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內地市場!

科技初創企業在創立前期總經歷「死亡之谷」,身為創科搖籃的數碼港一直推出多項創業基金並與不同投資者合作,免初創在尋找資金耗用太多時間。

數碼港主席林家禮接受《星島日報》專訪時表示,隨著國家推展大灣區規劃,數碼港將化身跳板,推出四招幫助初創打入內地市場,繼而衝出國際,包括引進更多灣區投資者與數碼港創業投資基金一起合作投資初創;加強初創與企業對接;與大灣區大學加強合作;以及將內地重要龍頭企業或有潛力初創引進數碼港。

數碼港主席林家禮。資料圖片

要進入內地市場不易,即使初創擁有優秀的技術及解決方案,到當地未有網絡聯繫,對法規、租務及相關資助措施不認識,便會不斷撞板。數碼港於是積極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加強合作,例如跟珠海環琴建立深度合作,以當地基金與數碼港合投公司。「好似專家配對平台Lynk,他們的投資者正正是橫琴政府基金,有地方政府支持,到內地無論申領任何批文、搵人才或合作夥伴都非常順暢。」林家禮解釋,初創有了當地的夥伴或投資者,對方自然幫忙打點一切,省卻許多時間。

林家禮指創新方案要有實際用家,與傳統企業對接十分重要。

支援稅務法規問題

數碼港因此推出四項大灣區對接工作,助初創把握契機開枝散葉。首要解決是資金問題,讓初創專注研發與擴展業務。林家禮指,數碼港會引進更多灣區投資者,與投資創業基金一起合投初創,好處是一旦投資者投入初創,會自動給予許多支援,包括處理稅務及法規的問題,亦會從旁協助輔導。

數碼港積極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加強合作。資料圖片

近來數碼港在取得政府的三億撥款後,更新增了「海外及內地市場推廣計畫」(MDSS),為每間籌得少於一千萬美金的初創,提供最多二十萬港元的財務資助,帶他們參加經貿考察團及展覽會,並有落戶海外或內地的配套服務。

與企業對接進市場

第二是通過已經建立的數碼港企業網絡(CEN),加強初創公司與企業對接,有助新研發的技術成果發揚光大。林家禮解釋,創新方案要有實際用家,與傳統企業對接十分重要:「如從事保險科技,一定要同一家保險公司對接,可以是中國平安保險,這樣就更易入深圳市場。另外專注金融科技的初創,如可跟深圳十大企業招商銀行合作,必定事半功倍。」

數碼港。資料圖片

此外,數碼港亦積極與大灣區內的大學加強合作,包括深圳大學與中山大學。他強調雙方關係不僅限於一紙合作備忘錄,反而著重將大學科研成果帶港,亦希望大學可與香港初創合作研發,並透過兩地交流發掘更多未來創科人才。林家禮亦分析,內地同樣希望爭取香港投資資金及與國際市場對接,認為數碼港在這方面亦有重要角色。

積極邀龍頭企進駐

「第四,我們亦正積極將內地重要龍頭企業或有潛力的初創企業引進數碼港。」林家禮說,邀請這些公司進駐,可帶動人才對接,內地夥伴自然帶本港初創進入原地市場,因此數碼港一直吸納頂尖團隊,包括內地首家取得互聯網牌照的「眾安保險」加入數碼港社群。

資料圖片

「國家都支持我們,要將香港打造成國際創新及科技中心,港府政策亦不斷出台,數碼港是其中一個最早支持的機構,我們已有政策的東風,應該要開始行動啦!」林家禮認為,本地初創要成功,在誕生時就要有衝出香港的計畫,大灣區發展正好給予一個可行的機會,由此打入內地市場;而內地初創亦可以數碼港為跳板,透過香港走入東南亞及一帶一路市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