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上午,在中國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新聞發布會上,海軍副司令員邱延鵬鄭重發布:中國海軍新型主戰艦機將亮相,特別提到055萬噸級驅逐艦

和新型核潛艇是最大亮點。如果說055型萬噸級驅逐艦已經家喻戶曉了的話,那麼此次同樣亮相青島的日本「涼月」號通用驅逐艦,則相對顯得比較陌生了,畢竟我海軍序列中目前已經沒有類似定位的艦艇存在。那麼中國海軍是否有必要發展類似的通用驅逐艦,而日本海自的經驗又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鑒?本期《出鞘》就來談如何從日本秋月級看中國海軍通用驅逐艦發展。

日本製造秋月級驅逐艦的直接目的,主要是為了替換早期製造的初雪級和朝霧級等多用途驅逐艦。秋月級驅逐艦的設計是在高波級的基礎上改進而來,比如在動力方面,雖然兩級艦同為雙軸推進,配置在兩個輪機艙內,並設有輔機艙,但秋月級的螺旋槳改進為了5葉變速螺旋槳,以降低水下噪音;在主機配置方面,高波級採用的是通用LM2500燃氣輪機和斯貝SM-1C燃氣輪機的燃燃聯合,到了秋月級上則直接全部換為四台斯貝SM-1C燃氣輪機;此外由於武器系統對電力的需求增加,秋月級也在高波級採用3台1500千兆瓦發電機的基礎上,換裝為3台2400千兆瓦發電機。

在武器方面,秋月級在高波級的設計上也進行了不少改進。在主炮方面,雖然兩級艦都裝備了127毫米單管艦炮,但高波級的是與金剛級宙斯盾艦同型的「奧托」127毫米艦炮,而秋月級則換成了重量更輕、射程更遠、可使用制導炮彈的MK45型127毫米艦炮,與愛宕級宙斯盾艦相同。此外由於秋月級的防空任務已從高波級的「貼身防禦」轉為了可保護友艦的「區域防禦」,雖然其艦首仍然只裝備了32單元的MK-41型垂直發射裝置,但由於使用可以「一坑四彈」方式布置的「改進型海麻雀」艦空導彈,其遠程防空能力及近程反導能力都較高波級有了質的提高。

在反艦反潛能力上,雖然秋月級所裝備的90式反艦導彈、MK46-5型反潛魚雷、「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和SH-60K反潛直升機都沿用了高波級的配置,但其艦載直升機的運作能力和反潛能力都較高波級有了明顯的提升。在艦載機方面,秋月級加寬的機庫可以輕鬆容納2架SH-60J/K反潛直升機,並且在飛行甲板上安裝了2套直升機牽引移動裝置,與高波級所謂的「雙直升機搭載能力」有著明顯區別。而在聲吶方面,秋月級換裝了新一代低頻聲吶和拖曳式線陣列聲吶,較高波級在對淺水潛艇的探測能力上有了大幅度提高。

雖然與裝備美製「宙斯盾」作戰系統的愛宕級和金剛級驅逐艦相比,裝備日本國產FCS-3A型有源相控陣雷達的秋月級只能算是迷你版的「宙斯盾」艦,但秋月級的多目標攔截能力卻並不比它們要弱上多少,比如FCS-3A型雷達就可以同時引導超過10枚艦空導彈對空中目標實施攔截。此外由於制導雷達採用了精度較高的X波段,其對低空小型高速目標的探測精度也非常高。加之FCS-3A型雷達要比美版「宙斯盾」系統更小、更輕,因此可裝備在更高的位置,也讓秋月級獲得了更好的防禦視野。

在建造秋月級之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已經擁有金剛級和愛宕級等宙斯盾艦和採用單面陣雷達的村雨級等驅逐艦,表面上形成了高低搭配的艦隊防空火力,但實際上這些艦都有其自身的弱點。例如宙斯盾艦雖然性能先進,但應對低空和超低空目標的能力不足,這是因為宙斯盾系統中的SPY-1型相控陣雷達重達5噸,無法安裝在艦艇較高的地方。這導致的後果就是其對低空掠海反艦導彈的反應能力較差,以美國海軍的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為例,它對高度5米的反艦導彈的探測距離據說還不到30公里。

而村雨級之類的驅逐艦雖然在桅杆上裝備了OPS-24型有源相控陣雷達,配合「改進型海麻雀」艦空導彈可起到一定的低空補盲作用,但其單面陣雷達卻無法兼顧各個方向,應對飽和攻擊的能力較差。這一問題在秋月級驅逐艦上得到了較好的解決,其上裝備的日本國產迷你版「宙斯盾」——FCS-3A型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與美製「改進型海麻雀」艦空導彈相配合,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可為偏重彈道導彈防禦任務的「宙斯盾」艦提供全面的防空掩護。

目前我軍正準備大量裝備055型驅逐艦,而且它也將是中國海軍在2020年之後的水面艦艇編隊主力。不過055型驅逐艦噸位大,價格也比較昂貴,因此中國海軍可能還需要一種稍小的通用型驅逐艦作為補充。在這方面,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經驗或許能為我們提供一些思路。畢竟從上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在半個世紀內採用「小步快跑」的發展方式,就先後發展了包括春風、初雪、村雨、高波和秋月等多個級別的通用驅逐艦。特別是從村雨級開始,日本僅用了十幾年時間就使通用驅逐艦的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

與阿利·伯克級配合提康德羅加級承擔防空、反潛和反艦任務類似的是,日本發展村雨級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了執行對金剛級等宙斯盾艦的護衛任務。不過由於當時受到伯克級驅逐艦的技術影響,日本原本對村雨級的性能要求相當高,包括FCS-3型主動相控陣雷達與MK-41垂直發射裝置等在秋月級上出現的組合,原本都是計劃安裝在村雨級上的。但之後由於日本海上自衛隊發現其面臨的威脅已較冷戰時期大為減弱,村雨級的最終版被迫放棄了不少新技術,重新回歸到以上一代朝霧級為基礎進行改進的保守設計。

這也導致村雨級在艦載武器的選擇上後來出現了不少問題,尤其是為降低成本而採用MK-48和MK-41兩種垂直發射系統的做法,使得村雨級的彈藥兼容能力和多用途性被大打折扣。於是日本便又開始在村雨級的基礎上發展改進型的高波級,主要是取消了原先的MK-48垂直發射裝置,並將節約出來的空間改為反潛直升機的飛行員專用艙室。此外位於艦首的MK-41垂直發射裝置也增加到32個單元,並可根據任務需要靈活配置「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和「海麻雀」等艦空導彈。這一方面提高了高波級的通用化程度,另一方面也簡化了後勤維護的複雜性,無疑是相當成功的。

在高波級之後出現的便是秋月級,它在主要任務需求方面的重大變化是,將防空提到了與反潛同等重要的地位,通用化程度較之前更為明確而均衡。日本這樣做,主要是因為金剛級和愛宕級等宙斯盾艦已將主要任務轉向海上反導,從而使各護衛隊群的對空防禦出現了很大的漏洞。而此前高波級的區域防空能力,並未因為實現反潛導彈和艦空導彈共架發射而有明顯提高,其能力僅能滿足自身對空防禦的需求,於是秋月級就必須擔負起一部分原來由金剛級和愛宕級所承擔的海上區域防空任務。由此可見,通用驅逐艦在艦隊中更多地是扮演為主力艦艇「打雜」的任務,其配置也基本是由當時主力艦艇所承擔的任務而決定。

這也表明中國海軍未來的通用驅逐艦,也將是為配合055的作戰需求而設定的。055型驅逐艦滿載排水量超過萬噸,配備有雙波段雷達(S波段/X波段)以及112單元垂直發射系統,可發射鷹擊18反艦/陸攻巡航導彈、海紅旗9B艦空導彈和新型中程艦空導彈等,綜合作戰能力非常強悍,未來也將會成為中國海軍的主力艦艇。可055大驅雖好,但受我海軍技術和資金的限制,首批次的建造數量應該不會達到兩位數,因此在編隊內就最好再配備一些通用驅逐艦來「打雜」,而能承擔這一任務的目前來看只有052系列。

對於中國海軍來說,倘若發展新一代通用驅逐艦,其尺寸和噸位顯然是需要在現有052系列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的。目前我軍052C/D的滿載排水量在7000噸級左右,而055型驅逐艦已經達到或者接近11000噸,中間差距較大。隨著我軍海上作戰能力的不斷提高,考慮到增加各型導彈、配備反潛直升機和增大航程等需要,新一代通用驅逐艦的尺寸和噸位至少應爭取能夠接近伯克F1的水平,即標準排水量達6000-6500噸,滿載排水量接近7500-8000噸,以便能有較充裕的艦上空間分配額外的各型導彈和反潛直升機。

在對空防禦火力方面,新型通用驅逐艦垂直發射單元可保留在052D的水平,即前、後各有32個發射單元。這主要考慮到艦艉增加的1個直升機庫也需要相應空間,從各國水面艦艇的發展來看,後面垂直發射單元與直升機庫爭奪空間的矛盾比較突出。例如伯克級F1為了增加垂直發射單元數量,甚至取消了直升機庫,間接限制了艦艇的作戰能力,等到了後期型號又不得不重新增加機庫,這卻又帶來噸位增加的代價。因此新一代通用驅逐艦可能也需要在垂直發射單元數量與直升機機庫之間取捨。不過考慮到未來中國海軍航母編隊除了空中威脅之外,還將面臨敵方攻擊核潛艇的威脅,對反潛必須相當重視,為配備反潛直升機而適當捨棄垂直發射單元的數量是非常必要的。

在動力系統方面,新一代通用驅逐艦最好的選擇,顯然是採用055原本計劃安裝的新一代動力系統,例如綜合電力推進系統。因為從艦艇動力乃至水面艦艇發展來看,綜合電力推進是發展方向,採用之後,艦艇更加安靜,機動性能更好,有利於進一步增強反潛作戰能力,艦艇推進系統體積和重量降低,也有利於簡化艦艇結構,降低設計和建造難度,同時也可以增加艦艇設備、武器和載荷,提高艦艇作戰能力。不過從現實角度來看,為滿足海軍的迫切需求,也可以先採用全燃動力配合部分綜電技術,以提前投入應用。

在電子系統方面,中國海軍新一代通用驅逐艦可能繼續採用055上的部分技術成果,包括雙波段雷達、綜合射頻系統、綜合電子戰系統和綜合信息處理系統等,從而既可以提高新一代通用驅逐艦的電子作戰能力,又可以提高其與055型驅逐艦等水面艦艇間的通用性,從而降低後勤保障難度和費用。由於採用相同的電子和雷達布置方案,新型通用驅逐艦的桅杆等外形必然要與055有些類似,部分人因此將中國海軍新型通用驅逐艦比喻成縮小版的055。

雖然有消息稱,中國目前正在江南造船廠建造新型通用驅逐艦052E,但從曝光的相關圖片來看,這艘艦很可能還只是052D的改進版,而非標準的新一代通用驅逐艦。例如新下水的052D型驅逐艦採用了更長的直升機起降甲板,以便起降國產直-20反潛直升機;在艦載武器方面,新艦也用海紅旗9改進型艦空導彈替代了原來的海紅旗9,前者射程更遠,能夠為編隊提供更大防空屏障,另外還有可能換裝了新一代寬頻高速數據鏈,升級協同交戰能力,可以形成更加緊密的海上防空體系。不過我們可以明顯看出,這些改進離上面我們所提到的通用驅逐艦的種種要求,仍然相差甚遠。

不過我們也不能排除,江南造船廠內的052D改進型是新型通用驅逐艦的試水之作,因為從時間上來看,也確實到了其雛形該亮相之時。從052D驅逐艦來看,首制艦從開工到建成下水大約要2-3年的時間,而最後1艘052D型驅逐艦已經基本可以確定在2022年前後下水,那麼第1艘新型通用驅逐艦也應該在此期間開工。不過江南造船廠和大連造船廠,這兩個中國主要造船廠目前還要集中精力建造當前版本的055型驅逐艦,這個時間應該會大致推遲至055的建造末期,特別是在055推出更側重海上反導的改進型之後。

回到日本的經驗來看,雖然海自每個級別的通用驅逐艦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但主要作戰性能均可以滿足當時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需求。日本在發展通用驅逐艦上的重要經驗是,新一代通用驅逐艦始終都與上一代保持了相當大的繼承性,堅持「低風險」策略只對少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針對性改進,從而避免了過多新技術的加入而導致風險的加大。對於中國海軍來說,發展通用驅逐艦是現實的作戰需求,而以052D為基礎進行改進則是目前路徑最成熟、風險最小化的發展之路。那麼本期《出鞘》就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