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台湾

走進寶藏巖的歷史小迷宮

太久沒認真練習拍照,於是,頂著無敵大太陽,來到寶藏巖歷史聚落。

 

從基隆路轉汀洲路三段,左手邊有往寶藏巖的指示牌,經過小小的山坡和會讓人誤闖的停車場之後,迎接我們的是一整面花花綠綠的塗鴉牆。又經過第一位保全先生,馬上就看到寶藏巖三個大字掛在大紅色的建築上。

 



從去年10月開始,每日入村人數控制在500人以內,所以入村必須登記。登記之後,我們就開始了炎熱的小迷宮拍照練習。

(現場登記入村時間:週二至週五下午3:00-10:00,週六日上午11:00-下午10:00,週一不開放。)


 

 

藝術村的空間規劃其實蠻完善的,有展演的場地、獨立創作人的私密小空間

 


整個聚落在60年代後依小山坡起落建造,一戶接著一戶的違建集合,80年原預計被政府拆除,直至2004年才被認定寶藏巖歷史聚落為「歷史建築」。我想每段歷史都有自己的故事,回頭看戰後台灣光復後的這段、撤遷來台的這段和70年代後台灣經濟的突飛猛進,從這個小聚落都可以窺探一二。當時的歷史背景,造就了這樣的生活環境,不論移民的佔地和違建對錯,至少留下歷史的痕跡是很值得慶幸的一件事!

 

 

裸色的平房、蜿蜒曲折的小徑,是這兒的標誌,經過台北藝術進駐計畫妝點後的寶藏巖,多了好多豐富的
顏色。


除了國內藝術創作進駐之外,我們入村參觀的這天,我也看到好多外國朋友

還看到家家戶戶幾乎都掛著
四角褲。


不知是因為只有大門前可以晾衣服?還是這是藝術創作的一部分?

 

 

 

 

人像塗鴉超精彩的,每張臉都好生動,看的我也舉起手一起喊加油

只是
晚上來我應該會有些害怕。


 

 

被藤蔓爬滿的水泥牆,好有味道。

   

 

雜誌介紹的尖蚪,中午12點才開店,我左晃右晃,手錶上依然是慢慢的十一點四十分
我怕自己等不到尖蚪開店就先大中暑,只好與她相約下次見。

 

 

寶藏巖 
台北市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 (捷運公館站一號出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