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芯片幾乎無處不在,在電子產品裏面,我們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存儲芯片,是嵌入式系統芯片的概念在存儲行業的具體應用。無論是系統芯片還是存儲芯片,都是通過在單一芯片中嵌入軟件,實現多功能和高性能,以及對多種協議、多種硬件和不同應用的支持。存儲芯片技術主要集中於企業級存儲系統的應用,爲訪問性能、存儲協議、管理平臺、存儲介質,以及多種應用提供高質量的支持。隨着數據的快速增長,數據對業務重要性的日益提升,數據存儲市場快速演變。

全球存儲芯片市場分析

市場對DRAM和NAND的需求很多,包括來自數據中心、移動電話、個人計算機、汽車、智能家電及智能城市等龐大需求。而全球主要內存芯片供貨商的門坎很高,哪怕經歷了幾十年的起伏,市場也一直被三星、SK海力士等廠商主導,並已經形成壟斷局面。有調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韓國芯片巨頭三星在DRAM和NAND閃存市場繼續保持着統治優勢,這主要是因爲韓國本土券商集體看好芯片業務給三星電子業績帶來的推動作用。

存儲芯片越來越緊俏,中國企業該如何突破

報告顯示,按照營收計算,三星電子第三季度佔據了全球DRAM內存芯片市場44.5%的份額;另一家韓國廠商SK海力士緊隨其後,市場份額達到27.9%。美國存儲芯片製造商美光科技在該榜單中位居第三,市場份額達到22.9%;中國臺灣的南亞科技位居第四,市場份額爲2.2%。雖然全球芯片市場將在不久後失去熱度,但隨着帶有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產品的不斷上市,預計存儲芯片市場的需求仍將會繼續上漲。與中國芯片製造商相比,韓國的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仍在不斷提升技術競爭優勢,上述兩家公司在未來仍將是全球存儲芯片市場的主流廠商。

隨着近兩年內存芯片業務的迅猛發展,已逐步呈現“衰落”之勢,因NAND閃存芯片價格自2017年第四季已開始反轉,且DRAM內存芯片在2018年首季之後的供需動態能見度已經下滑。2017年DRAM價格上漲超過四成,同期NAND的價格漲幅也近四成。NAND的主要市場爲PC機內存和手機內存,DRAM需求逐漸趨緩,庫存、定價壓力與日俱增,而NAND閃存供過於求,價格將進一步走低。

國內五大存儲芯片廠商

一、長江存儲

作爲一家集芯片設計、工藝研發、晶圓生產與測試、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半導體存儲器企業,長江存儲爲全球客戶提供先進的存儲產品和解決方案,廣泛應用在移動通信,計算機,數據中心和消費電子等領域。長江存儲以武漢新芯現有的12英寸先進集成電路技術研發與生產製造能力爲基礎,採取自主研發與國際合作雙輪驅動的方式,已於2017年研製成功了中國第一顆3D NAND閃存芯片,填補了國內空白。長江存儲發佈的全新3D NAND架構XtackingTM,該技術將爲3D NAND閃存提高I/O高性能、存儲密度,縮短產品上市週期。目前長江存儲已將該技術應用於到第二代3D NAND產品的開發。

二、福建晉華

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晉江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資設立的先進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公司與臺灣聯華電子開展技術合作,投資56.5億美元,在福建省晉江市建設12吋內存晶圓廠生產線,開發先進存儲器技術和製程工藝,並開展相關產品的製造和銷售。晉華集成電路已納入中國“十三五”集成電路重大生產力佈局規劃,公司將以實現集成電路芯片國產化爲己任,旨在成爲具有先進工藝與自主知識產權體系的集成電路內存(DRAM)製造企業。

三、兆易創新

作爲一家上市公司,是國內首家專業從事存儲器及相關芯片設計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致力於各種高速和低功耗存儲器的設計研發,高技術、低功耗、低成本是其產品特點。成功研發了2008年第一顆 Serial Flash產品及第一款 GigaROM 產品,打破了國外的壟斷,均填補了國內的空白,2012年Serial Flash產品月銷量首次突破70kk,生產工藝提升至65nm,串行閃存領域市佔率始終保持中國第一。

四、合肥長鑫

睿力集成電路有限公司聚集了集成電路行業的領袖,研發、設計及製造的專家,以及國際化的經營管理團隊。秉承不斷創新,清廉誠信的理念,積極培養本地優秀人才,立志成爲具有尖端技術開發能力和工藝製造能力的“中國創造”模範企業。公司一期總投資80億美元,計劃於2017年第三季度完成廠房建設,2018年實現正式生產。

五、紫光集團

紫光集團是國內僅次於華爲的集成電路高科技企業,通過投資讓自己處於國內存儲芯片的領軍地位。2016年始,紫光相繼在武漢、南京、成都開工建設總投資額近1000億美元的存儲芯片與存儲器製造工廠,開啓了紫光在芯片製造產業十年1000億美元的宏大布局。

存儲市場幾乎是一種壟斷的局面,國內企業想要不斷突破,需要了解市場趨勢。如帶有各種處理器內核的SoC以及集成更多處理能力的FPGA產品將在越來越多的嵌入式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對於動態變遷的存儲市場,企業要學會創新,才能把握未來的市場,從而佔據市場主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