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表示,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於台灣高教憂心忡忡,政...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表示,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於台灣高教憂心忡忡,政府應該拿出決心展現毅力拯救高教。記者馮靖惠/攝影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天公布「高等教育重要議題民意調查」,受訪民眾壓倒性表達對高等教育的憂心,7成8民眾認為「學生缺乏國際競爭力」,7成7認為「大學和產業脫節」,7成2認為「優秀學生流失嚴重」,7成6認為「大學過多,品質平庸化」,高達8成表示「畢業即失業問題嚴重」,顯示高教問題儼然已成為燎原之火。

「政府應該正視高教了。」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表示,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於台灣高教憂心忡忡,政府應該拿出決心展現毅力拯救高教。

調查表示,有2/3民眾認為我國大學優秀教授外流情況嚴重。針對我國科技人才被大陸挖角的情形,受訪民眾覺得擔心的比例更高達3/4(75.9%),近九成的民眾認為政府應加強人力規畫的功能,作為科系設置的依據,以配合台灣經濟的發展。

教育部前政務次長、國立嘉義大學特約講座教授楊國賜表示,高教能不能健全發展,關乎國家前途。面對21世紀的挑戰,台灣高教工作急須要有新突破,進行前瞻的規畫,以因應多元社會發展需求。

楊國賜認為,台灣高教問題之所以這麼多,是因為沒有重視「大學理念」,包括一所大學的核心價值是什麼?一旦理念不正確,很多措施就會「走歪」。

另外,楊國賜說,大學運作機制必須調整,運作機制就是跟教育部的關係,目前的關係都沒有很明確的規範,什麼該管、什麼不該管,目前都沒共識,運作起來當然會有問題。建議教育部跟大學校長討論,建立共識,以利於大學發展。

楊國賜呼籲大學要重新規畫課程,滿足產業發展需求,現在的情況是,培養出來的學生,業界沒辦法要,學生當然會失業。他舉率,業界重視外語能力、資訊素養能力,大學就應該多重視。然而,現在就算大學有開課,大學生上課還是玩手機,不然就是忙打工,他也建議在校內就提供學生更多就業機會。

此外,楊國賜說,大學教學必須創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業界自然會搶著要。

調查顯示,有近6成民眾認為高等教育階級化情況嚴重,對於解決方式,7成8認為政府、民間及學校共同的責任,政府應以經費補助大學弱勢生,7成5認為企業界應捐贈成立扶弱的教育基金,表示公立大學應明定招收弱勢學生比例者,亦達62.3%。

「政府應該正視高教了。」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表示,調查結果顯示,民眾...
「政府應該正視高教了。」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表示,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於台灣高教憂心忡忡,政府應該拿出決心展現毅力拯救高教。圖為台大校園。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