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脆面君在廣告里和卡通中的形象太可愛了,以至於人類都想請君進家了。如果真的進了家,您就會體驗到,那是「進狼入室」啦!

乾脆面君的學名叫「浣熊」,是哺乳綱食肉目浣熊科的一種動物。老家在北美洲,因其食前都要把食物放在水中洗洗涮涮,所以人類把它叫做浣熊」。其實,食物過水,並不是因為它懂得衛生,愛乾淨。真實原因是它的前爪有一層角質層,它要提高爪子的敏感度,就得把手爪放在水裡浸濕,以判斷食物種類和形狀。它這個動作看上去就像把食物洗洗再吃一樣。

千萬別被這個小萌物給騙了,人家厲害得狠呢

浣熊能不能家養,就拿貓狗來比較一下吧。為什麼狗和貓被稱為家畜?因為它們與人類已經共同生活了幾千年,人們喜歡說的貓狗通人性,其實是說貓狗能明白人的一切指令,尤其是狗還具有了服從性,就是所謂的狗比貓聽話。貓狗的生活習慣也能與人類家庭步調相符,比如人睡了,狗不是在夜裡瞎鬧,而是看門看家;而貓則能與主人同床而眠,一夜睡到天亮。

那麼我們說說晝伏夜出的小浣熊吧,它沒有與人類共同生活的經驗,也沒有人在野外與它們世代生活在一起過。北美會有一些人家,給來家裡「做客」的浣熊餵食,也有人短期養過浣熊。但是沒有人馴化過浣熊,它完全是一種野生物種。

這才是人家喜歡的生活,在家睡個貓窩狗窩,它不會滿足的

它的生活習性是喜歡游泳,您家裡如果有游泳池,它就有了用武之地,否則,在家穿牆打洞,能把傢具都變成它的窩--對了,浣熊在野外喜歡睡在樹上,您的各咱櫃櫥都是它鍾愛的地方,每個柜子門上都會被它打個洞,可以隨時探頭出來觀察外界。您,受得了么?

好吧,給大家看看爪爪,這要是在人身上劃拉一下子,不是玩的

關於吃,別以為它喜歡吃乾脆面,它喜歡吃魚、吃小型哺乳動物、還會掏鳥蛋吃。它愛吃的小型哺乳動物,您家裡有么?您家裡養的有貓、兔子之類的小型哺乳動物么?那麼,您心愛的這些寶貝,就會成了它最喜歡的美食。浣熊不僅吃貓,還能打狗,這一物種戰爭也有必要知道哦!

隨便發個脾氣啦~~~

關於免疫,貓狗與人相處幾千年,身上的疾患已有限地為人類所知曉,人類分別發明了針對狗和貓的疫苗,而且還存著那麼多已察明的人畜共患病。那麼乾脆面君呢?人類知道它身上有多少病毒和細菌么?至少人類還沒有製造出能保證它不得惡性傳染病的疫苗來。

另外,野外的浣熊身上還有寄生蟲和狂犬病毒,狂犬病還算是有疫苗的。更麻煩的是,浣熊便便里鉤端螺旋體病可以導致腎衰或腦膜炎。

浣熊有著尖利的爪子,而且,它不會馴服得像貓狗一樣讓人剪指甲,它捎微摸人一把,就是一道傷痕。還有氣味!您知道乾脆面身上味有多大么?可不是調料味,而是類似狐臭的一種氣味。

這是日本捕獲的一隻咬了三個人的浣熊,好無辜的小傢伙,被還豢養不是浣熊的錯,但是主動豢養一個野生的有野性的動物,就是人類的不理智了

日本曾經興起過把浣熊當寵物之風,結果由於浣熊力氣大、破壞能力強、動作又靈巧逮不住、越獄成功率高,所以很多被當做寵物的浣熊都又跑出野外去生活,並且隨意找戶人家就進去吃喝破壞。而且給當地其他小型動物帶來滅頂之災,2012年,日本各地捕到浣熊2.2萬隻,結果都送去安樂死了。

您還想養浣熊當寵物么?

(圖片來自網路)


這兩年,大家在網路上看貓看狗看熊貓以及一切帶毛的動物,當然也包括浣熊了。

浣熊風靡中國的社交網路,最早是源於下面這張圖——

誰也沒想到,浣熊之所以叫「浣」熊,是因為它真的喜歡洗東西啊!不僅洗衣服,還可以洗鞋子。

甚至洗棉花糖……

大家紛紛萌上這個會洗衣服的小動物,然後幻想著養一個浣熊就可以省去洗碗洗菜洗襪子的煩惱了,就像請了一個勤勞的老媽子!

@ 豆瓣

「好想養一隻浣熊啊!」大家不斷轉發浣熊的勞工形象,也有不少人走上了養浣熊當寵物的不歸路。

在媒體的渲染下,很多人以為小浣熊的常態都是這樣的:

我乖嗎?

這樣的:

要抱抱

這樣的:

小姐姐,來捉迷藏啊

或者這樣的:

看上去超可愛的是不是?

然而!!!這次我可不是想騙你養浣熊,因為它真實的樣子其實是——

是的,其實它超凶的!

浣熊不僅會拆傢具、咬鞋子、偷貓糧狗糧、翻垃圾桶、在你的床上、牆壁挖個洞,還特別愛發飆發咬人愛打架,發起狠來吃掉你家的貓貓狗狗不在話下,可以毫不客氣的說,1 只小浣熊破壞力頂10 只哈士奇。

在加拿大等北美地區,人們的生活簡直被浣熊玩翻了,新聞報導中屢見不鮮都是浣熊的劣跡。受到廣泛迫害的北美人民,對浣熊有如看待過街老鼠一般,雖然人人喊打但卻無可奈何。

它們賊頭賊腦,偷完就跑:

覺得走大門沒意思,就要飛檐走壁,在屋頂打洞:

屋裡屋外全打通,廚房卧室天花板都是它的地盤

覺得你剛修剪的草坪不夠美,重新給你翻一翻

去麵包店偷個甜甜圈啊

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翻你家後院的垃圾箱(據說在北美打開垃圾桶發現一隻浣熊的概率比在街上碰上一個乞丐的概率還高。)

到了晚上,浣熊還會游擊作案,入舍偷雞,與狗搏鬥,手段兇殘。下面這位女士哭著說她養的雞一夜之間被浣熊全部咬死了。

浣熊還是你家狗狗的天敵。在北美晚上,如果狗狗突然狂叫,那可能並不是強盜小偷,而是浣熊來了。

一位外國網友在 reddit 上傳了他家狗被浣熊襲擊後的慘照:

不僅咬狗,他們還殺貓。你以為下面這個浣熊是在哄你的貓孩子嗎?其實它是準備吃晚飯了。

當浣熊和寵物正面對抗時,吃虧的往往是寵物。作為野生動物,浣熊有非常鋒利的爪子和牙齒,可以一下子弄死小貓小狗,弄不死也至少變成重傷。

不過,浣熊的目的也就是在人類的地盤上混吃混喝,一般情況下,它們並不攻擊人類。它們是什麼都不挑的雜食動物,生性好奇心極強,夜行動物,喜歡玩耍,挖洞其實是它們造房子的方式。但因為沒有長時間被人類馴化,因此一暴躁起來恨不得連自己都咬,特別是在發情的時候。

另外,浣熊是有拇指的,人手能做到的事情,它們往往也能做到。對於浣熊來說,打開一個門栓、插銷就像去公園溜達那麼簡單。因此,北美的專家們建議屋外的垃圾箱最好上一把鎖,而且鎖越複雜越好,因為多倫多花3000 萬升級的新款帶鎖垃圾桶,沒用半年就被浣熊破解了...

因此「如何避免浣熊來搗亂」一直是加拿大十分頭疼的問題,為了減少浣熊的破壞,市政還提供了不少建議,比如說:在草地上撒肥皂碎、在花園的蔬菜水果上撒辣醬、在垃圾桶旁邊灑芥末油、晚上睡覺外面不要黑燈、寵物食物不要放在室外等等...

既然這麼麻煩,抓起來安樂死不行嗎?不行。在加拿大,傷害﹑射殺或向浣熊下毒,都是違法的行為,隨意設置陷阱也可能受到刑事制裁。那實在受不了浣熊怎麼辦呢?可以用有機關的籠子誘捕,但是捕到後只能帶到離家很遠的地方放生。

因此,浣熊就這樣大張旗鼓大搖大擺的在街上亂竄,甚至還去地鐵上要飯吃。

除了調皮搗蛋之外,浣熊對人類最主要的威脅其實是它的排泄物。

首先浣熊攜帶各種病菌,比如我們都知道的狂犬病。

據調查,蝙蝠、浣熊和臭鼬是美國最主要的狂犬病攜帶者,而其中浣熊高達 29.4%(2015年)。

比狂犬病更要命的,是浣熊糞便里的病菌。在浣熊屎里,有可以導致腎衰竭或腦膜炎的鉤端螺旋體病,還有更有殺傷力的、能鑽進大腦和眼睛裡的浣熊蛔蟲。

幾乎所有的浣熊都帶蛔蟲,而浣熊蛔蟲遠比貓狗蛔蟲兇狠多了。狗貓蛔蟲的幼蟲都能到達人的大腦,但它們不會進一步發育,一般也不引起癥狀或者癥狀輕微。浣熊蛔蟲幼蟲在中間宿主體內會繼續發育,侵入大腦的幼蟲會長到2-3 毫米,在大腦中鑽來鑽去,留下信道,造成腦組織大量壞死。

更危險的是,浣熊蛔蟲傳播不是通過接觸而是通過吸入而發生的。在沒有正確消毒的情況下,即使糞便被清除了,但被浣熊糞便感染的地方也會被感染多年。

如果你家養了一隻浣熊,那麼最容易被感染的,當然就是你的寵物和孩子了。不過讓人放心的事,浣熊在中國屬於外來物種,沒有《馴養繁殖許可證》,是不能養的。

所以,浣熊雖萌,網上看一看也就行了,論養的,還是貓狗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