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第三批入選的7個自貿試驗區中,只有湖北自貿區被定位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聚集區。

掛牌兩年來,湖北自貿區圍繞促進長江經濟帶產業轉型升級的試點任務,堅持自主創新,逐步形成“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鍊、政策鏈”五鏈統籌的創新生態體系,助力打造長江經濟帶世界級產業集羣。

湖北省商務廳副廳長鬍中海介紹,湖北自貿試驗區以全省0.065%的面積,實現了全省同期約13.5%的實際利用外資、30.9%的進出口、25.8%的專利申請、23.5%的專利授權,顯現出強勁的對外開放高地效應和創新驅動內生動力,已經成爲推動湖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

不僅要看到成績,也要看到不足。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光谷自貿研究院院長陳波表示,目前自貿區改革政策呈現碎片化,缺乏系統集成,企業在開展業務的過程中會遇到系統性障礙,如何進一步增強市場主體的政策“獲得感”迫在眉睫。

貢獻多個全國率先

掛牌兩年來,湖北自貿區在放管服改革方面貢獻了多個“全國率先”。

湖北自貿區武漢片區在全國率先推出“縮短企業開辦時間辦事流程圖”,企業設立僅需1~2個工作日,產業項目審批僅需25個工作日,企業稅務註銷流程從20天壓縮至最快只需20分鐘,實施“互聯網+監管”新模式,“八雙五聯”智慧監管等新舉措,“放管服”改革經驗被作爲典型向全國推廣。

湖北自貿區宜昌片區則在全國率先推行涉稅執法容缺容錯、“多管合一”、信用可視化、網上金融服務大廳、港口岸電、申請材料遞減制度等改革,企業開辦、施工許可時間分別壓縮到1.5個、21個工作日,電力報裝時間壓縮到75天以內。

湖北自貿區襄陽片區率先推行的工業項目“拿地即開工”新政,更是吸引了蘇寧智慧零售電子商務項目在此落地。“以前這樣的的項目我們需要15個月的建設週期,前期辦證要6個月,後期建設9個月。現在辦證和建設可以同時進行,爲企業至少節省了3個月時間。”襄陽蘇寧易購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爽說,新政爲企業項目建設審批手續的辦理節省了時間,大大縮短了項目的建設週期,幫助企業省錢省時。

三大片區各有側重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湖北自貿區三大片區根據自身特點和產業優勢,發展方向各有側重。

武漢片區重視通過科技金融創新來服務實體經濟,其構建的“金融+保險+政府”三方聯動機制,完成了全國首單跨境電商“銀關保”業務;推行投貸聯動試點,累計支持科創企業129戶,投貸聯動貸款餘額11.7億元,同比增長84.6%;對應投資總額41.2億元,同比增長27.4%。

宜昌着力支持自貿區內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安琪集團(600298.SH)產品暢銷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今年2月安琪酵母俄羅斯公司正式竣工投產,成爲全俄羅斯最先進的酵母工廠。人福藥業(600079.SH)堅持全球化戰略,在國內及美國、瑞士等地建有五個研發機構和五大生產基地,產品出口至22個國家,實現原料、製劑、技術全方位輸出。

襄陽片區的主攻方向則是新能源汽車。現已形成整車研發、生產、檢測、售後、動力電池生產及回收利用等完整產業鏈,2018年規模以上新能源汽車產值143.6億元,同比增長26.8%,正全力打造“中國新能源汽車之都”。

自2017年4月1日掛牌成立到2019年2月,湖北自貿試驗區累計新設企業25622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185家,進出口總額1996.4億元人民幣。

2018年全年,湖北自貿試驗區新增專利申請33492件、新增專利授權15067件,1154家高新技術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2.3億元。

需增強企業獲得感

過去兩年,湖北自貿區建設取得了亮眼的成績,但不得不承認,其在政策創新方面仍缺乏全面性和系統性,企業獲得感低於預期。

全國自貿區改革有四大“規定動作”,分別是政府職能轉變、負面清單管理、貿易便利化和以金融爲首的現代服務業開放。湖北自貿區的“自選動作”則主要體現在建立和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上。

“然而,遍覽湖北自貿區的複製推廣政策,主要都集中在市場管理、貿易便利化以及產業政策方面。”陳波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指出,作爲湖北營商環境一大短板——服務業的開放與創新上,湖北自貿區改革還是乏善可陳。

其次,自貿區改革政策呈現碎片化,缺乏系統集成,企業在開展業務的過程中也會遇到系統性障礙。陳波舉例說,企業進口流程涉及到報關、檢驗、通關、倉儲、物流、稅務等諸多環節,海關業務只涉及到其中一部分,若是沒有全流程的系統性便利化改革,海關的通關便利化新政即便效率提高再明顯也不會給企業帶來明顯的“獲得感”。

陳波建議,湖北自貿區相關職能部門可以從微觀企業的實際落地和運營爲改革抓手,通過跟蹤企業開展業務的全過程,找到制約企業乃至行業發展的癥結,有的放矢地進行系統性改革創新,實現從微觀宏觀兩個角度增強市場對於自貿區改革新政的“獲得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