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小夥伴們都有這種感覺,過去一年發生了不少“熱搜新聞”——

從空姐搭乘網約車遇害、三原色幼兒園、假疫苗事件到公交車墜橋、各地校園暴力,包括經歷多次反轉的校園食品安全問題等等。

在互聯網上,這些事件無一例外一經曝光就觸犯衆怒,從而佔據熱搜、繼續發酵。

但結果呢?有多少吃瓜羣衆能扛住“七天定律”,長期關注事件發展?

除了創造新的網絡詞條,又有多少社會難題實實在在地得到了解決或改進?

對旁觀者來說,時間或許很快就能沖淡一切;但對當事人而言,他們承受的痛苦卻是無法輕易歸於平靜的。

最近,一部關照現實的高分臺劇引發了不小關注,咱們今天就來聊一聊——《我們與惡的距離》。

劇中的故事源起於一樁無差別殺人案——

兩年前的某天,一個名叫李曉明的男子闖進電影院,持自制槍械掃射觀影人羣,造成了總共九死二十一傷的悲劇。

事發後,李曉明並未逃離現場,直到警察趕來,將其逮捕。

如今,悲劇已經過去兩年,早已喪失了大衆的關注。

但那些與案件相關的家庭和個人,又經歷了怎樣的動盪呢?

其中,離這場風暴中心最近的,就是殺人犯的辯護律師王赦。

由於李曉明拒絕做精神鑑定,對犯案原因也始終保持緘默,所以儘管王赦不斷上訴,最高法院仍維持死刑判決。

但不難想象,王赦爲殺人犯辯護的行爲觸犯了衆怒。

有受害者家屬爲了發泄憤恨,衝到法院門口用糞便潑他。

隨後,在互聯網上,鍵盤俠們一邊指責王赦爲人渣代言,是無良律師;

一邊把潑糞視頻做成動圖傳播,掀起一輪網絡暴力的狂歡。

但其實,王赦之所以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堅持爲殺人犯爭取改判,是爲了探究李曉明殺人的原因。

在他看來,與其讓殺人者立即償命,不如試着找出答案、設法預防,儘量避免此類悲劇再次上演。

爲了實現這個目標,王赦甚至婉拒了第二大律師事務所拋來的橄欖枝,自立門戶替社會弱勢羣體打官司,其中也包括令人唾棄的罪犯。

但是拖延死刑是一回事,如何讓李曉明開口就是另一回事了。

由於他性格軟硬不吃,王赦始終沒能找到突破口,最終只好把希望放到他家人的身上。

隨着跟蹤與接觸,王赦發現殺人犯的家人們,其實過得生不如死——

事發之後,他的父母和妹妹三人曾趕到殯儀館,想給受害者家屬道歉,卻被靈堂內陰陽永隔的悲慘場面嚇退,跪在門外痛哭不止。

接下來,無論他們賣房打算賠償,還是當衆下跪道歉,得到的都只有辱罵和恐嚇。

於是,他們只好舉家遠走,帶着愧疚和恐懼,去鄉下隱姓埋名地苟活。

從那之後,李曉明的父親整日酗酒,躲在家渾噩度日;

母親爲了養活三口人,戴着口罩去賣紅薯;

剛從大學畢業的妹妹,也一時之間丟掉了前途和愛情,活得如同行屍走肉。

母親不忍看着女兒沉淪,便帶她去戶籍處改名換身份證,讓她與家庭斷絕關係。

用她的話說,這是一場生離死別——家裏要死,死三個人就好了。

然而造化弄人的是,改名換姓後的妹妹找到的第一份工作,上司就是槍殺案的受害者家屬——本劇的女主,電視臺的新聞總裁宋喬安。

在兩年前的悲劇中,喬安痛失愛子。

此後她再也沒有走出陰影——

工作上,不僅平時會拼命投入、麻痹自己,而且還變本加厲地鞭策屬下,變成了冷血無情的魔鬼上司。

回到家中,她也每天借酒澆愁擺臭臉。

丈夫劉昭國因此痛苦地有家不敢回,最終和女下屬越了界,婚姻危機一觸即發。

除了夫妻關係走向崩塌,沉浸在傷痛中的喬安,對女兒天晴也忽冷忽熱。

冷的時候,她會忘掉女兒的生日是哪天;熱的時候,又能把女兒訓斥到自閉。

於是,母女關係也徹底鬧僵。

直到矛盾爆發,喬安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自己對女兒的虧欠。

母親節時,女兒寫賀卡戳喬安痛處

整體來講,這部劇雖然因一樁殺人案而起,但卻從受害者、加害者雙方的家庭動盪爲切入,以小見大地牽引出了背後諸多的社會議題——

從受害者家屬這邊來說,像喬安這樣罹患PTSD的事例,就是告訴人們——善後這類案件除了制裁行兇者,對心理受創的受害者及家屬施以關懷和干預治療,也同樣重要。

從行兇者家屬這邊來說,他們的遭遇除了涉及到前文提到的網絡暴力現象,還有“無差別殺人案”發生後,整個社會輿論對“精神病患”的污名化。

在劇中,槍殺案發生後,一家精神康復中心落戶社區,就立馬遭到了大量居民的抵制抗議。

另外,劇中藉由王赦律師這個角色,也引入了對於“廢除死刑”議題的探討。

就像東野圭吾在《虛無的十字架》書中所提到的,“人終究無法做出完美的審判”。

那麼對於到死都不反省的犯人,到底該讓他們從死刑中獲得解脫,還是用其他方式讓他們用一生贖罪?

而在幾個家庭、幾個立場、不同參與人的故事交織中,劇集最終回到這樣一個問題:像李曉明這樣的普通青年,如何一步步淪爲罪大惡極的殺人犯?

這也讓我想起最近發生的一起“無差別殺人”事件——

3月24日凌晨,一名網約車司機在湖南省常德市被害身亡,嫌疑人是一名厭世輕生的19歲大學生。

和劇中的殺人犯李曉明一樣,這位學生在家長眼裏,不愛說話但乖巧懂事;在老師和同學們眼裏,他從未有過什麼出格行爲。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走向輕生厭世反社會呢?

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嗎?

從現有劇情來看,李曉明父母忙於經營麪店,的確疏於對兒子的關心教育,再加上李父經常喝酒應酬,父子間鮮有溝通交流。

但這足以成爲李曉明上街殺人的理由嗎?顯而易見,全天下沒有哪對父母,願意花個二十年養育一個殺人犯。

是社會體制出了問題嗎?

也不盡然,用劇中女主的話來說——挪威的社會福利那麼好,還不是出了隨機殺人犯?

帶着這些呈待解答的問題,這部劇逐步揭開它的故事內核,並直白地指出一個我們不願面對的事實——如同劇名所說,“我們與惡的距離”其實並不遙遠,很多時候都只有一念之差。

所以,劇中的人物都沒有按“好人”“壞人”打上標籤,受害者或加害者,也可能因爲在一念之間完成身份的轉換。

就像痛失愛子的喬安,在爲人父母上有着極大失職;

同爲受害者家屬的劉昭國,也是個背叛婚姻的渣男;

維護司法正義的律師,經常讓妻子體驗喪偶式育兒;

而幾乎全員參與的大衆輿論,也以“正義”之名對殺人犯的家屬實施網暴……

因此,這部劇一經播出就在豆瓣拿下9.3的高分,在海外網站IMDb上也評分高達9.1分,絕不是沒有原因的。

一方面,這部劇由HBO與臺灣公視聯合制作,確實既有美劇的高級質感、節奏緊湊、劇情高能,又兼具臺灣劇的小清新畫風和人文關懷氛圍。

另一方面,劇集的主創陣容十分碉堡。

編劇呂蒔媛的上一部作品《誰先愛上他的》,咱們也不久前纔講過。

而主演更不用說,不僅聚集了賈靜雯、溫升豪、洪都拉斯等臺劇熟臉,還有吳慷仁這樣的實力保障加盟。

更重要的是,劇中案件是以臺灣本地的多起真實事件爲藍本改編而成——

例如震驚臺灣的“小燈泡事件”,4歲女童遭精神分裂病患斬首;

臺北捷運殺人事件,大學生持刀隨機砍人,造成4死24人輕重傷的慘劇。

其實像這類觸目驚心的無差別殺人案,在內地也並非沒有,比如前面提到的網約車司機遇害案。

那爲什麼我們很少看見這樣的作品呢?

除了衆所周知的原因,我想還有一點,就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寧願相信“人性本善”也不願正視“惡”的存在,更不願去深入探究這種“惡”到底因何而生。但不論我們承認與否,問題都不會自己消失,正視它的存在就是解決問題的開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