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整體毫不重視音樂的前提下,爲什麼要走出國門?怎麼走?

即刻電音裏,每個樂手的名字,編曲家的名字一閃而過,有時短得連我這個中國人都沒看清,母語不是中文的人怎麼看?各種音樂製作和音樂分類詞彙被拚命強調,彷彿會用那些詞就是懂音樂,在這種完全是在剝削音樂、對音樂毫不在乎的節目上,談走出國門?大家普遍認爲「綜藝節目取悅大衆是應該的畢竟製作單位也要吃飯」,這種情況下談走出國門?

以上是重。商業與獨立的分別輕得不能再輕。


我自己是聽音樂多年,最近開始探索所謂的獨立電子樂的製作的,平時上知乎只點贊,看到這個問題和如何評價尚雯婕在《即刻電音》第三期中說為什麼不給小眾音樂機會?感想有點多,乾脆寫在這裡吧

昨晚看到這言論乍看挺有意思的,睡醒以後聽了一下尚雯婕再看了下這個節目,怎麼感覺就是電子版的中國有嘻哈?所謂獨立、小眾其實是個很模糊的概念,尚雯婕在節目里大加讚賞的音樂包括她自己的音樂都不過是流行音樂披著帶有一些不那麼流行的元素的外皮罷了,它們本身的編曲和內容還是相當流行化的啊,如果一首本質流行的電子樂裡面加點glitch breakcore什麼的就叫獨立小眾,我只能說這個做判斷的人理解太淺薄了。尚雯婕給我的感覺,還停留在剛聽音樂一兩年的那個階段,她對這些音樂並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只是認為小眾的獨立的就是好的。我說的聽音樂,是指有廣度的系統化的,各種各樣的什麼都聽那個意思。

流行音樂人群體有一個通病:專業功夫紮實,涉獵範圍狹窄。深度有餘,廣度不足,來幾個看起來新奇的花樣,就叫個性另類了,其實這些花樣在非主流的範圍里都已經玩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了。

一個真正的音樂人是超越了這些概念的。正如尚雯婕自己說的,她之所以強調獨立、小眾是因為它們的個性、非商業化,往深一點想:當一個人做音樂是刻意地為了追求個性、非商業化,這樣的音樂還能不能代表真正的個性和自我呢?只有當你超越了這個層面,才能到達真正的自我狀態,再深層一點就是精神的化境了,但這一點是靠覺悟的。

我認為這是一個真正的音樂人應該具備的最重要的基本素質,同時也是任何真正的創作者必須的基本素質。這種節目最近看得多了,剛聽說時覺得新鮮,現在覺得也就是換湯不換藥,在這個方面,永遠不要寄希望於烏合之眾,流行圈和獨立圈,或者說,地下圈,都是天下烏鴉一般黑,真正的大師哪裡都有,哪裡都少見。

中國缺少的不是獨立音樂,而是有當代覺悟並有足夠能力去實現這種覺悟的音樂創作者。尚雯婕說惟有獨立電子能代表中國電子樂走出國門,因為它們個性非商業不被潮流牽著鼻子走,這種觀點有些naive:第一,許多所謂的獨立小眾音樂本身也是被潮流牽著鼻子走的,你們只看到明面上的潮流罷了,第二,非主流音樂可以創造新的潮流,流行音樂同樣可以創造新的潮流,潮流和你所處的地段無關。

我對未來的中國抱有樂觀的期望,這種期望也驅使著我自己前進。中國有十三億人口,有財富,關於非主流音樂的普及越來越常見,質量越來越高(比如這幾年國內各種liveshow辦得越來越好了,我大概算是看著這個市場走到今天),總會有發自內心熱愛著音樂且善於學習和實踐的中國人存在,他們會出現在不遠的未來,他們將是真正的把中國音樂帶領出國門的那批人。


文化就像溶質,永遠是高濃度向低濃度滲透。

會走出中國的東西,根本不由類型和形態決定,不由商業還是非商業,主流還是獨立,搖滾還是藍調還是說唱決定。

只由最主流的文化決定。

國內現在流行度最高的歐美音樂,大部分還是賬單榜和百大DJ的東西。

國內走向世界最成功的類型好像是廣場舞。


不不不,廣場舞才能代表中國音樂走出中國。(不是開玩笑


她聽她選的是獨立我也是服了,最新一期一個太X一個X飛蛾,一個跑錯節目的,一個音色運用的簡直辣耳朵,強行擠音色擠出氛圍來我也是服氣,這輩子聽的最辣耳朵電樂沒有之一。而且說到跟風和學習,這兩位選手學誰的風格強行加元素我就不提了。我不想說一個流行歌手能稍微理解電子音樂,對於尚雯婕來說這是不公平的。她畢竟只會唱歌,也覺得必須有人聲演唱的情況下才能入她的法耳。但是所謂獨立小眾的風格我不知道她了解多少,電子音樂比小眾可以說沒有意義。就好像野獸派和波普藝術比之類的東西,沒有意義。小眾不等於好,我也只能說是個人審美疲勞導致的音樂選取趨勢罷了。而她,並不按照基本fa。只要風格對,亂來也可以進入即刻電音。我是服氣。


不能說她錯,但也不能說她對。她的想法是沒問題的,想要彎道超車,重新樹立流行風格,讓當下的獨立電子成為未來的流行先鋒。

但是我認為,就像張藝興說的,聽感問題,可能就是現在大眾的審美無法接受現階段的實驗性電子樂。而尚雯婕希望大家包容現在的實驗性電子樂,我覺得這一點錯了。實驗性電子就是實驗性的,既然不被接受,那就應該繼續試驗下去,保存核心的風格,然後慢慢改變,變到大眾去接受。我覺得這才是一個獨立變成流行的過程。

大眾審美雖然會變,但是不會到把好聽變成不好聽,把不好聽變成好聽這種程度。我從來不覺得過去的歌曲難聽,頂多會覺得歌曲比較簡單,腔調比較老這種程度,經典依然是經典。

有些獨立電子、實驗性電子不好聽,不是因為他是獨立電子,而僅僅是因為他真的不好聽。

我也不建議那些一貧如洗的音樂人玩所謂的實驗性電子,說實話改變潮流的重任不應該由他們來擔,他們也擔不起。他們應該先考慮當下流行的東西,去創作能養活自己的東西,然後在研究如何彎道超車的問題。改變潮流的事,應該交給那些已經富足並且有上進追求的音樂人來挑大樑。

我不希望更多的電子音樂人,因為尚雯婕的影響,開始餓著肚子做實驗性電子,尤其是做的不好聽的情況下,還要自己視若珍寶,覺得別人不理解自己。開創一個先河,何其困難,要有多大的底蘊和能力,對一般水平的人來說無異於精衛填海。


尚老顯然在這趟狗屎一樣的綜藝節目里

給自己貼了一個標籤,製造了一個人設,「中國獨立電子的引路人」挖塞!

但她連聽音樂該有的耳朵都沒有。

隔壁的琴童每天彈鋼琴,他彈得是古典音樂。

所有上場的獨立電子音樂當然都是獨立電子音樂,就跟隔壁的琴童彈的也是古典音樂一樣,他們是有區別的。

可惜只有大張偉聽出裡面的「琴童」來了,關鍵他還敢講:「這什麼東西都不是啊」

全場只有尚老還在那兒搖頭晃腦做陶醉狀。

所以,就我而言,她說的所有關於獨立電子的話都不值得一提。

PS:為什麼說這節目狗屎,其他都不吐槽了,不管是彈還是打擊的特寫,畫面跟聲音大多時候都是脫節的。給人造成一種選手在裝模作樣假演的感覺,這大概算得上世界上最糟糕的製作水平了。

PS2: 電子音樂這東西,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衰落了...


獨立電子(indie electronic)和小眾、氛圍電子(ambient electronic music)、迷幻電子(psychedelic electronic music)的定義是不一樣的吧

獨立電子我wiki了一下,有特定的歷史含義。英文是Indie Electronic,是掛在Indie Rock下面的詞條。是90年代早期,搖滾音樂人和電子樂結合的產物。受到電子音樂、搖滾、 Krautrock(實驗搖滾)和synthpop(合成器流行)。雖然帶實驗性,也帶了流行性。

蝦米的定義加上一條,獨立音樂中的獨立電子大體上是說那些大量應用採樣/拼貼音樂技術,而作品整體上卻仍然具有傳統的曲式架構(這和很多實驗前衛的電子音樂不同),如嬌好的旋律、激賞的節奏等。(也談到了傳統曲式,以及一定的流行性)

裸飛蛾的音樂,我聽著是比較刺耳的,也比較喜歡。然而尚雯婕說是獨立電子,又是純粹的實驗音樂,是不是概念混淆?而Timers的音樂,被尚雯婕定義為氛圍電子,迷幻電子,以及實驗電子。實驗音樂的定義是a general label for any music that pushes existing boundaries and genre definitions。這種boundaries的推進,我屁民一個無法定義。流行音樂雜誌上,往往還會出現更為廣義的「實驗音樂」用法。這裡的「實驗」音樂是指不受固有「流派」方式分類的音樂,如實驗爵士、實驗搖滾和實驗金屬等等。以此類推,「實驗音樂」有時也用於描述一類融混了多種音樂流派的「跨民族」音樂。

但是氛圍音樂是在70年代就已經出現的了。我想問一下Timers的音樂在哪裡推進了boundary?或者哪裡出現了多音樂流派的融合?

最麻煩的是,說這是迷幻電子。迷幻電子的定義很難找到。wiki里的解釋是house,acid house 和trance。其他地方很難找到特別合適的解釋。如果按照wiki的定義,Timers這首歌是不能夠叫做迷幻電子的,也請相關大神指教。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