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我從沒想過,癌症有一天會降臨在我身上(身邊)。”

這是大多數癌症患者或家屬聽到確診消息時的第一反應,不敢置信,再三確認,然後陷入痛苦之中。

來源:綜合醫學界腫瘤頻道、武漢市中心醫院、科普中國、荊門一醫體檢科、健康時報、康康在線及網絡

在談論癌症之前,先來看兩個案例:

案例一

47歲的劉先生,是鄭州市一名公務員,近期因便血,腹痛消瘦,做了結腸鏡檢查,結果,卻被診斷爲Ⅲ期直腸癌。

劉先生很是不理解:“年年都參加單位組織的體檢,超聲、CT、核磁、PET什麼都做了,最近的一次體檢還是幾個月前,怎麼就沒能發現呢?!”

圖源網絡,圖文無關

案例二

42歲的王先生是河南某大公司高管,去年年底剛做完常規體檢,各項指標都正常,可5個月後,就被查出肺癌晚期,曾經瀟灑倜儻的王先生已被疾病折磨得憔悴不堪,他的一句質問 ,代表了衆多曾常年堅持體檢的患者的心聲和困惑:“直到現在我都想不通,爲什麼定期到醫院裏查體,結果還是患上肺癌,而且還是晚期?這些年度體檢到底有用麼?”

實際上,類似的案例還有許多。隨着居民健康意識不斷增強,單位集體體檢或居民自費體檢也日益增多,可癌症發生率和病死率已連續十年呈現上升趨勢,70%以上的癌症在被發現時已到了中晚期。

原因到底是爲什麼呢?

爲什麼很多中國人都在“假裝防癌”

首先是技術限制的問題,其次是技術水平的問題。

比如以死亡率最高的肺癌爲例,現實中,我國很多地區檢查肺癌還在用X光片。

要知道,X光片檢出早期肺癌的概率只有0~15%,非常低。通常,X光片所發現的肺癌基本已經屬於中晚期了。這是因爲,43%的肺部面積和心臟、縱隔等組織重疊,早期肺癌很容易被當作慢性炎症治療。

而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拍個正片就走人了。這就是爲什麼很多上班族每年都有單位體檢,卻依然無法發現癌症的原因。所以,雖然現狀許多醫學專家都在呼籲科學防癌,可是過了這麼多年,但很多中國人都在假裝做預防。

我國癌症的現狀

2018年2月發佈的2017《中國腫瘤的現狀和趨勢》顯示:

1. 腫瘤是中國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

2015年,430萬人患癌,近300萬人死亡,患癌新增人數比2012年增加了40%。

2. 我國發病前10位的癌症依次爲:

3. 每天約1萬人診斷癌症,每分鐘約7人確診患癌!

按照預期壽命85歲計算,我國居民一生患癌的概率是36%!

4. 有70%的人活不到5年

我國早癌檢出率只有10%,5年生存率爲30%,也就是說,70%的人一旦被查出癌症活不過5年。

5. 年輕化趨勢明顯

最近幾年三四十歲甚至二十多歲的患癌人羣大幅上升。

比如結直腸癌,我國平均發病年齡48歲,美國爲59歲。

癌症爲什麼可怕

因爲很多腫瘤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

若在癌症早期發現,生存率可提高不少。

但在中國,

很多人仍然在“假裝”防癌。

很多人有心積極預防檢查,但也只侷限於參加常規的健康體檢,抽個血,拍個X光就走人。其實,癌症篩查和普通體檢有很大區別。

甚至有人查出來癌症晚期,還在疑惑“我之前的體檢報告明明沒什麼大問題”。

幸運的是,對國人威脅最大的八大癌症,現在都可以有確切的篩查方法,“早發現,早治療”,把癌症扼殺在萌芽裏。

今天教你做對防癌篩查

遠離國人最常見的八大癌症

對國人威脅最大的幾大癌症

肺癌、胃癌、直腸癌、乳腺癌、

食管癌、肝癌、宮頸癌,前列腺癌

有些癌症特別不友好,尤其喜歡找上某一類人。

你是容易被“盯上”的那種人麼?

不幸是這種人的話,又該怎麼辦呢

我們特別邀請了兩位模特,和大家一起get癌症篩查的正確姿勢~

溫馨提示:

*部分檢查本身爲有創檢查,具體請遵循醫囑

*以下檢查場景均爲模擬場景,實際檢查時請遵循醫囑。

01

肺癌,最常見的癌

01

《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顯示,肺癌依舊是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的惡性腫瘤。

肺癌容易盯上:

吸菸20年以上的或20歲以下開始吸菸的,或者每天吸菸20支以上的吸菸人羣;常接觸油煙或煤煙者;長期在空氣污染嚴重地區生活的人羣等。

預防肺癌首先要戒菸、避免暴露在污染環境,其次就是早期篩查。

有人疑惑:體檢中有拍X光,應該可以篩查出肺癌吧。

其實,X光片對肺癌的篩查效果一般,說白了,當X光片都能診斷出是肺癌時,很多已經是中晚期了。

真正有效的早期篩查方法是

——CT檢查

——“做CT啊,有輻射,好嚇人的!”

專家提醒:

用高清CT檢測肺癌由於分辨率高,肺癌腫瘤在1釐米,甚至0.8釐米時即可被查出。建議50歲以後的中老年人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體檢中把X光片換成CT。另外,更推薦大家用低劑量螺旋CT查肺癌,加上幾個生物標記,檢出率可以到90%以上。

喏,就是下圖

---------確認過眼神,是高端影視劇裏必須出鏡的CT機系列

02

肝癌,最隱匿癌

02

我國是“肝癌大國”,近九成肝癌與乙肝密切相關。

肝癌也是一個潛伏很深的殺手,早期可能沒啥症狀,一旦出現症狀往往也是中晚期。

肝癌容易盯上:

乙肝、丙肝病毒長期攜帶者,有肝癌家族病史的人,長期酗酒抽菸者,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等。

發現肝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定期體檢,尤其要注意查這兩個項目:B超+抽血化驗甲胎蛋白

真正有效的早期篩查方法是

——B超+抽血化驗甲胎蛋白

很多人體檢時做了腹部B超,就以爲萬事大吉了。

其實只做B超,相對容易漏診,B超結合甲胎蛋白檢測纔能有效篩查癌症。

甲胎蛋白怎麼查,看模特

甲胎蛋白檢測也是由血液中提取的材料喲,所以第一步還是抽血~

專家提醒:

高危人羣(乙肝病毒和/或丙肝病毒感染、長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黃麴黴毒素污染食物、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年齡40歲以上,建議考慮每半年篩查一次,國內多數專家建議聯合甲胎蛋白檢測和肝臟超聲檢查對肝癌高危人羣進行定期篩查,發現異常進一步考慮CT或磁共振檢查。

03

乳腺癌,最傷女性的癌

03

乳腺癌已成爲威脅我國女性健康的頭號惡性腫瘤,發病率的增速已位居世界前列。

但是!

與其他惡性腫瘤相比,

只要能夠早期發現,乳腺癌的生存率相當高。

有些人以爲乳腺癌就是女性容易得的病

未婚或高齡(35歲及以上)初產、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經初潮小於12歲或行經超過42年等,這一類女性容易被乳腺癌盯上。

其實,男性也會患乳腺癌,只是相較於女性而言,非常罕見。

一般篩查,

通過乳腺B超可以初步判斷

喏,就像這樣

“其實嘛,探頭按標準應該還要往上一些的~~”

-----------B超是常見的影像檢查,但怕癢的人總是笑出聲

如果初步篩查發現問題,一般建議再去做一個鉬靶,更加精準判斷乳腺是否健康。

專家提醒:

對於乳腺癌的早期篩查,首先建議通過乳腺鉬靶照片來判斷。相對於乳腺CT,核磁檢查效果明顯更好。

04

結直腸癌 “惡性程度”較高的癌

04

結直腸癌又被稱爲大腸癌,包括結腸癌與直腸癌,結直腸癌已在惡性腫瘤發病率中排在第三位,死亡率排在第四位。

結直腸癌容易盯上:

肥胖、糖尿病、習慣性便血、有癌症家族史或腸息肉史者、檢血試驗陽性等這一類人。

直腸癌可怕的地方在於:

早期經常會讓人誤以爲僅僅是消化不良,

中期便血,讓人誤以爲是痔瘡,不容易被察覺。

其實篩查結直腸癌,

已有有效的方法——腸鏡

*圖爲模特演示檢查姿勢,正式檢查時請遵循醫囑,脫掉衣物。

“這個姿勢…有點害羞喂…”

“放心,腸鏡不會很痛,因爲都是需要打麻藥的喲~”

“你沒看錯,這長長長長長長的內窺鏡管都是需要從肛門塞入的。”

-----------菊部地區有點害羞⁄(⁄ ⁄•⁄ω⁄•⁄ ⁄)⁄

雖然篩查姿勢有點不可描述,但想想可以把你從癌症的恐懼中解救,也是很值得的呢。

專家提醒:

45~75歲:糞便免疫化學試驗(每年);或高靈敏度愈創木脂糞便隱血試驗(每年);或多靶點糞便DNA檢測((每3年));結腸鏡檢查(每10年);或CT結腸成像(每5年);或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每5年)。非結腸鏡篩查試驗的所有陽性結果都應及時進行結腸鏡檢查。健康狀況良好,預期壽命大於10年的成年人應繼續篩查至75歲。

05

胃癌,療效較好的癌

05

相比歐美人,中國人更受胃癌“青睞”。原因嘛,誰叫我大中華的美食這麼好吃呢。

胃癌早期症狀隱匿,但早發現、早治療,依然不影響暢享美食文化呢。

胃癌容易盯上這種人:

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過量飲酒、抽菸,以及長期吃高鹽、燻烤煎炸、醃製食物的人、有胃癌家族史等人羣。

真正有效的早期篩查方法是

——胃鏡

“害怕怕怕怕怕怕……”

------------------做胃鏡記得不要吃早飯,模特是個反面教材。

很多人害怕胃鏡的痛苦,其實現在已有無痛胃鏡可供選擇。

專家提醒:

胃癌高危人羣可考慮直接進行胃鏡篩查。如果胃鏡檢查發現可疑病竈,則取活檢送病理學檢查,後續根據活檢病理結果採取相應的隨訪複查和處理方案。

06

食管癌,“吃”出來的癌

06

除了環境和遺傳因素,吃太鹹、趁熱吃、愛喝酒、主食硬等飲食習慣也是導致食管癌的常見原因。

食管癌容易盯上:

40歲以上且兼有以下一項者,有消化道癌家族史、有上消化道病史或症狀者。

來自食管癌高發區(包括華北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區、四川北部地區、江蘇北部地區等)的人羣。

提到食管癌,很多人都不知道該做什麼檢查。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內鏡檢查。

真正有效的早期篩查方法是

——內鏡檢查

喏,就是下圖

“這個場景似曾相識啊…做胃鏡也差不多是這樣吧”

“躺上去,別緊張,很快結束。”

專家提醒:

推薦對食管癌高危人羣先做普通內鏡檢查,並行食管黏膜碘染色或電子染色內鏡等精查,如內鏡下沒有發現可疑病竈,則定期隨訪;如內鏡下發現可疑病竈,則進行活檢病理,根據不同的病理結果採取相應隨訪複查和處理方案,比如輕度異型增生建議3年隨訪一次。

07

前列腺癌,男性之痛

07

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往往在55歲之後逐漸升高,病因與家族遺傳、性生活和飲食習慣有關。

雖然早期可能看起來沒有症狀,中後期常伴隨壓迫感,甚至發生轉移。

真正有效的早期篩查方法是

——彩超+PSA篩查

“還記得那臺貴,很貴,非常貴的全自動免疫分析檢測儀器嗎?”

“沒錯,它還可以用來篩查PSA。”

專家提醒:

50歲以上的男性,用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項目來排查前列腺癌。PSA價錢更加低廉,是早期篩查前列腺癌特異性的最方便、敏感的方法。

08

宮頸癌,女性健康殺手

08

宮頸癌是目前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病原體因素、性生活因素和不良生活習慣都是引發宮頸癌的原因。

幸運的是:

但是,目前已有預防宮頸癌的疫苗出現啦!已有2價、4價和9價宮頸癌疫苗可供女性接種。

如果已過打疫苗推薦的最佳時間,該怎麼辦?

其實定期婦檢能起到早期篩查的作用。

很多人一說檢查宮頸癌,首先想到的是HPV檢查,其實HPV是對病因的檢查。

真正有效檢查宮頸癌的是TCT檢查。

此外,陰道鏡和病理學診斷也可作爲宮頸病變檢查的二、三步。

有效的篩查方法:

TCT、陰道鏡和病理學診斷

“其實,正確姿勢應該是M字型腿,可小編都有點不好意思畫呢”

“實際體檢時還請遵循醫囑,脫掉衣物,並採用正確姿勢”

“喏,最後就是這樣刮片取樣,送去檢驗,耐心的等待幾天後,就有結果啦!”

“TCT宮頸防癌篩查對宮頸癌細胞的檢出率能達到90%以上”

專家提醒:

TCT即液基薄層細胞檢測,與傳統的宮頸刮片巴氏塗片檢查相比,明顯提高了標本的滿意度及宮頸異常細胞檢出率,目前已普遍應用於臨牀。TCT宮頸防癌篩查對宮頸癌細胞的檢出率能達到90%以上,同時還能發現癌前病變,微生物感染如黴菌、滴蟲、衣原體等。

看了這麼多,估計也沒咋記住,

來,課代表劃重點了:

(一鍵收藏常見八大癌症篩查表)

真正的癌症檢查該什麼時候做?

性別年齡體質等因素的不同,每個人進行的全身檢查的項目也各不相同。下面我們大致盤點一下不同年齡段需要重點體檢的項目。

還有一點很重要!

專家提醒:

一旦在體檢中發現問題,比如某一項指標異常,也不要緊張,可能只是炎症等狀況。但更不能掉以輕心,發現異常應增加複查密度,比較、判斷、跟蹤來確診情況。

記住這些方法,別再假裝防癌了!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