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嘉際見過兩次面後,終於在第三次開上了,這一刻等了有好幾個月。

  我之前用三篇文章,好幾千字詳細分析了嘉際的市場、靜態體驗的優缺點、價格配置以及對於吉利的意義。

  傳送門1:《

  MPV市場上半年暴跌15.16%,吉利還有推出嘉際的必要嗎?

  》

  傳送門2:《吉利要做百年企業,推出嘉際這款MPV也是必然》

  傳送門3:《變革是需要流血和時間的,吉利嘉際的殺傷力有多少?》

  然而這都是浮於表面的,對普通人太遙遠,嘉際終究是一款賣給消費者的產品。

  消費者和我最關心的,還是嘉際作爲一款汽車,作爲一款MPV,到底開起來和坐起來怎麼樣,接下來不再贅述外觀和內飾,直奔主題。

  1.5T輕混

  開起來不“炫耀”動力

  剛好這次試駕,難得模擬了嘉際用車生活中一種常見的場景。

  因爲這次活動緊跟着另一款車型的試駕,當天下午一結束,我就直奔機場乘坐兩個半小時的飛機到三亞,爲的是參加第二天的嘉際正式試駕,等到落地的時候,已經是晚上10點多。

  這時候的精神狀態,和結束一天繁忙的工作一樣:身心俱疲,只想趕緊找個舒適區躺着,不想看見和談論任何有關工作的事物。

  尤其是一天在兩地奔波,跨越大半個中國之後。

  由於前兩次的設計賞析和發佈會,嘉際營造的內飾氛圍給我留下非常好的印象。

  再有試駕活動通常是白天舉行,很少有晚上開車的機會。

  於是便直接拒絕了教練的好意,讓他坐到了副駕,我則直接打開駕駛位的車門,坐進這套熟悉的車廂中。

  主打高品質和家用市場的嘉際,內飾並沒有MPV以往的商務氣息,有的只是撲面而來的質感。

  那些旋鈕上的滾花,標誌性回紋以及處處精心點綴的鍍鉻和拉絲,都在無時不刻地按摩你緊繃一天的神經,告訴你是時候回家了。

  我也一刻沒有逗留,握住推杆造型的擋把掛上D擋,鬆開剎車,一頭扎進海南的東線高速公路網。

  當時試駕的車型是1.5T+48V的輕混車型,發動機擁有177馬力和255牛米,整套系統的綜合功率爲190馬力和300牛米,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

  如果沒有牌照需求,1.5T輕混是最推薦的動力系統。

  首先這是最新的國六排放,而1.8T還是國五;其次比1.8T多出6馬力,相同配置的價格卻便宜2000塊錢。唯一的缺點是大家不待見的三缸機。

  1.5T輕混動力總成

  目前看來,嘉際是同級車型中動力最強勁的一位,卻沒有“炫耀”動力的一絲衝動。

  油門和變速箱的調校尤爲緩和,刻意削弱推背感,最大化地保證車內每一位乘客的舒適度。

  畢竟這是一款顧及家人的MPV,而不是單純爲了駕駛者開着爽,結果搞得其他人全部暈車。想要激進和運動,沒必要選擇MPV。

  然而嘉際的動力儲備是充足的,一直到後段接近法定限速的120KM/H,只要敢踩,仍然有迅速攀升的勢頭,急加速完成超車不成問題。

  帶有純電、HEV(油電混動)、舒適、經濟和運動模式

  而且吉利明顯有在靜音方面下功夫,毫不誇張地說,“不知不覺超速”這句通常用於形容豪華品牌的說辭,也適用於嘉際。

  途中有一次要不是教練提醒,我真不知道差點超速的情況。

  剛好也藉此體驗了嘉際的HUD擡頭顯示功能。這需要摁一下按鍵纔會升起來,而不是傳統的投射在玻璃上,不過效果都是有利於方便和安全地觀察時速。

  其實嘉際考慮的,不止是乘客的方方面面,對駕駛者的照顧也是比較到位的。

  這是同級中唯一一款有L2級自動駕駛的車型,自適應巡航涵蓋了0至150KM/H的範圍,提高高速行車的便利性不必多說。

  哪怕遇到下班高峯期,也可以把自己臨時託管給汽車,只管放鬆全身的神經和肌肉,在工作和家庭的路上,有一段屬於自己,不被其他人打擾的時光。

  當我在深夜開着自適應巡航,以120KM/H的速度奔襲,車內幽幽的氛圍燈和車外的一片漆黑形成強烈的反差,把我和外面未知的世界隔絕開來,好像這浩瀚的銀河也有我的一片立足之地。

  此時此刻的內心居然有一股踏實的安全感和療愈,這確實是我想要的Comfort Zone。

  坐起來

  前兩排行政級享受,第三排欠佳

  經過一晚上的駕駛,第二天我沒有急着瞭解1.5T插混車型,而是選擇獨立座椅的第二排。

  前面寫過,嘉際的尺寸爲4706/1909/1664毫米,軸距爲2805毫米,介於2810毫米的GM6和2785毫米的宋MAX之間。

  長度也是介於4760毫米的GM6和4680毫米的宋MAX之間,高度低於GM6的1765毫米和宋MAX的1680毫米,寬度卻達到1909毫米,這比大型MPV別克GL8還寬出31毫米。

  因此第二排坐着一點也沒有視覺和感覺的緊迫感,外加厚實寬大的座椅和軟綿綿的懸掛,一坐上去就想交叉手臂,側着腦袋睡覺,當然主駕駛除外。

  多數人買MPV的關鍵,說到底是爲了第三排,到底是濫竽充數的擺設,還是具有一定的可用性。

  爲此我把第二排調到寬敞的坐姿,坐在第三排體驗了至少一小時。

  事實證明對於175個子的成年人,第三排更適合短途應急,座墊也偏矮,雙腿只能屈着,大概介於大指揮官和漢蘭達之間。

  另外不推薦3座的第三排,中間基本坐不下人,不然只能給有自理能力的小朋友。

  但是第三排有雙出風口、USB接口、儲物格,連手枕也是皮革和縫線伺候,這是向第三排的乘客表示,你們並沒有被遺忘在角落裏。

  總結起來,嘉際的前兩排絕對是行政級享受,第三排達不到消費者的預期。

  老實講,MPV的第三排想要坐得舒服,同時有後備箱空間,還是加錢上到GL8的5米+尺寸吧。

  1.5T插混

  開起來特別奇妙

  相比1.5T輕混,嘉際的1.5T插混可能是同級最速的一款,搭載1.5T發動機+7速雙離合,配備11.3千瓦時的三元鋰電池組,總共輸出255馬力和385牛米的扭矩,完成百公里加速僅需7.8秒。

  這數據看着是暴躁奶爸車,實際開起來的感受特別奇妙。

  只看見速度噌噌噌往上漲,速度感和推背感卻不強烈,還是那麼的安靜祥和。

  這時候喵一眼內後視鏡,大家仍然在談笑風生,沒有發現身邊的改變。如果丈母孃在後排睡着了,偶爾釋放一下也不會吵醒她。

  有了混動系統的幫助,嘉際的純電動續航里程爲56公里,百公里油耗僅爲1.6L。至於輕混車型,當天有媒體老師把油耗開到4.0L/100KM。

  另外,嘉際不僅僅是奶爸車,媽媽開着同樣不費勁。

  誠然這是一款大車,輕巧的方向盤、寬闊的視野和偏高且靠前的坐姿,無一減少了城市騰挪的難度,過彎還有一定的靈活性,並不會太死板和笨重。

  哪怕是第一次接觸嘉際,還有360°全景影像和博世泊車系統在後面撐腰,足以解決一切問題。就是剎車的腳感偏軟,行程偏長,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

  寫在最後

  開過坐過嘉際之後,不難發現吉利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打磨嘉際這塊“高品質家用SUV”的招牌。

  無論是表面的外觀內飾,還是內在的操控和駕乘感受,全是濃郁的家用風格。

  在今天浩瀚如海的車海中,一款有明顯特徵的新車容易在消費者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現在的MPV市場不大,但是越來越多人開始接受MPV,也有購買MPV的想法。

  無奈受限於選擇太少的問題,他們不想要7、8萬元的拉貨MPV,也不想要動輒20萬的商務MPV,最終湊合着買了一款轎車或者SUV。

  在這10-15萬的巨大空檔中,即使有其他車企同樣看上這片藍海,競爭依然是不激烈,想要一款代表精緻生活的家用MPV,挑來挑去也只有嘉際。

  難怪門檻並不低的嘉際,預售當天卻是出乎意料的火爆。距離開賣只有5分03秒,全中國就誕生了6666位嘉際車主,平均每秒賣出22輛車。

  截止到晚上24點,9小時的訂單破萬,最終成績定格在11735輛,看來還是有很多人在等待一款有質感的家用MPV出現。

  別看吉利下了一步險棋,出的卻是妙手。

  《車轍試駕》| 作者:李日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