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覺悟

愛,

是持之以恆的建構,

是堅持到底的冒險,

是將生命中偶然,化為必然的勇敢嘗試。

是通往真理和人生終極意義的可能途徑之一。

今天這一講,我們繼續上一篇《愛上一個人,到底意味著什麼(上)——《天道》01》的話題。

丁元英拒絕芮小丹的追求時,說過兩段話,非常值得琢磨:

1、「芮小姐,我還沒有裝腔作勢到可以無視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

2、「你要的是一種雄性文化的魂,我不能因為你沒有說出來而裝著不知道。接受你就意味著接受了一種高度,而我沒有這個自信。」

其實這兩段話都表達了同一個意思:我不能騙自己,也不能騙你,更不能通過偽裝自己來欺騙你。這裡面既包含著,愛一個人到底意味著什麼,也暗含著我們在感情中困惑和痛苦的根源。

上一篇文章我們已經說過,接受一個人,就意味著接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接受和對方必然存在的分歧與矛盾。認識到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否則,還真就淪為裝腔作勢,騙人騙己,最終誤人誤己。但這說到底,是每個人自己的事,靠的是每個人自己的自覺,強求他人不得。

倘若,「愛」是一種能力的話。那麼認識到愛一個人,接受一個人意味著什麼,甚至可以作為判定一個人是否在思想上成熟的標準。我們很多人一頭霧水地陷入愛情甚至進入婚姻,往後餘生怨聲載道的根源就在於,對這一點沒什麼心理準備,甚至連基本的意識都沒有。

當然,在愛情中,光思想成熟並沒有用。相愛是兩個人具體生活的實踐,它細緻入微而且時刻可能面臨著挑戰。思想上的成熟並不意味著行動上的成熟,更不能保證,今後思想不會被外在環境所改變。

因此,問題就來了:兩個人相愛,在行動上成熟意味著什麼呢?在這個過程中又會被哪些觀念影響、束縛,甚至帶偏呢?

我們先談那些容易蠱惑人的觀念。

  • 甚囂塵上的愛的觀念

大眾文化中,對於「愛」的渲染和解讀,更多的是浪漫主義,懷疑主義,契約主義抑或是實用主義的。不得不說,這些觀念的渲染,使得我們往往更加看不清,到底什麼是愛,影響我們對於「相愛」的實踐。

先說浪漫主義,這幾乎就是書籍和影視劇,媚俗取悅觀眾,為觀眾量身訂製的春藥。最典型的就是塑造瑪麗蘇類型的人物,表達一種,往後餘生白天是你,黑夜是你,反正都是你的意思。總之就是不食人間煙火,為了愛的名義可以做一切,而且所做皆可被原諒。殊不知,世人眼中的神仙眷侶,回家後也是要坐在馬桶上拉屎,而女方則會因為男方老是把尿滋在馬桶蓋上而生氣。

浪漫主義,俘獲的更多是少男少女的心,也讓油膩壓抑的中年人不安分。至於有過生活經驗和閱歷的人則容易為懷疑主義,契約主義和實用主義的論調所俘獲。對「愛」持懷疑論者,往往屬於在感情中受過傷的,或者看到過人性不堪,對人性不抱太大希望的人。契約主義,看重的是,一段感情值不值,一切都是等價交換,相信沒有永恆的親密關係,只有永遠的利益。愛情只有通過契約才能形成穩固的關係。

實用主義看上去是最為穩妥中庸的一種,那就是既不被浪漫沖昏頭腦,也不被懷疑束縛手腳,更不被利益完全綁架,而是把各種因素都包含在裡面,小心翼翼地建立穩定的配偶關係,合理安排生活的各個方面避免陷入極端和混亂。

總體來說,雖然浪漫主義的愛甚囂塵上,貌似最有影響。但實際上,後面三者的市場其實際影響一點也不弱於浪漫主義。這也符合我們的常識,嚷嚷聲最大的,未必就是主流。那些不說話,低頭偷摸著做事的往往才是大多數。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無論是浪漫主義,懷疑主義,契約主義抑或是實用主義,其實都沒有回答「相愛」的本質,觸及真正的「愛」。換句話說,他們根本就不關心「相愛」本身,而只是關心自己或者對方,更差勁的就是停留在幻想世界裡。他們要麼在一段感情中拚命索取,要麼則無怨無悔的付出,要麼徘徊在索取和付出的之間,再或者乾脆就是冷眼旁觀

這也難怪,我們大對數情況下,都不知道自己在幹些什麼。雖然我們都很忙碌,心也很累。人生充斥著喧嘩和騷動,但全然分辨不出任何意義。

當我們被生活的細節瑣碎給淹沒的時候,當我們深處喧嘩和躁動之中的時候,當我們不斷逃避真實生活的庸常和無聊的時候,我們自然也就忘了「相愛」這件事本身——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們該為「愛」這件事做些什麼?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話題:兩個人相愛,在行動上的成熟到底意味著什麼?

  • 持之以恆地建構與冒險

兩個人的遭遇本身,是一個偶然事件,是個概率,換句話說,是不可控的。但相愛不一樣,它是一個過程,它意味著,兩個人要將生命中的偶然轉化為必然;將生命中的概率事件,扭轉成彼此的命運,而且還是不可預期的那種。這可不是一場簡單的遊戲,一個能對自己人生負責的人,才算是拿到了入場券。

這段話得要好好解釋一番,不然很可能被誤解或者當成不重要。

我們常常用「墜入愛河」來形容愛情的上半場,墜入二字很好地概括了愛情上半場的「不可控」。事實上,不可控本身所帶來的影響還不止於此。它不僅帶來兩個人生活和情感上的巨大震蕩,而且還會打開唯獨屬於二人世界的大門。因此,每一個遭遇愛的人,都會產生極為強烈的情緒起伏,既興奮也焦慮,甚至還會怯場。畢竟,誰在戀愛中,沒有焦慮不安過呢?

他現在喜歡上我,以後會不會喜歡上別人呢?我現在喜歡他,但是其他人不也挺好的嗎?愛情的上半場,雖然令人目眩神迷,但也僅僅只是把兩個人遭遇的概率事件變為我們命運的第一步。其實大眾文化更多渲染的也只是這第一步,王子和公主在一起,從此就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不僅讓我們有了太多的誤解,也讓我們輕視了愛的厚度和意義。

愛情的上半場不可控,因此真正重要的是下半場。也就是二人世界的大門打開以後,這是我們可以作為也必須作為的地方。但我們很多人對此都忽視了,因此對待起來也就容易浮皮潦草。

本來,在沒有遭遇愛之前,我們每個人對於世界的認識和體驗都是非常自我的,有限的。但是「愛」,讓我們衝破了自己的界限,我們個人的世界被打開。當你選擇愛一個人,就意味著,你要進入兩個人的世界。這是一個全新的世界,你之前所有的經驗和認識都可能會失靈。你之前對世界的體驗和理解,也在發生著劇烈的改變。具體的你會發現,原來自己對世界,對另一半的理解是多麼有限甚至狹隘。另外,在重新體驗世界的同時,你也會感受到新世界的誕生,包括孩子的誕生。

這一點,只要談過一次戀愛的人都能直接體驗到。你的說話,行事,甚至你對事物的觀點和看法,都會在「遭遇愛」過後,發生改變。就像我一個朋友告訴我說的「沒有戀愛之前,我從來都不喜歡旅行,但是認識了第一任男友後,旅行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愛上了旅行,而且我還變得上進了。當然,我也學會了打遊戲,抽煙,罵人……」

咳咳,改變就是這樣發生的,但改變也是需要我們自己來引導和規範的。否則,我們也極容易迷失。但這不是我們談論的重點,因為我默認,每個人都是可以對自己人生負責的。

我真正關注的是,所謂相愛的過程,即兩個獨立的個體,在認識到彼此的差異後,再去重新創造一個新的世界——一個求同存異的世界。這是一種極為獨特的嘗試和體驗,因為在這個新世界裡,彼此雙方的認識、視野以及經驗都會被重新塑造。在這個過程中,愛就像是政治。它需要你在認識到彼此不同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去追求平等與和諧,去整合彼此的差異,解決彼此之間的矛盾,實現彼此雙方共同的目標。

而這些,就是愛情下半場點滴實踐的全部。但說句實話,你永遠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它又將會延續多長時間,對自己的命運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即使像「相愛」這麼重大的事情,在任何時刻,只要有任何一方選擇放棄,那麼「愛」便結束了。

這才是真正考驗一個人的地方。相愛,既需要你們彼此持續不斷地去構建新世界,也需要你們有堅持到底的冒險精神。可正是在這樣一個漫長而庸常的人生過程中,我們將自己的命運給塑造成型。這一切僅僅源於一個偶然的開始,一個概率事件,一次突如其來的遭遇,一句「我愛你」。

這背後藏著的,自然也是關於人生的終極真理:始於偶然,馴化偶然,成為必然,變成命運。

  • 總結:

好了,今天的內容過於抽象。下面我們簡單總結一下:

1、在感情中最起碼的覺悟是:不能騙自己,不能騙別人,更不能通過偽裝自己來騙別人。

2、那些看上去言之鑿鑿的關於愛的主流話語,其實都偏離了「相愛」這件事的本質。

3、「相愛」的本質是,重新構建一個新世界,一個求同存異的包容的世界。在認識到彼此不同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去追求平等與和諧,去整合彼此的差異,解決彼此之間的矛盾,達成彼此共同的目標和追求。

4、「相愛」的實踐要求我們,持之以恆的構建和堅持到底的冒險。

5、「相愛」意味著,我們要將生命中偶然的遭遇,馴化成彼此的命運,讓它成為必然。這個過程如同將自己的興趣化為畢生的事業。

當然,這也不是為之可為的事情。至於很多人則是能混就混。正如丁元英所說的那般。今天這篇文章,主旨是在闡明「相愛」這件事本身。我們試著把道理給講清楚,不是為了論是非對錯。用丁元英的話,來說「了苦,是為了不起苦」。坦坦蕩蕩地面對愛情,面對自己,面對伴侶。

丁元英對「相愛」是逃避的。按照他的說法,了苦過後,能混就混吧。但是芮小丹的看法則相反。有人勸芮小丹,像丁元英這樣的人你拿不住。她說到:「拿的住的,不用拿;拿不住的,不能拿。拿什麼拿,愛就是了」。

就這一點來說,芮小丹活的更通透,更自如,更豁達。下一講,我們來看看,丁元英和芮小丹如何處理彼此之間的矛盾和分歧的。也即,他們是如何相愛的。

今天就到這裡吧!

冥想時刻:

很多人畢生都在尋找「可以為之生,可以為之死」的東西。其實,這就是在尋找一個讓我們安身立命之所在。相愛的實踐,有可能幫助我們達成這一目標。

但正如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條道路是坦途一樣,相愛的實踐亦是如此。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