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近日來各大手機廠商發佈的新機來看,各個手機廠商都使出殺手鐗,三星、小米、華爲等手機廠商都發布了全新的產品,個別品牌還曾一機難求,反觀蘋果,三月的發佈會毫無新意,新手機的銷量連續下滑,這種情況下,庫克不得已進行降價促銷,但是消費者反而不買賬,這讓庫克欲哭無淚啊。

  繼2月份暴跌70%銷量後,三月份的蘋果手機的銷量依然不太樂觀,而降價促銷雖然挽回部分銷售額,但是沒有達到蘋果公司理想的預期,蘋果方面也把公司的預期營收從930億美元,下降到了840億美元,而下調營收預期一般不是蘋果的做法。

  在此情況下,蘋果頻繁降價促銷,中國作爲蘋果的全球第二大市場,連續幾個月出現銷量下滑的情況,這對於蘋果公司絕對是一種困境,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飽和率已初步呈現,消費者換手機的意願不強烈,智能手機銷量下跌是必然的,不過蘋果沒想到,這次輪到了iPhone銷量下滑。

  對於新手機銷量差,蘋果公司方面可能錯誤的估計了中國的市場,在高定價的策略上,市場反應強烈,接受度非常低,蘋果手機雖然作爲智能手機的標杆,但是普通消費者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購買,蘋果的定價已經遠遠超過了大部分人承受的範圍,這一項現象表明,中國的消費者在購買電子產品時,已經逐步的歸於理性。

  蘋果的降價促銷效果不達預期。雖然說降價對於消費者比較有利,也是行之有效的辦法,但是,又有多少人會對廉價的蘋果感興趣呢?但是蘋果手機在國內上市,一時間引起消費者的瘋搶,而給蘋果手機打上了高端的標籤,高端就意味着高售價,在以前有一部蘋果手機虛榮心就可以得到極大的滿足。而現在蘋果自降身價,這種高端的帶給人的附加價值也就蕩然無存了。

  不僅如此,國內智能手機消費者好像漸漸的蘋果手機失去了興趣,在搜索引擎上的搜搜量也出現了明顯的下降,數據顯示,iPhone一詞在1月份在搜索引擎上的搜索量下降了50%,而在2月份這一數據又持續下降了47%,而這已經是持續下降的第五個月了。

  雖然蘋果公司產品衆多,但是大部分的營收還是靠蘋果手機,數據顯示,2016年蘋果公司產品的營收佔比分別爲iPhone 手機62.02%、iPad平板電腦9.36%、蘋果Mac10.35%、蘋果服務11.5%,可以看出,蘋果手機確實是佔總營收的一般以上,可以預見的是,未來蘋果手機的銷量會持續減少,而蘋果會轉向服務型業務方面,在其擅長的版權方面發展。

  中國的智能手機用戶衆多,受到經濟發展和互聯網科技發展的雙重引力下,智能手機迅速在中國得到普及,截至2018年,全中國14億人口已經有8.17億人使用智能手機,而這一數字還在增加,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智能手機在中國總有飽和的一天,而這個現象現在已經開始顯現了,蘋果手機銷量差也間接的說明了這個問題。

  而趕在4月1日國家增值稅新政實施之際,蘋果公司又進行了新一輪的降價,而降價的幅度達到了3%-5%,可以說幅度在以往蘋果降價中已經算高了,值得注意的是,iPhone XS Max和Phone XS全系列都降了500元,這兩款手機都是售價過萬iPhone,這樣來看,蘋果現在也開始認識到自己在定價上作出的錯誤判斷。

  而對於那些在增值稅新政實施前14天內購買的消費者,蘋果公司給出的解決辦法是退還差價,不過只限於在官網購買的產品,而在其他渠道購買的產品,是享受不到這樣的政策的,不得不說,蘋果的這種政策還是很人性化的。

  不得不說的是,蘋果近年來在科技創新上確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而有些消費者對於蘋果的創新還是很期待的,也是購買蘋果手機的動力。蘋果對於科技的投入去年達到了141億,雖然投入的資金很多,但是相較於以前,在科技上的投入佔公司總營收的比率少了,這也是蘋果創新力不足的一大因素。

  總而言之,在智能手機市場上,蘋果手機的佔有率雖然不是最高的,但是在利潤上是最高的,蘋果手機利潤能達到74%。而如此高的利潤有超過一半都是在中國市場上賺取的,所以蘋果應該多思考思考怎麼才能讓蘋果在中國市場上挽回銷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