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妨以三島由紀夫作為個案來進行分析。

最應該獲諾貝爾獎的日本作家

或許,三島由紀夫才是日本最應該得諾貝爾獎的作家。

1963年、1965年和1968年,三島三次被提名為諾貝爾獎候選人,但卻三次失之交臂。在1968年最後一次被提名的時候,他呼聲最高,本以為板上釘釘,但因為太年輕,被諾貝爾獎委員會認為未來還有機會。就這樣,委員會就把獲獎得主換成了川端康成。

以禮貌而著稱的日本人,即使內心再怎樣憤懣,表面上還要表現出一幅大度的樣子。三島在得知自己的老師兼好友川端康成獲得諾貝爾獎之後,立即驅車趕往鎌倉,成為了第一個前去祝賀的朋友。記者們拍下了兩人坐在一起,都面露微笑的照片。

我們不知道此時三島內心的感受,但從他此前託人打聽瑞典皇家學院評獎的情況來看,三島應該非常在意這個獎項。

三島由紀夫和川端康成

1970年11月25日,三島只帶了三個人發動了一場政變,進入自衛隊東部方面總監部。三島從年輕時期反思戰爭對日本社會帶來的災厄,蛻變成為了一個戰爭狂熱分子。他看不慣經濟復甦之後日本人的軍事萎靡,被金錢迷失。他站在陽台上高聲疾呼:

「我等看到了戰後日本被經濟繁榮奪去了魂魄,人們忘記了國家的大義、失去了國民的精神、舍本求末、萬事只姑息眼前!……醒醒吧!大家!醒醒吧!大家……」

演講慷慨激昂,可是過上了好日子的日本人對此毫無反應。

最後的演講

三島由紀夫的自殺:追求絕美卻死得不美

三島由紀夫徹底絕望了。他走回房間內,開始用武士刀的方式——切腹結束自己的一生。

切腹的過程很殘忍,也很痛苦。原本,三島由紀夫在切腹之後,應該由介錯——負責補刀的人,終結他的生命。但是,現場出現了事故,介錯一刀下去,三島沒有死。再來一刀,仍舊沒死。

切腹的痛苦,連同身上的刀傷讓三島滿地翻滾。最後,還是站在一旁的另一個人替介錯完成了使命。

三島這個一生追求美絕美,甚至因此要通過變態方式去維護的人,死得那樣不美,那樣凄慘。

三島自殺,川端康成深受刺激。與三島第一個來祝賀川端獲諾貝爾獎形成反諷的是,川端是第一個見到三島屍體的。當川端康成看到,之前一個絕美、雄健、充滿肌肉的軀體,此刻人首分離,屍體還被介錯的刀劃得支離破碎。川端深受刺激,他曾對自己的弟子說,被砍下腦袋的應該是我。

1972年4月16日,在三島自殺之後17個月,川端在古都鎌倉用煤氣管自殺。川端選擇自殺,是否與三島直接相關,現在已不得而知。但三島與川端微妙的關係,就如同日本文學那樣「曖昧」,無法言說。

死亡是生命的結束,但反過來看,也是重新反思一個人的開始。

從三島的死回看他的青年歲月,總會給人感覺添上了一點悲傷的色彩。

年輕的三島由紀夫面容姣好,按現在話說,絕對是一個「小鮮肉」。三島從小是被媽媽和奶奶當成女孩子撫養。三島的奶奶對孫子的關懷無微不至,就連每天吃的食物都嚴格管理,比如吃魚只能吃比目魚、鯧魚這類白肉的魚,至於青魚、秋刀魚、沙丁魚,因為容易腐壞,都不允許吃。點心也是如此,帶餡的容易餿,所以也只讓吃味道清淡的威化餅乾或者薄脆餅乾。

如果沒有戰爭,三島可能就是一個「身在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公子哥。女性化的氣質或許會延續他的一生。

幼年的三島由紀夫

但是,日本軍國主義戰爭讓三島身上女性化的氣質逐漸消失,開始迷戀武士道思想。在戰爭的狂熱,死亡的毀滅和文學的浪漫中,三島的心靈變得脆弱而敏感,也變得更加複雜。

《聖塞巴斯蒂昂殉教圖》:肉體上的震撼

13歲的時候,三島無意中看到父親珍藏的畫冊,裡面有一幅義大利畫家委羅內塞的《聖塞巴斯蒂昂殉教圖》。這幅畫不管藏著多少與宗教信仰有關的信息,也不管它是如何促進了歐洲文藝復興思想的開放。對於13歲成長於婦人之手的三島來說,首先受到的衝擊應該是肉體上的唯美。

「箭頭深深扎進他的緊縮而結實的、香氣四溢的、青春的肉體里,欲圖以無尚的痛苦和快樂的火焰,從內部燃燒他的肉體。」後來,三島這樣寫道。

這幅畫作對三島的震撼無疑是巨大的,死、痛苦和快樂在這幅畫裡面表達得淋漓盡致,而這正與三島內心中對戰爭的狂熱、死亡式的毀滅和浪漫形成了呼應。也難怪後來三島會模仿這幅圖畫,拍攝了一張相似的照片。只不過,從三島的表情中,看不到原畫裡面殉教式從容的表情,更多的是一種扭曲痛苦的表情。這倒很符合三島一生里內心的糾結。

從16歲開始,三島由紀夫開始創作小說,按照翻譯者陳德文的說法,早期三島的小說,很多地方更多的是一種無意識的寫法。三島由紀夫早期小說不如後期寫《金閣寺》那樣成熟,他在嘗試使用不同的寫作方式傳達自己內心的感情。

森鷗外、司湯達、托馬斯·曼、保羅·莫朗……歐洲和日本的文學傳統,在三島由紀夫早期的小說裡面體現的淋漓殆盡。

用文字表達唯美和浪漫,用情感傳遞人世間最真摯的感情。即使終究走向毀滅,也要在唯美和浪漫中消亡。

從16歲到三十多歲,三島由紀夫的寫作嘗試與戰後的日本時代一樣,都在游移變化,找不到最終的歸宿。不過,三島意識到了自己寫作在思想方面的追求,那就是用文字表達唯美和浪漫,用情感傳遞人世間最真摯的感情。即使終究走向毀滅,也要在唯美和浪漫中消亡。

1945年隨著日本的戰敗,日本社會處在了崩潰的邊緣。日本人的精神也變得空虛和迷惘。三島意識到,此時道德已經淪喪,人性已經扭曲。

在《慈善》這部小說中,三島說到:「正如運動的人需要神經一樣,沒有道德的神經,道德也就無從把握。戰爭所喪失的是道德的神經。沒有這樣的神經,人也就不可能有道德的行為。因此,也就不能到達真正意義上的非道德。」

三島追求的唯美,與中國式田園牧歌,伴情山水不同。他吸收了日本的傳統,渴望在身體與慾望之間達到統一。雖然三島的早期作品裡面,寫到了很多情愛。但是,讀者從中讀不到性愛背後的慾望,更多的是純真的美好,希求從情愛中找到人性的溫存,消解戰後人們精神上的孤獨。

「人對於愛與殘虐的嗜好,完全是同一種東西」

三島說:「人對於愛與殘虐的嗜好,完全是同一種東西。我們的愛很溫柔,精神的殘酷是我們緣分最遙遠的夥伴。」

陳德文說,三島文學有著奇幻的構想,放縱的情思,精美的語言,細膩的描述,令今日讀者,既難於離棄,又不勝其煩。川端的文字猶如趙飛燕那樣輕盈,而三島的文字如楊玉環那樣豐腴。我們讀三島的文字,尤其是早期的作品,不應該關注情節,而應該去欣賞他的描述。

人們心中的美好和純情,應該在人世中如何體現?三島似乎指明了一條方向……


這個和他們的民族文化有著很深的淵源。

日本文化里很突出的兩個特點就是「侘寂」和「物哀」。

而這兩種文化特點產生的原因又和日本的地域環境分不開關係。

日本地域狹小,總面積不過37.8萬平方公里。

民族組成也很單一,資源匱乏並極端依賴進口。這樣的地域環境造就了日本民族天然的悲觀情緒。

但是,這種悲觀很少帶著憤怒。

這和中華文化里的「悲天憫人」以及「憤世嫉俗」有著很大的不同。

1986務印書館出版的《菊與刀》中,作者對於整個日本民族進行了概括;生性極其好鬥而又非常溫和;黷武而又愛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禮;

頑梗不化而又柔弱善變;馴服而又不願受人擺布;忠貞而又易於叛變;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十分歡迎新的生活方式。"

菊與刀,就像是櫻花和武士。

即便是現在,我們還是可以發現日本的電影和電視劇都呈現出一種極端的分化:既可以拍出純情如《情書》的愛情經典,又有極端如三池崇史的暴力美學。

不過毫無例外的是,即使在唯美至極的愛情電影中,他們也絲毫不避諱對死亡的推崇。

著名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有句名言:自殺而無遺書,是再好不過的,無言的死,就是無言的活。

這種對於死亡的推崇,就和侘寂以及物哀分不開關係。

侘寂,是一種思想,一種美學,一種世界觀。

簡單來說,它指的是一種直觀的生活方式,強調在不完美中發現美,接受自然的生死循環。

它是日本美學裡重要的組成部分。

我認為可以反映這個美學概念的最突出的一點就是:日本對於不完美的事物接受程度很高。

他們可以允許明星有齙牙,腿型不佳,並且把這些特點演變成一種可愛的象徵。

澀谷街頭的日本女孩可能不漂亮,但是沒有一位女孩為自己的不漂亮而自卑,臉上的妝一樣精緻,笑容依舊明媚。

日本人認為,死亡,本身也是一種不完美。

但是推崇侘寂的日本人接受這種不完美。

印象最深的,是多年前看過的一部日本電影《入殮師》,死亡這麼痛苦又恐怖的事,在日本導演的手中,居然出奇的和諧靜謐,這在其他民族裡是完全不可能出現的。

還有一個很著名的反映日本人的侘寂美學的是一副組圖,上面畫著一位美人死後,肉體腐爛,

白骨入土,最後在白骨上方長出了一叢蘭花。

這種平和的對待死亡的方式,漸漸的演化成他們對於死亡的推崇和嚮往。

除了侘寂,還有物哀。物哀是日本江戶時代國學大家本居宣長提出的文學理念。

物哀的含義可以簡單的解釋為「真情流露」,對花花草草的喜愛,對美好事物的讚歎,都可以用「物哀」來表示。

葉渭渠先生在其著作《日本文學思潮史》提出久松潛一博士將"物哀"特質分為五大類,"一感動,二調和,三優美,四情趣,五哀感。而其最突出的是哀感。而哀感又不像悲哀那樣淺顯。

它更多的,是在表達一種曖昧的,感傷的,繾綣的情緒。

日本是一個將含蓄之美髮揮到極致的民族。

比如經常被用在文學作品裡的櫻落,就是最常見的一種物哀:櫻花最美麗的瞬間,恰恰是它從枝頭脫落,奔赴死亡的瞬間。

所以,殘月,花落,這種本身帶著殘缺和悲傷的意象被認為會增加美感,這種無常的哀美,就是物哀文化的核心。

為了追求極致的物哀美,他們不惜獻上生命。

川端康成極其推崇物哀美,他認為:「藝術的極致就是死滅。」在最美的剎那死去,也就達到了最高境界的物哀。

其實,無論是侘寂還是物哀,這種對死亡的極致追求,都和日本的天然的地理氣候有著莫大的關係。

日本列島眾多,風景優美靜謐,這造就了日本文化中「櫻花」的一面。

但是同時,日本也遭受著頻繁的地震和海嘯的侵襲,時時刻刻都面臨著來自死亡的威脅,這種對死亡的恐懼造就了他們「武士」的一面。

就像日本國旗——以白色為底,潔白無瑕宛若新雪,而新雪上卻是一抹鮮艷的紅,紅與白,白雪與鮮血的鮮艷對比,不正是川端康成們追求的極致的物哀之美嗎?


為什麼日本人認為被殺、死亡、破滅是種美?

先了解下日本的發源

一是日本人是徐福的後代說法。這個應該是流傳最廣的,徐福為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葯,稱東海蓬萊仙島有持有長生不老葯的神仙,於是帶上一批童男童女前去尋找,結果是一去不返。於是乎徐福口中的蓬萊仙島極可能就是如今的日本,那批童男童女自然就是日本人的祖先。

二是日本人是雲南和四川涼山州的以彝族為代表的一些少數民族的後代說法。現今日本的不少節日與我國彝族等少數民族的一些節日類似。並且當地彝族同胞有的能聽懂部份日語,因為發音與含意是一樣的。

三是日本人是孫權的後代說法。孫權盤踞江東,但自知不敵曹操,於是先安排部份族人東遷海上以防被滅族。這部份人最先到達的極有可能就是九州地區。

以上,至於史實究竟如何並沒有一個定論,但是肯定的是日本與中國有極深的淵源,現今日語里存在的漢字就是最直接的證明。不管什麼說法,其間都有一個共通點:不是自願的。或被派遣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或被逼無奈為求生存,起源於我國雲南四川少數民族聚居區的說法雖然沒有說明具體的遷徙原因,但也可想像是被迫的,不然誰會願意從一塊富饒大陸投向茫茫大海生活於荒涼孤島?

可能由於祖先們的不幸,而且久居荒島的艱苦與壓抑,使得日本人文化就推崇了與我們中華文化推崇的美背道而馳的美,也許他們在表達反抗,也許是在發泄不滿,只能說那叫可憐。我們都推崇健康長壽圓滿才叫美,而日本被殺、死亡、破滅叫作美也不足為奇了。

說實在的,對於日本人,難道有什麼是值得奇怪的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鄉城的西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及點贊,謝謝!


這和日本文化中的「物哀」概念有著很深的關係。

物哀是一個和語辭彙,是日本傳統文學、詩學、美學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類似漢語中的感傷,但是比感傷更為豐富和壯美。經過學者們的總結,物哀大致包含三個層次:

「第一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而產生的感動,其中男女戀情產生的感慨最為突出;第二是指對自然物的一種感受,尤其是季節變化帶來的無常感;第三則是對死亡的不恐懼,以及對死亡的一種美化。」

物哀之美,是那種含著悲戚荒涼的心境,而產生出來的悲劇美和憂鬱美,人們飽含著對於生命的憐憫,對於歲月無常的感傷。

物哀的意識誕生於日本,與日本島國特殊的地理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日本是一個小小的島國,它的地理形態和變幻的風景給人們帶來了難以忘懷的朦朧景象。這一片狹窄的地域集中了雪山、大海、溫泉、瀑布、森林等各種奇妙美麗的景色,由此,人們享受於自然的饋贈,熱愛著這片小小的國土。

但是,正是因為日本島國的特殊性,這裡火山、地震、颱風和海嘯等自然災難頻發,多年來日本人明白,美景總是不易得,總是稍縱即逝的。加之佛教從中國傳入,它所揭示的「五常」的觀念更確定了日本人模糊朦朧的物哀美學意識。這有點像佛教中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

物哀美學意識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有多處體現。如春季賞櫻,在櫻花樹下談笑風生,痛飲美酒,陶醉於花海之中,櫻花雖然美麗,但是花期十分短暫,轉眼間芳華即逝,人們在櫻花飄散間感傷生命的脆弱和稍縱即逝。

在建築中,著名的「枯山水」也深受物哀美學的影響。枯山水是日本寫意庭園最純凈的形態,乾枯枯的山水景觀,用白砂石做材料,組合出自然界的山水,其最根本的追求是美的永恆與凝固。

物哀不僅影響了日本民族的審美意識,也深深地滲透到了日本人的感情世界,甚至影響了日本人的生死觀,變成了日本民族心理的一部分,由此派生出不可理喻或極其壯烈的行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自殺。如芥川龍之介、太宰治、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在文學創作頂峰之際的自殺,日本武士道的剖腹精神等等。


您對這個問題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如果您覺得回答得還不錯,歡迎點贊和轉發~

一隻愛吃的小肥蝦,帶你領略美食背後的趣味與文化。^_^


日本人把被殺、死亡、破滅看作美?編的太離譜了吧?!凡是人還有把被殺看做美的?那得多大變態才能這麼想啊?!哪個日本人把被殺看作美拉出來試試!還好意思把三島由紀夫拉出來加以佐證?還把三島由紀夫自殺美化成美?連有良知的日本人都不這麼認為只能說明無知。三島由紀夫發動軍事政變是為了軍隊起義修改憲法第九條,驅趕駐日美軍,恢復皇權統治。竟然被美化成把死亡看最美?!還把三島由紀夫發動軍事政變的演講美化的如神一般?告訴你吧!別自己打自己臉了!三島由紀夫的演講被士兵們一片罵聲所淹沒!連事後被警察帶走的同夥如果沒有警察保護也被士兵打成肉餅了!如果三島及其同夥不綁架自衛隊總監做人質,刀按在總監脖上,軍人們還能聽他演講嗎?早把他剁成肉泥了!士兵們當時在三島由紀夫演講時高聲罵他:「精神病」!「八嘎呀嘮」是對三島由紀夫的詮釋,也是對本題的最好回答!

補充:

1,芥川龍之介為什麼自殺?

芥川龍之介留有遺書,「從兩年前就開始一直想自殺」,「每天以大把服用安眠藥度日」,因病自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因患有患有嚴重抑鬱症服毒自殺。

2,川端康成是怎麼死的?

卒年72歲的川端康成到底怎麼死的?至今死因沒有定論,日本學界對其死因說法有,「服毒」說,「事故說」,「保姆棄他而去說」,等等至少六種以上猜測說法。

3,三島由紀夫自殺前煽動軍人叛亂演講時說了什麼?

主要內容是要軍人像武士一樣站出來捍衛國家,修改憲法(第九條),驅逐駐日美軍,恢復皇權統治。


這個問題因為對日本哲學了解不多,強行回答一下吧。

觀念的影響很大來源於文學,而日本早在平安年代就有了一本著作《源氏物語》,日本文學史公認它開啟了日本的「物哀」美學,「物哀」是一種對人對事物變遷的真情流露,是對世事無常的感嘆,書中諸多美貌無比的女子也無法長久的得到源公子的喜愛。所有的一切在變化或是在失去前是最美的。

這種文學美感的影響一直存在到現在,在川端康成《雪國》等的作品中都有體現,他們在作品中營造極致的物哀美感,什麼算最突出的失去?死亡,沒有什麼比死亡更徹底的更有力的失去了。他們給死亡增加了一種美好,「櫻花總會在盛開後凋零,死或許會是永生」。芥川龍之介,渡邊淳一把這種極具衝擊力的死亡美感發揮的更上一層。

這種純粹的美感影響了很多人,或許是題主問題的答案。

思想有點混亂,見諒。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