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是我在騰訊V視界大會聽到的哈~


首先,不認同她的說法。看法太短視,現在電子是全球最火沒錯,不過本質上某國音樂或某個音樂人能火到全球可不是靠追求某個音樂風格潮流的,音樂類型只是一個載體而已。如果從因為現在電子很多人喜好,中國音樂往這個方向靠可以吸引更多目光的話,我倒是認同的。

電子音樂都發展那麼多年了,只是近幾年商業化成功的例子越來越多(特別是商業化EDM的DJ明星化),導致一些流行明星也往這個方向靠。如果明天突然全世界又流行另外一種音樂類型,那麼,電子音樂肯定不是唯一一條路了。

在看看日本音樂走向世界的例子,都有什麼類型音樂,泡沫時代的JPOP,X-Japan的搖滾,坂本龍一的電影配樂,還有最近的babymetal(重金屬),Perfume(電子)。這些成功的音樂人核心還是有自己的特色,所謂做出真正的好音樂,有原創性,不是套一下套路就發出來那種。這種東西,真不是一個經紀公司砸錢就能做出來的,上門舉例的這些例子,音樂素養以及對音樂的熱愛,可真不是目前國內急躁的氛圍能比的。就這個階段,目前一線玩電子元素的流行明星,我還沒有看到一個能做到。


我覺得Higher Brothers走向世界挺順的啊。

拿的出國際級的東西不怕走不出去,這跟你做啥類型的音樂根本沒關係。

但確實,很無奈,國內做電子音樂的環境是真的相對來說差,消費環境差,製作水平差。我們處在一種轉型期,就這種時期是真難受,娛樂消費花錢在音樂上的還是少,大多數人沒有自己的音樂品味,對製作精良或者富有前瞻性的大膽創新音樂完全沒有概念。試著了解音樂類型與歷史就是一種進步。

我很喜歡Zedd - The Middle,同時是在全球霸榜的金牌單曲,它的製作是由美國鄉下獨立音樂愛好者寫個旋律配個詞覺得挺好發給zedd,zedd覺的也不錯再找找歌手合作,辛苦埋頭製作,拉來一對好基友grey睡在一塊出主意才最終完成的。zedd的家是個千萬美金beverly hill大豪宅不是沒有理由的。

國人走向世界比如Chace,他是真的通過電子音樂走向世界的,與Yellow Claw、Moksi等頂尖edm製作人合作證明他的製作實力,被slam!、diplo邀請至radio show表演Tomorrowland主舞台DJ證明他的商業實力,國內目前還真沒比chace在這兩個方面發展更好的,而且差距都十分巨大。

所以說走向世界這種東西還是少喊口號,尤其是尚雯婕這種想靠電子音樂上位的三線歌手。努力寫個牛逼旋律出來,zedd, dj snake, diplo這些大佬搶著寫歌半夜做夢你都能笑出聲。


首先,你要先確定這個女人懂電音


就是沙雕, 不論是中國傳統音樂,還是根植於中國傳統音樂、吸收西方技術發展而來的中國近現代音樂,都早就走向世界上百年了,而且世界地位越來越靠近主流,中國民族樂派都不知道,身為音樂從業者一點基礎常識都沒有,不用理她,純粹沙雕一個。


這句話不能說不對,但是非常狹隘。

要說中國音樂走向世界,就這麼幾個維度。頂級的音樂人,或者頂級的音樂。頂級的音樂人,難說,有朗朗這種頂級演奏家,其他領域呢?要說電子樂領域,中國落後世界好幾年了,一是起步晚,二是沒有文化土壤,舞池文化稚嫩(這裡的舞池文化有別於夜店文化)。

頂級的音樂,一直有。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音樂早就走向過世界了,後浪漫時期德彪西的印象主義音樂就融入了很多東方音樂的元素。

論當代,如果要說哪一類音樂更適合作為中國音樂走向世界的載體,自然是民族音樂/世界音樂。

比如說民樂,周星馳的電影配樂中就有大量的使用,最為經典的自然是《小刀會序曲》了。不要以為民樂就是那種吹拉彈唱很low的東西,這層次可是得吊打什麼古風之類的好幾個級別了。《功夫》對民樂出神入化的演繹,是不是可以認為中國音樂通過民樂,藉助電影的載體走向世界了呢?

世界音樂,那就更不用說了。1997年紫禁城上空的一曲《夜鶯》就讓無數人記住了雅尼這位音樂大師,也讓世界記住了這段屬於中國的旋律。Pedro Eustache確實是一位演奏大師,這位委內瑞拉藝術家將中國竹笛駕馭的如此嫻熟也令人讚嘆。之後《Nightingale》又經過了數個版本的改編,竹笛也因為Eustache的離開換成了花腔女高音,但樂曲當中的中國音樂靈魂是不變的。(說起來花腔女高音,可以了解一下武赫老師,也是一位非常厲害的中國藝術家。還有龔琳娜,雖然不是花腔女高音,但也是國內頂級的藝術家了。)

另外雅尼的樂團也富有中國血統。合作了二十多年的鍵盤手Ming Freeman是華人(台灣),16年金字塔音樂會完美演繹《Felitsa》的小提琴手Mary Simpson是美籍華裔(母親是台灣人,父親是弗吉尼亞人)。這兩位都是世界頂級的樂手啊,是不是也能算作中國音樂走向世界的代表呢。

所以,尚雯婕說這句話,視野是不是太狹隘了呢。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