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什麼時代?那是什麼樣的情緒?現在是什麼時代?我們又能有什麼情緒呢?

今天看到聯合報一位在南投的國中校長投書「聽孩子唱光復紀念歌...悄然落淚」,才想起今天是台灣光復節。看看時間,維也納離10/26的凌晨還有35分鐘,還有時間寫些文字紀念這一天。

我當然不是要介紹台灣光復節的歷史背景,或是「光復紀念歌」的內容,而是對這位校長的感覺,心有戚戚焉,想將一些感覺記錄下來而已。

我們,應該算某個年代的人們,比較有強烈的家國意識。我不辯駁那是不是教育有心灌輸的結果,也不想與人爭論愛國心是否是用來控制的工具,那都貶損這個情感的價值,沾汙了它的可貴與神聖。對於國家民族,我們確實比較多感情。與現在的年輕一輩,沒有經歷這種情感「潑灑」的一代來比,我感覺自己幸運很多。對家國(與國家的意思不同,比較像國家民族)的情感讓我感覺有血有肉,有所歸宿!

可是,隨著那個時代遠去,我的那份情感,已被轉變中的社會,以及歷來各種吵雜紛亂的聲音剝離了身體。我所摯愛的家國,已經成為歷史黑白紀錄片了。

那是痛苦的,就像失根的蘭花,無所依靠。在一個失去目標,大家每天被負面東西汙染到不抱著希望的社會,人人心中寄託的東西已經空無一物。我們是曾擁有過,所以還會悄然落淚;但可憐年輕世代,卻從來沒有過,怎能有這樣的情緒。甚麼是國家民族的情感?對他們是太奢侈了!

 

我聽到這個原唱的「台灣光復紀念歌」,還是會熱了眼眶。深處的情感,只是藏了起來,但永遠不會遺忘。那是一種「振奮人心」的力量,在現實環境中,卻無法生存,杳然無蹤!

再看看南投中興國中學生的演唱。

這些文字,是紀念我們這一代真實的情感,也紀念那個熱血澎湃的時代!

2012/10/26 凌晨 0:3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