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兒的內容,需要些的東西太多了,但是市面上卻又充斥著各種形形色色的東西。那麼多「磚家」的「闢謠」,那麼多種類的方法估計大家都不知道該信誰了。

在古代,我們稱兒科為「啞科」,因為小兒不能完整的講述自己的病情,只知道想吐、疼痛、難受、哭鬧等,卻不能明確的告訴你辯查疾病原因的可能,所以導致醫生診察起來十分麻煩。現代醫學大多通過血檢、大便的指數來判定孩子的疾病,開設的處方葯大多也盡量避免傷到寶寶脾胃,可是如果我們學會了小兒推拿按摩之後,通過按摩的方法也能解決這些問題,還能免去各種藥物。今天我們寫的是「食積」,

也就是現在醫學講的「消化不良」。

導致小兒積食的原因有很多,我們催乳學堂總結有以下幾個可能:1、寶寶吃撐了比如說寶寶平時吃50毫升奶粉,但是家人感覺寶寶沒吃飽,就又沖了50毫升,寶寶仍然能吃進去,但是這個時候的寶寶是「吃撐」的狀態。一次兩次可能感覺不到寶寶有什麼不一樣,但是卻為寶寶積食埋下了禍根,也為寶寶以後的消化系統作亂埋下了伏筆。等發作起來的時候,就不僅僅是積食這麼簡單了。

2、吃了難以消化的食物現代家庭大多數都是一兩個孩子,每個娃都是寶貝,家裡有好吃的肯定給寶寶留著。比如有一些家裡不常常吃大蝦或者丸子,就願意給孩子多吃幾個。孩子也是不常吃到,就願意多吃幾個,結果就因為這幾個大蝦導致了積食。此種情況比比皆是。有的孩子吃了這種難以消化的食物後,身體好的可能就直接腹瀉一兩次,排泄出去了也就沒事了;身體不好的,就可能形成積食、高熱。甚至這輩子再也不碰這種食物了,我們稱之為「吃頂」。

3、吃完就睡吃完就睡,可能是最容易形成積食的一種了。(母乳餵養的寶寶很少會出現這種情況,畢竟母乳對寶寶來說是最優選擇)寶寶吃完飯以後,胃還沒有充分的完成任務,如果此時睡覺,大腦也會跟著休息,沒有了指示,胃的蠕動也就會減緩,食物積存在胃裡面的時間就會越久。這個「時間」停留的越久,積食的可能就會越大。4、飯後受寒這點比較好理解,吃完飯以後,本來身體的氣血都在拚命的工作,大量的血液湧向胃,這個時候突然受寒,血液一下子就停滯了,積食是在所難免了。

5、受驚關於小兒受驚的問題,是一個大項,我們下次再重點的講述。在這裡只說一點,寶寶受驚之後,臉色肯定會發青,尤其是兩眼之間。寶寶受驚之後,肝氣就會瘀滯,導致膽的運動減緩,脾的運化能力減弱,自然胃的能力也就減弱了。這些都不幹活了,積食也就很正常了。(熟悉我們催乳大師網公眾號的媽媽們都知道,對於寶寶受驚,我們是非常重視的,文章中經常提及,寶寶受驚不僅僅影響的是幾天的飯量,更多的影響寶寶整個童年甚至是以後的情志發展方向,希望大家能夠重視)

6、穿的太多了寶寶穿的太多,也是一種罪過。穿的越多,內熱就會越大,孩子在六歲以前是純陽體質,火氣比成人要大兩成,是不知道累的主。穿的越多,這份熱就不容易散發出去,就容易形成高熱積攢在體內,而積攢的地方最容易是在胃口裡面,時間久了就會導致胃裡面的食物過度腐爛,形成積食,寶寶的嘴巴也會有口臭的現象。

7、其他問題導致的脾胃不舒服還有一些比如給孩子吃藥、打針之類的,也會影響寶寶的胃口,畢竟是傷害到了寶寶的內在平衡,體內的激素紊亂也會導致寶寶的胃蠕動減慢,所以就有可能會導致寶寶積食。判斷小兒積食的十個標準:1、食量突然減少、厭食

孩子平時食量很好,突然就不怎麼吃東西了,感覺有點厭食或者是厭奶了,這個時候就要小心了,有可能是積食導致的。時間長了,寶寶可能看起來會偏瘦很多。

2、哭鬧嚴重、睡眠不安這些食物停留在體內,開始化熱、化腐,寶寶出現不正常的哭鬧、不正常的睡眠等情況也就是正常了。3、舌苔白、厚,口臭、呼氣有酸腐味食物在胃裡面停留的時間久了就會化腐,會直接導致口氣大,呼氣會有酸腐的味道。

4、臉色青黃

積食之後,脾胃運動減少,肝膽運化不利,臉色發青則是受驚過度導致積食;臉色發黃則是脾胃受寒停滯有積食。

5、腹脹、肚子疼食物的腐化是伴有氣體產生的,食物的集熱也會導致寶寶便秘,這些氣沒有出去的門路只能不斷的漲大,積存多了就會形成腹脹。

6、放屁特別臭道理同上7、懶言少語、願意趴著、精神萎靡積食時,寶寶的脾胃、肝膽等運化停滯或減慢,血液供應會出現不足的情況,精神狀態也會比較萎靡。

8、大便乾燥或惡臭積食之後,食物在胃裡面停留時間越長,發熱就會越大,大便乾燥的可能就會越大。9、五心煩熱五心是指雙手心、雙腳心和心窩。摸起來要比平時溫度偏高很多。寶寶會心煩意亂,難受的不知道怎麼開口。(血液往這個地方走,循環會比其他的地方要快的多,外表摸起來就會非常慢了)

10、高燒或低燒假如你的寶寶有以上的癥狀,就得小心了。治療是越早越好,如果遷延日久,後面可能會導致疳積,影響小兒發育就罪過大了。既然知道了這些,那我們如何給寶寶治療呢:

1、小兒推拿

關於小兒推拿,門派可就太多了,我今天講的這個方法出自於高老師的小兒推拿。第一步、清胃離心方向,從大指外端向指尖方向推為「清胃」

第二步、揉板門找到板門的位置,大魚際中間的位置就是板門了,可以揉板門,也可以清板門或者是胃與板門同清。

兩個手法做完以後,胃裡面的東西就會往下走,向大腸方向走。

第三步、清大腸從虎口到食指尖方向推,由輕到重的去做。

第四步、推三關手臂上方,從腕橫紋推向肘橫紋。這叫補三關

第五步、揉總筋

腕橫紋的中點是總筋,點揉即可

第六步、二人上馬二馬穴在五指和四指的中間,要多揉一會兒,可以有效提高他的腎氣

第七步、揉小天心促使他更通暢,可以多揉一會兒小天心。

第八步、揉五指節每個手指都要揉一揉,提一提陽氣

第九步、揉腹大人的手心對準寶寶的肚臍中心,做順揉腹動作

第十步、揉足三里脛骨下三寸的位置(以寶寶的手指為準),促進寶寶的胃蠕動。

總體來說,是以輕柔和緩的方式去做。一個部位80次左右。做完以後,寶寶的臉色會有輕微泛紅,那就是做對了。多做幾次,就可以完整解決了。(本方法為小兒推拿專家高老師所創,效果非常好,大家可以多試試)2、中藥方劑孩子太小的時候,直接用小兒推拿就行。大一些了就得中藥配伍才可以解決。可以試試小兒雞內金、小兒化食丸、小兒七珍丹等都是可以的。

3、運動鍛煉食積,就是食物積存在胃裡,不消化,不動彈。那就想辦法讓它動才行。食物已經酸腐,吸收是不可能的了,要麼就泄下,要麼就吐出來。運動就是加速它運動的一個方式。常規運動如慢跑一類的還是比較慢的。要多做幾個蹲起運動(站起來、蹲下去,如此反覆),仰卧起坐類型的,或者是彎腰幹活的動作等,我們之前講過的仙人揉腹的方法對小兒積食也是十分的有效。4、飲食治療飲食上盡量讓寶寶吃一些容易消化、消食的食物,比如山楂製品、果丹皮等,還可以把大米干炒一下,熬粥給寶寶喝(就是我們以前講的焦米粥),或者是把雞內金焙乾、磨碎了放餅里給寶寶吃,都是非常好的方法。

關於治療積食的有這麼幾種東西非常好用:神曲、萊菔子、雞內金、焦麥芽、焦棗以及糊了的米麵食物(挨著鍋沿 烤糊了的食物,常吃這些有強化脾胃之功)。「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 ,這句話不是說說就算了的。當寶寶還小的時候,盡量想辦法多增強寶寶的抵抗力,增加寶寶的腸胃功能,避免不必要的藥物介入,尤其是消炎類的針劑等,趕上寶寶發育的猛長期接觸藥物,那些藥物可能會直接導致寶寶的生長發育受阻,學會小兒推拿或者常做小兒推拿十分必要。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了,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關注微信公眾號cuiruxuetang 催乳大師與您同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