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謝宏辰 每日經濟新聞編輯 魏官紅

  圖片來源:攝圖網

  4月4日,據《貴州日報》報道,4月2日,貴州水礦奧瑞安清潔能源有限公司領到貴州省首張煤層氣勘查許可證,成爲全國六個試點省(區)中率先完成審批頒證的省份,這意味着,貴州省煤層氣礦業權審批登記將更爲可靠和便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A股和H股,有不少上市公司業務均涉及煤層氣領域,而隨着近年來天然氣消費量逐步提升,煤層氣的開採情況、煤層氣能否部分填補天然氣用氣缺口頗受市場關注。

  技術仍是制約煤層氣行業的瓶頸之一。4月4日,一位煤層氣行業從業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內開採技術進展緩慢,目前行業仍處於初級階段。

  不少上市公司已涉足

  煤層氣的主要成分是高純度甲烷,在煤化過程中生成,俗稱“瓦斯”。我國煤層氣資源主要集中在山西、陝西、貴州等地。

  近年來,國內天然氣消費量快速增長,用氣高峯時,國內需通過進口LNG等方式來彌補缺口,用氣對外依存度有所提升。在此背景下,非常規天然氣如煤層氣等被寄予厚望,而近期,政策對煤層氣領域也是較爲呵護。

  3月,國家發改委取消“石油天然氣(含煤層氣)對外合作項目總體開發方案審批,改爲備案”。該舉措將調動油氣企業積極性,同時利於油氣企業利用外資。

  此次貴州頒發首張煤層氣勘查許可證也將加快推動貴州煤層氣產業發展。《貴州日報》報道稱,“試點經驗也將爲相關政策制度在全國全面推廣提供參考借鑑”。

  目前,國內不少上市公司已涉足煤層氣業務。如新天然氣(603393,SH),2018年8月其通過要約方式控股港股上市公司亞美能源(02686,HK),從而涉足煤層氣的勘探等業務。亞美能源主要開發經營位於山西晉城沁水盆地南部的潘莊項目和馬必項目,其表示,潘莊項目是商業開發程度較高的煤層氣區塊。

  還有藍焰控股(000968,SZ),其主要業務爲煤礦瓦斯治理及煤層氣勘查、開發,收入主要來源爲銷售煤層氣產品等。據其此前發佈的2018年業績預告,其預計去年實現盈利6.2億~6.9億元,同比增長27%~41%。此外,山東墨龍(002490,SZ)、ST準油(002207,SZ)、恆泰艾普(300157,SZ)等也均爲煤層氣概念公司,中國煤層氣(08270,HK)爲港股上市公司。

  而根據2016年發佈的《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計劃建成2~3個煤層氣產業化基地,煤層氣抽採量達到240億立方米,其中地面煤層氣產量100億立方米,利用率90%以上;煤礦瓦斯抽採140億立方米,利用率50%以上。

  煤層氣“排採”技術推進慢

  此前,晉煤集團藍焰煤層氣公司執行董事田永東曾建議,簡化和完善煤層氣開發利用項目審批手續。

  目前政策面的暖風意味着未來煤層氣領域的審批或將加速。但制約煤層氣行業前進的技術發展能否跟上腳步?

  業內通常將煤層氣的開採稱爲“排採”,而排採煤層氣與開採頁岩氣、常規天然氣之間存在不小差異。前述煤層氣行業從業人士指出,地質條件不同、煤層發育程度不一樣,造成兩口煤層氣井即使捱得很近,排採難度也會截然不同。該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於常規天然氣來說,只要勘探完成,打下井去就能出氣,而煤層氣中部分是遊離態,部分吸附在煤炭分子孔隙中,因此要排採出煤層氣較爲複雜。

  對於行業的技術進展方面,該業內人士認爲,目前國內煤層氣行業發展還處於初期階段,“裝備、鑽井施工方面進步較大,提高了打井效率,但理論方面,以及排採技術方面還存在一定屏障”。

  雖技術進展較慢,但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國家對煤層氣的補貼力度逐漸提升。2018年2月,貴州省財政廳、省能源局印發《貴州省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財政補貼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顯示,“十三五”期間,煤層氣(煤礦瓦斯)開採利用中央財政補貼標準爲0.3元/立方米,煤層氣地面勘探開發利用省級獎勵補貼爲0.2元/立方米。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現在全國在加大非常規氣的補貼,如貴州煤層氣的地方補貼提升。此外,國家不鼓勵開採煤礦,因此做煤礦的想轉型做煤層氣,這條路應該也不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