在,用以前的耳機聽歌,發現音質的感覺真的出來了,6/70元的耳機聽不到音樂的一些樂器的聲音,即使聽到了也很模糊,沒有降噪耳機來的那麼清楚,而且這時候降噪耳機的聲音再去聽也沒有感覺很沉悶的感覺了。具體音質來說,同樣的也沒有其他耳機做對比也不知道是好是壞,不過確實比以前的耳機好太多了,


托朋友從國內帶了一個華為3代給我。為什麼不買BoseSony?當然是因為貴啊。

耳機TypeC介面加上我的mate10pro,基本上決定了這款耳機只能應用在我的手機上。

一、外觀

線材剛到手時還略微硬一些,到現在兩周後相對柔順了許多。

主線比一般的耳機線要粗一點,不知道是不是因為TypeC介面和3.5mm介面傳輸數據不同。

佩戴。

二、佩戴

本人男,耳洞尺寸正常(基本上所有的入耳耳機我用官方配的耳塞尺寸就可以了)。在耳塞的假鯊魚鰭作用下十分穩定,不會滑落。長期佩戴(早10點到下午5點,中途吃飯摘下了半小時)後耳朵沒有疼痛感和其他不適。

三、降噪

以前用過朋友的qc20,所以這款耳機十分出乎我的意料。

共分三檔,1檔普通降噪,2檔兼聽,3檔深度降噪。2檔其實和不開降噪沒什麼區別。1檔適合環境底噪較小的地方,比如辦公室,夜晚的家中(隔壁有人打呼嚕的情況)。3檔深度降噪還算是有效。

實際體驗:

在主幹公路人行路時,1檔能聽到行駛的車聲和環境的嗡嗡聲,但是音量不高。3檔能將汽車行駛聲降到比較低的程度,但是能較清楚的聽到鳴笛、紅綠燈變化聲。周圍人聲比較隱約。

地鐵上,1檔和3檔與公路使用類似。

四、沒了


由於工作原因,華為前兩代降噪耳機都使用過,說說總體感覺,1代的耳機音質最好,2代耳機降噪比1代強。

華為出1代耳機的時候,降噪耳機基本上沒有低端市場,高端就1500塊錢以上(現在bose和索尼的耳機也是這樣)。所以雖然華為降噪耳機賣到將近800塊錢,加上配合手機搭配銷售,買華為降噪耳機的人還是不少的。

現在出到3代,介面也換成了typeC的,降噪效果應該比2代好(數字降噪),價錢我去官網查了一下,399也比上一代便宜,但現在華為官網好像沒貨了。

我只能給你這麼些建議了。


不請自來。

在下學生。

先曬一下索尼xc和前年入的降噪一代。

先上體驗吧。

對比一代是好了些。

一代的降噪續航兩小時,且底噪較大,有時候還會發出不明原因的電流聲orz(? ̄▽ ̄)?

但是降噪模式裡面,為什麼要加入監聽模式?這個簡直是助聽器。每當打開兼聽模式,我懷疑我買的是收聲耳機。

在離散數學課上實測過了,本來離散老師聲音比較飄渺,開了監聽之後,感覺聲音變沉穩了???而且與別人交流時,他們還嫌我說話聲小??看了監聽模式實錘了。

外觀

左一代,右三代

一代耳撐其實就是耳機線,可以調節耳撐大小

三代取消了這個設計

但是送了四副耳撐,其中一個是無耳撐狀態,純粹是軟膠墊

其它還可以感受到的變化,就是耳機線材了

還是喜歡一代的編織線,三代就是很常見的了……也更容易打結了,雖然比較粗。但是,防纏繞效果還是扁線比較好,比如說我平時用的榮耀魔聲

這一代耳機是純粹的typec耳機了,沒有自帶電池這種設計了,我還是喜歡降噪一和降噪二的自帶電池設計,畢竟沒手機在身邊的時候,能用來降噪還是不錯的。

至於聽感方面,我不是專業人士,就不打腫臉充胖子了,只說一點吧,這個耳機沒有動鐵單元,看貼吧老哥體驗,也是不如降噪二代來的舒服。

其它方面,有typec口的手機都能用?但是支持的功能不全,宿舍里,我的zuk edge支持音量調節和播放,xc也是,手持的榮耀play還額外支持通話和微信,榮耀9好像也支持。

PS:索尼不識別降噪一,但是識別魔聲,不識別降噪三但是支持播放和降噪


為啥不買牌子的?買華為幹啥!


手頭只有大法1000x,若是華為降噪耳機能達到大法水準肯定大賣。


買過華為降噪耳機2代,配合mate8,不用充電的降噪對我來說特別方便。

現在手機都換成了type-c介面,而type-c介面的降噪耳機不需要電池盒,體積也比之前的小了很多,所以體驗應該會更好。但是目前type-c介面的降噪耳機數量太少,好像只有小米和華為兩款。要麼就持幣觀望,看看索尼,bose之類的會不會也推出type-c介面降噪耳機,要麼就隨便入一款吧..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