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試分數:政治71、英語72、數學130、金融學綜合:148,總分421。初試第一,總成績第一。社科院今年複試較晚,不過現在總算塵埃落定,懸著的心也終於放下了,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考研歷程,希望能對後來人有所幫助。

我是個實實在在的跨考生,本科是一所211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工作三年之後最終還是選擇了辭職考研。一戰社科院,意外靠著專業課僥倖進了複試,但是無奈被刷,當時打擊真的很大,消沉幾天之後最終還是決定不想放棄,既然無路可走,不如背水一戰,於是決定重整旗鼓,再戰社科院。好在幸運女神終於站在了自己這邊,初試成績第一,總成績第一,不負自己當初的決定與付出。

辭職的原因因人而異,這裡就不再贅述。我的公共課算不上大佬,針對自己的情況跟大家分享一下,沒有需要的同學可以直接跳到專業課部分。

一、英語:《十天搞定考研辭彙》、歷年真題、王江濤

作文

我的英語基礎一般,考試之初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政治英語140+,基本完成了自己的目標。英語的關鍵還是在背單詞,但絕不是只背單詞書,要放在真題中反覆複習。我自己的英語目標適中,《十天》這本書詞意精鍊,比較符合我的預期,方法我也比較認可。我認真按照書上的方法背了十天,過程比較難熬,但是結果還是基本滿意的,剩下的就是不斷重複。真題要好好利用,個人不太推崇閱讀理解所謂的方法,我認為閱讀理解的本質就是讀懂文章,我相信如果把考試的文章換成中文,裡面的小陷阱大家是很容易識破的,所以精翻是非常必要的,在理解文章邏輯的同時,要補充複習之前背過的單詞,還可以訓練翻譯的語感。

真題要多做幾遍,重點不在於答案是哪個,而是利用真題複習單詞、理解文章的寫作邏輯、培養閱讀英文的語感。作文的卷面很關鍵,所以書寫要提早練習,可以每天寫一點,逐步提高,關鍵不在於寫得多漂亮,而是要整齊清爽。作文的話可以背,但需要把握一點,你的最終目的是總結出自己的模板。以上建議針對像我一樣不會把英語目標定的太高的同學,如果你基礎較好,英語想拿高分,還是要全面踏實的複習。重複非常重要。

二、政治徐濤

核心考案及視頻、肖秀榮1000題、肖四肖八

政治拉分情況不大,個人沒有在政治上花太多時間,但不意味著不花時間,暑期跟著徐濤的視頻複習,之後用肖秀榮的1000題做訓練,每天大概不到一個小時,但是從不間斷複習節奏。政治的選擇題比較關鍵,所以1000過了兩遍,圈出錯題反覆複習,過1000題的過程也是對整體知識回顧的過程。後期用肖八和肖四,背誦的話主攻肖四,用徐濤的小黃書理解答題邏輯。重複非常重要。

三、數學:張宇的課,湯家鳳1800題,張宇閉關修鍊100題,真題,張宇8套卷4套卷,李林6套卷4套卷

數學是主要拉分的學科,以上資料的順序就是我複習的順序。

1、數學的複習越早越好,首輪複習一定要全面,暑假前把基礎打牢。相信很多人在看視頻課的時候都會做筆記,做題中遇到問題也會回去翻看,但筆記不光要重複,更重要的是總結整理出自己的知識框架,並且背誦熟記,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然後再通過習題加以運用和鞏固。

2、我的節奏基本是聽課後整理筆記,然後習題鞏固。有時候一道題可能會有多種思路,你聽完課是印象最深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往往能用最正確的思路解題,但之後你遇到同樣或類似題時很可能會忘記,所以這個時候你要把自己忘記的點補充在之前整理框架的相應位置,反覆記憶,第三遍還是想不起來的點我會單獨列在一張紙上,附在知識框架最前面,方便反覆查看,複習的最後階段我列了三張紙,並且以複習自己的知識框架為主。

3、真題是很寶貴的資料,我將真題分成了兩部分,10年之前和10年之後,10年之前的題倒序做,10之後的題正序做。最早的題目時間較長,與現在複習情況稍有差別,10年之前的題倒序做是為了自己從一開始就能比較好的適應真題,並且做到後面自己就能感覺到出題情況的差異,10年之後正序做也是為了能較好的適應出題趨勢。除了前兩套我會找手感外,其他真題全部以模擬考試的形式完成,將答案寫在單獨的答題紙上,最後只在試卷中勾出錯題。建議真題最少做兩遍以上,從第二遍開始可以以錯題為主。

4、在真題練習的過程中切忌眼高手低,習題的步驟要認真去寫,注重對整體答題思路以及細節的把握,計算不要畏難,要有意識的培養計算能力,尤其是雙數年數學可能會偏難的情況下,計算能力很重要。個人感覺雙數年要尤其注意對選擇填空的訓練。

5、對於模擬題個人比較推薦李林的模擬題,與押題無關,而是他的模擬題與真題難度最接近,最適合保持手感。

總的來說,數學複習需要把握的關鍵點是首輪複習要全面,之後總結出自己的知識框架,在練習的過程中對框架進行補充,並反覆記憶,最重要的一點是複習後期最好能保持每天一套題,目的就是為了保持手感。今年我在複習的過程中最後幾天沒有練習,考試的時候明顯感覺生疏了許多,最後導致成績不理想。數學的複習重複也很重要。

四、專業課:黃達金融學(蔣先玲貨幣金融學作為補充),聖才黃達金融學筆記,劉力公司財務,cpa習題,鄭炳視頻課

最主要還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身為一個跨考生的專業課經驗。當初辭職時是抱著很大決心的,可當自己真正複習時才是噩夢的開始。三年的工作讓我將書本上的知識快忘光了,基本上算是從零開始,公共課相對好一些,剛開始複習專業課的時候是真的頭大,由於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學起來比較吃力,並且擔心自學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不夠深入。從長遠的角度看我所選擇的不光是跨專業考上自己的理想院校,將來還要從事這個行業,紮實的專業知識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報一個專業課輔導班,報了炳哥的課。總體來說效果顯著,炳哥的課幫我建立了金融整體的知識框架,加深了對金融邏輯和知識的理解,在複習上少走了很多彎路。

1、黃達的金融學

1)暑假之前最少要過兩遍(由於我是二戰所以課本今年只過了兩遍),第一遍要全面閱讀(社科院在非正文部分也出過考題),對整體的內容有個大致的把握,第二遍要加深理解,著重把握知識框架。暑假開始總結,我按章節把每一章涉及到的名詞解釋或簡答全部列出來(可參考聖才的筆記),再對照真題在考過的位置按初試和複試做好標記,以便把握重點內容,之後開始根據重點總結金融學知識。

2)總結的過程也是對自己金融知識體系梳理的過程,也為之後的背誦打好基礎,整理的知識框架,也是論述題答題時的邏輯和思路。總結時盡量把每個知識必要的答題點都總結進去,這可以使你對每個知識點有個全面的理解,並且總結完之後也可以發現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繫,理解深入之後背誦也會隨之變得相對容易。所以整理的時候經常一個知識點需要翻閱各多種資料,我總結的主要依據是黃達金融學和聖才的筆記,然後用炳哥的講義(講義基本是按專題編製,能幫助梳理知識框架)和蔣先玲老師的書進行豐富。最後總結的筆記就是我複習後期的背誦資料。

2、公司財務同樣最少過兩遍,然後進行總結和後期背誦。公司財務的總結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名詞解釋和簡答,另一部分是計算公式。社科院近幾年的計算題考的相對基礎,涉及到cpa的話也不會太難,所以複習時以全面為主。計算題要經常練習,cpa的話不需要做的太難。

3、時事熱點。時事熱點我主要是根據炳哥的熱點課程進行準備,自己找資料或者去讀相關文章的話理解往往不夠深入全面,講解和自己理解還是有差距的,熱點課能幫助更好的把握答題思路和要點,使答題時更全面,邏輯更加清楚、有條理。

4、專業課答題注意事項。

1)字數。社科院專業課試題偏文,主要是文字性的敘述,字數和卷面(練字)是很重要的第一印象。前面總結知識點時也說過,盡量要全面,也是為了更好的保證答題字數。答完主要內容感覺字數不夠的話,想到的相關知識都可以寫。

2)卷面布置。以考研答題紙為準,答題時可按照名詞解釋每題半頁,簡答一頁半或一頁,計算題每題一頁,最後的空間交給論述,我大概寫了將近3頁。總計將近12頁。設計卷面布置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在遇到暫時不會的題目可以跳過,不會影響答題節奏。

3)社科院的專業課幾乎每年都會出一兩個課外的知識點,這個是正常現象,不要慌,認真複習基礎紮實的話一般都能根據理解寫出來,大膽去寫,如果實在不知道,能想到的相關知識盡量寫就好。

4)社科院的考題偏時事政策,在最後時事複習時要重點把握。

5)文字性答題思路。答題時要注意條理性,最好分點作答。名詞解釋多採用總分的形式,先回答基本概念,然後可以從條件、成因、作用等角度進行擴展。簡答題多採用總分總的形式,一般簡答的問題比較寬泛,先對題目進行一個整體的回答和描述,之後根據題目涉及的相關知識分點作答,答案的最後可以進行一個小的總結。最後的論述題你有可能之前在各種資料中見到過,關鍵答題點也背過,但答題時建議先以課本知識為基礎來答題,然後輔以時事資料之中的各種關鍵點。課本基礎知識總結完成之後它本身的框架就是很多問題的答題思路。社科院專業課答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多寫,如果忘記了某些答題要點,可以大膽的回答與其相關的知識點。

總的來說,社科院專業課難度適中,複習要以黃達金融學為主,如果對自己沒信心的話報班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金融知識體系的建立無論對理解背誦還是答題思路都非常重要。但如果想取得高分,不要完全依賴,自己總結是加深理解非常重要的一步(以打好基礎為前提),自己總結的東西才是你真正學到手的東西,無論報班的資料還是從學長學姐手裡買過來的資料,都請用它們當做參考,然後總結出自己的東西。

制定計劃方面,我會調整狀態,用最充分的時間,盡量高的效率努力學習一到兩天,以自己實際複習內容量為標準,在能保證目標任務可以完成的前提下,我會把每天的任務安排的比標準天稍微少一些,並且每周留出一天時間以備計劃不能完成時可以及時補充,跟上進度。每個人情況不同,所以我也沒有在上面寫具體的時間安排。

可能寫得有些啰嗦,非常感謝大家能讀到現在,備考過程中心態也是很重要的,最後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考研的心路歷程,希望能幫助那些迷茫徘徊的人。因為辭職的原因,從決定考研開始就面臨各種壓力,經過艱難的一戰,複試被刷時心態幾近崩潰,可是我不喜歡以前的渾渾噩噩,既然已經決定了考研,就應該對自己的決定負責,所以我重拾心態,開始二戰。這一年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它並沒有我原想的那麼絕望難熬,反而認真複習的每一天我都覺得非常充實、踏實,生活該有的狀態不就是認真努力朝著自己喜歡的目標去奮鬥嗎。我喜歡這個狀態,回首二戰的過程,我非常感謝這一年的經歷,這會是我寶貴的財富。我把考研分為三個步驟:1)綜合自身實際情況決定要不要考研。2)決定考研就請對自己負責,竭盡全力認真準備。3)真正的付出之後,無論結果如何都可以坦然接受。

希望能對大家的備考有所幫助,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留言,看到會及時回復。最後,祝各位學子研途順利,成功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