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確實是一種奢求。”

  看過《流浪地球》的觀衆一定對這一句臺詞印象深刻,這是劉培強在與MOSS的對話戲中,最後劉培強決定要犧牲自己去點燃木星時留下的臺詞。

  MOSS是《流浪地球》中最大的人工智能(AI),它控制着整個空間站,決策一切推動地球流浪的所有事宜,他冷冰冰的決策,無比理智,圈粉一票觀衆。

  AI,聽起來是如此地神祕和富有科幻色彩,但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近幾年,AI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已經深入下沉到諸多行業之中。小到智能手錶、智能音箱、大到汽車、飛機,甚至是樓堂館所的管理調節系統,你在其中都能感受到AI的身影,以及它們提供的先進、便捷應用場景。

  說到汽車,這個我們日常所能接觸的最大的工業科技聚合物,如果在鋼鐵外殼之下融合了先進的AI技術,能給我們的出行生活帶來怎樣的驚喜?

  近期,總部位於上海的新造車勢力天際汽車公開了其爲全新智能電動汽車賦能打造的“智慧大腦”——iMA智能數字化架構。這讓我們有機會得以窺探到汽車智能電動大潮下先進AI技術加成的最新成果。

  如今的智能化汽車已經越過了中間一塊屏,按鈕聽CD的車機初級階段。憑藉先進的網聯及信息傳輸能力,最新的智能電動汽車已經陸續實現全時互聯,自動駕駛等先進功能。天際汽車iMA智能數字化架構就是實現這一切功能的“大腦”,它自上而下由硬件,軟件,應用及雲服務4個層次構成,是一個有思想、有個性、有陪伴的人工智能軟件。看起來和用起來,都會比電影中的MOSS更溫暖哦。

  經過前期的細緻瞭解,現在我們自上而下由硬件,軟件,應用及雲服務4個層次來分析,這款號稱智能汽車第一架構體系的iMA,到底牛在哪裏?

  硬件獨孤求敗

  性能永遠不會過剩,電腦從以往的龐然大物,到如今可以握持在每個人的手上,便是人們對於性能的不斷追求。對於汽車而言也是如此,依託架構的強大功能,整車才能夠輕鬆應對由於車載電子元件增加和系統複雜性提高的挑戰。天際爲了讓iMA架構更加智能並且可後續升級,對於硬件用料十足。

  iMA可以實現可實現智能駕駛、AI生活助手、語音控制等多種應用場景,天際ME7將是搭載其架構的第一款車。iMA如同神經網絡一般,指揮全車的硬件系統準確、高效和可靠地執行車主的指令。

  在智能駕駛方面,iMA可驅動天際ME7搭載博世Pilot ADAS系統,現階段可實現L2.5級的自動駕駛能力。同時採用德賽西威提供的環視和泊車輔助功能。博世集團是全球第一大汽車技術供應商,在汽車電子系統層面是絕對的霸主。

  此外,天際ME7的全車配置多達22個傳感器,融合ICA集成式高速智能及TJA交通擁堵輔助等16項智能駕駛輔助應用功能。這些都是經過驗證後,使用可靠的輔助自動駕駛應用,對於新手來說無比友好。通過iMA繁忙而不紊亂的調遣,即便是老司機,駕馭起來也會更加輕鬆愜意。

  在AI生活助手方面,天際藉助華爲雲,構建了一套集軟硬件、雲和應用一體的智能化架構。華爲是目前當紅的明星企業,聯手華爲,對於天際的智能化水平和品牌價值來說,都是一種加成。比如天際ME7的智能AI助手、FACE ID人臉識別、智能座艙個性化設定等功能,在智能化和安全性上都是世界一流水平。

  在語音控制方面,天際ME7採用了Speech(思必馳)的語音識別。所有的硬件技術均採用世界頂尖水準的供應商。

  在車機系統處理器方面,天際ME7所搭載的iMA架構採用了4核高通S820A prem處理器。高通在芯片的王者地位無可爭議,相信數碼愛好者一定對高通芯片不陌生。高通S820A prem處理器是高通針對車機開發的一款芯片,增強了呼應速度和用戶體驗,便於車輛採用一些3D虛擬大數據的用戶交互,可以實現3D導航等功能。

  硬件武裝到壓制的結果就是iMA架構高度智能化。即便如此,天際對iMA的要求也沒有止步。iMA支持與各硬件適配,動力電池方面支持從三元鋰電池,升級到固態電池,未來可拓展到燃料電池;智能駕駛方面現階段能實現自動駕駛L2.5級,未來可支持到L4級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方面實現由車輛與雲端至車輛與智能設備,將來可升級至全面連接V2X(車聯萬物)。

  軟件無時不在

  好的硬件需要軟件來發揮,硬件來自於供應商,而軟件則是天際iMA架構核心競爭力所在。據瞭解,目前天際汽車研究院的人數佔比爲整個公司的70%,其中,負責電動汽車核心的三電技術人員佔比僅爲20%,而高達八成的人員則集中在iMA架構的研發上。

  換言之,iMA架構是目前天際汽車最爲重點的投入,也是天際汽車最核心的技術所在。

  三電技術着重於車輛的駕駛充電性能,而iMA架構則無時無刻在和用戶接觸,影響着全用車週期體驗。天際自主開發的操作系統EOS(ENOVATE Operation System)及FOTA(Firmware Over The Air)等軟件平臺構成了大腦中的神經網絡;高速車載以太網通訊鏈路,實現各個域控制器之間的信息互傳,爲大數據傳輸、高階自動駕駛,V2X等功能拓展建立了基礎。

  在iMA架構下的智能駕駛、AI生活助手、語音控制等多種應用場景中,可以歸類爲人與車的不同狀態。當你遠離車的時候,通過iMA架構可以控制車輛系統升級、充電、提前開空調等各種操作;當你接近車的時候,通過iMA架構可以實現車輛的迎賓功能、自動泊車功能;當你上車後,行駛時iMA架構可以實現輔助駕駛,未來可自動駕駛,休閒時iMA架構可以將車輛變成一個娛樂空間,從行程規劃,到語音互動,到K歌看視頻,車輛已經成爲了一個自由放鬆的場所。

  值得一提的是,天際ME7搭載了同級唯一5+X屏聯動,可分享,可獨享副駕觸控屏、後排娛樂系統。坐進車內放眼望去,目光所及皆是大屏,科技和豪華的質感油然而生。

  另外,iMA作爲一個智能數字化架構,從物理性能上來說,並不存在所謂研發邊界,基於iMA架構技術,可適用於共享汽車,家用汽車以及高性能汽車,甚至包括特定的商用車。

  這一切得益於iMA高度集成化。自下而上的網絡架構、硬件、驅動層、應用層、雲端5個維度構建了一個完整的系統,對於任何車型而言都適用。

  iMA蘿莉養成可待

  iMA架構的加成最讓未來車主省心的地方,還在於其自我學習和拓展功能的屬性。

  在用戶和車輛的接觸的過程中,各種語音聊天和指令的下達,對iMA架構來說,也是一種學習過程。通過遠程升級、大數據等雲服務,車輛可以自主學習,讓自己變得優秀。

  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你可以將iMA架構按照你心目中理想的形象,去一步步調校她,改進她。每一個用戶都可以參與車輛的專屬定義,在使用的過程中,iMA架構也會從主人那裏去學習進步和成長,成爲一個有思想、有個性、有陪伴的“智慧大腦”。

  也許當你的小孩逐漸成長的時候,iMA架構這個智慧大腦”就像家庭的一員一樣,和人類共同成長。每一輛車的iMA架構都有着自身鮮活的生命力,一千個天際的用戶,就有一千個iMA架構。

  在車主熟悉iMA的同時,iMA也在學習車主,通過車輛數據及用戶行爲數據的不斷積累,iMA像一個學生一樣,不斷學習,從不停止,更好地服務不同車主的喜好。

  試想一下,在日常對話中,一位工程師的ME7可能會更加“直男”,一位作家的ME7可能會更加“文青”,一位醫生的ME7也許還會簡單的治療感冒呢。MOSS被人記住是因爲無比的冷酷,而天際iMA將爲我們熟知和認可,則是喚起了智能電動車上那些你所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暖心的服務和功能。未來,選車不再是一件冰冷的交通工具,更是選擇一位夥伴與家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