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這個問題有崔玉濤育學園來為您回答,點擊上方關注,查看更多相關問題哦!~

寶寶的坐、爬、站、走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六項大運動發育歷程圖,孩子在17個月內學會走路都是正常的:

(藍色區塊內均屬正常,超過紅色豎線之後大運動發育仍然不符合月齡的孩子,就需要看醫生了哦~)

關於孩子的學步,最終要的一個原則就是:順其自然、水到渠成。

6個月的孩子還不具備走路的能力,也沒有做好走路的準備,強行放在學步車裡,反而對孩子不好。

更何況,使用學步車隱患很多,不建議給孩子用。

學步車的問題在於兩點:揠苗助長&安全隱患。

先說「揠苗助長」。

孩子在學步車裡並不是真正的站立,而是踮著腳。

如果家長留心就會發現,孩子在學步車裡往往是踮著腳,然後腳下稍微一使勁,「嗖」地往前沖一下。

另外,學步車有一個圈,將寶寶圍住,還有一個比較寬的帶子置於寶寶兩腿之間,這樣孩子腿部往往也不能蹬直,長此以往,孩子的腿部力量不僅得不到有效的鍛煉,還容易導致寶寶O形腿。

而且一旦養成了踮著腳走路的習慣,還會影響孩子將來正常走路的姿勢。

再來說說學步車的安全問題。

孩子使用學步車發生意外傷害的幾率很高。

蹣跚學步的寶寶很難控制自己,容易出現「頭重腳輕」的現象。

扶著牆、圍欄等走路的寶寶可能很長時間也走不了多遠,但熟悉了學步車的寶寶,可能稍微一使勁就「飛」出去比較遠的距離,容易出現意外事故。

美國兒科學會重點提到過的危險還包括:

·翻下台階:學步車的輪子在遇到台階、地毯邊緣或地上其他障礙物時很容易翻滾,一旦學步車翻車,最先受傷的就是孩子的頭部。

·燙傷:學步車將孩子的臀部支撐起來,孩子的視野和能接觸到東西的範圍都會擴大。如果家長沒有提前做好防護措施,孩子很可能扯到桌布、被桌上的熱水燙傷,或者碰倒暖水瓶。

·溺水:在室外,學步車翻倒在泳池或水池的台階,孩子很可能掉到水裡。

這個問題就說到這,歡迎點擊下方,崔玉濤育學園「查看官方網站」,了解更多育兒乾貨知識哦!~

崔玉濤育學園 查看官方網站 育學園-崔玉濤醫生權威懷孕育兒助手

寶寶生長發育,有其自身規律和速度,家長應該順應孩子的生長特點。積極引導可以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和智力結構,如果違背自然規律,錯誤干預,可能會適得其反。

六個月寶寶動作發育特點:可以熟練翻身;靠坐或獨坐;用腿支撐身體重量;將物體或玩具從一隻手倒換到另一隻手;可以一隻手抓東西。

家長在日常可以多引導寶寶練習抓握玩具,正反兩個方向翻身(俯卧——仰卧),比如把寶寶喜歡的額玩具放在需要翻身才能拿到的地方,逗引寶寶去拿。可以幫寶寶練習坐立。開始的時候,可以用手扶住寶寶,用枕頭或靠墊輔助寶寶坐立,讓他學習平衡身體。練習的時候,可以在前面用寶寶喜歡的玩具或食物逗引。逐漸地,到7-8個月的時候,寶寶就能不用協助獨坐了。8個月左右的時候,寶寶開始嘗試爬行了。四肢爬行對寶寶手臂肌肉鍛煉和大腦發育非常有益,家長應該鼓勵、幫助寶寶練習爬行。開始的時候,可以在寶寶差一點點能夠到的地方放上他喜歡的玩具,引導寶寶爬過去拿。也可以在寶寶腳底給一點輔助力量幫助他使勁,實現爬行,這會大大增強寶寶的成就感。

6個月時讓寶寶坐學步車和推車太早了。而且即使到了1歲左右站立、行走的時候,也不建議給寶寶用學步車,對寶寶脊柱和腿部不發育利。讓寶寶充分練習爬行,動作和認知都得到很好的促進,寶寶自然就會走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