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導讀】非營利性組織 OpenAI 今日宣布重大重組:成立一家名為 OpenAI LP 的營利性公司,由原 YC 總裁 Sam Altman 領導,實行 「100 倍利潤封頂」,而作為創始人之一的馬斯克沒有參與。

非營利組織 OpenAI 今日宣布重組:成立營利性公司 OpenAI LP!

今天,全球知名人工智慧研究機構 OpenAI 宣布了其公司新架構

  • OpenAI Nonprofit:日常工作沒有變化,通過開發新的 AI 技術,而非商業產品來創造出最大的價值。
  • OpenAI LP:被稱為 「有限盈利」(capped-profit) 公司,提高籌集資金的能力,增加對計算和人才方面的投資,確保通用人工智慧(AGI)有益於全人類。

OpenAI 非營利部門負責管理 OpenAI LP,主持學者和研究人員等教育計劃,並負責政策實施。

人事方面也有所調整:

幾天前剛剛離任 Y Combinator 總裁的 Sam Altman,將擔任 OpenAI LP 的 CEO。

Greg Brockman 將擔任 CTO, Ilya Sutskever 擔任首席科學家。Brockman 還將擔任 OpenAINonprofit 董事會主席。

OpenAI 團隊成員 (2018 年 11 月)

今後說到 「OpenAI」,指的就是 OpenAI LP(大部分現有員工的僱主),原來的 OpenAI 被稱為 「OpenAI Nonprofit」。

原 YC 總裁 Sam Altman 任 CEO,馬斯克沒有參與

值得注意的是,Open LP 的成員中沒有馬斯克的名字。

OpenAI LP 目前擁有約 100 名員工,主要分為三個領域:能力(探索 AI 系統可以做什麼),安全(確保這些 AI 系統符合人類的價值觀)和政策(對此類系統進行適當的管理)。

整個 Open LP 的首席執行官是 Sam Altman,他幾天前剛剛辭去了 Y Combinator 董事長一職,稱要專註於 OpenAI 聯合主席的工作。

Sam Altman

Altman 毫無疑問是矽谷的大紅人。

他曾是 YC 錄用的首批創業者之一,他經營著自己的超高人氣的博客,他還是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的輟學生。

他的第一家創業公司 Loopt 是一家位置簽到服務商,創立在前智能手機時代的 2006 年,最終被 Green Dot 以 4300 萬美元收購。

成為 Y Combinator 總裁時,Altman 只有 28 歲。現在,他也只有 33 歲。

Sam Altman 和 Elon Musk 都是 OpenAI 的共同創始人。

OpenAI 成立之初,他曾說:「我一直以來都在思考 AI 的問題,Elon 也是。如果你想想對於世界的未來而言哪些東西最重要,我覺得一個善意的 AI(good AI)可能是這張列表上首當其衝的幾項之一。所以我們創立了 OpenAI。這個組織正在嘗試研發出一種對人類友好的 AI。而且因為它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全世界都能享用它的研究成果。」

Sam Altman 和 Elon Musk

OpenAI 的政策總監 Jack Clark 解釋了更多細節:

「你可以認為 OpenAI 是由 Ilya Sutskever (首席科學家) 和 Greg Brockman (CTO) 領導研究和技術工作,Sam 在管理的其他方面提供幫助,」 他說:「我們都在一起工作了一段時間,所以這在公司內部算不上什麼轉變。」

OpenAI 非營利機構的董事會成員包括 OpenAI LP 員工 Greg Brockman(董事長兼首席技術官),Ilya Sutskever(首席科學家)和 Sam Altman(首席執行官),以及最初的投資者、但不是員工的 Adam DAngeloHolden KarnofskyReid HoffmanSue YoonTasha McCauley

Elon Musk 並沒有參與其中,儘管他在 OpenAI 創立之初是最大的投資者和支持者。

公告中寫道:

「Elon Musk 已於 2018 年 2 月離開 OpenAI 非營利機構董事會,並未正式參與 OpenAI LP。我們感謝他過去對 Open AI 的所有幫助。」

OpenAI 最初由埃隆?馬斯克 (Elon Musk) 和 Y Combinator 董事長 Sam Altman 於 2015 年 12 月發起,當時獲得了 10 億美元的捐贈。

OpenAI logo

這 10 億美元來自馬斯克和其他科技大佬,包括 Reid Hoffman、Y Combinator 創始人 Jessica Livingston、著名的風險投資家 Peter Thiel、亞馬遜網路服務 (AWS)、Infosys 和 YC Research。該組織的 CTO Greg Brockman 也加入了進來。Brockman 曾是 Stripe 公司的首席技術官。

由於利益衝突,馬斯克於 2018 年 2 月離開了 OpenAI 董事會,當時特斯拉正在對自動駕駛汽車的 AI 技術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馬斯克是 OpenAI 創始人之一

公告中稱,馬斯克沒有正式參與營利性公司 OpenAI LP 的業務,但他的名字仍然與 OpenAI 聯繫在一起。他是 OpenAI 的創始人之一,為公司最初的 10 億美元資金提供了支持。在離開董事會前幾個月,馬斯克還從 OpenAI 挖走了 Andrej Karpathy,讓他負責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汽車。

OpenAI 成立的由頭,部分原因是馬斯克擔心 AI 的潛在危險。2014 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的一次演講中,他說人工智慧是人類 「最大的生存威脅」,並把這項技術比作 「召喚惡魔」。

100倍利潤封頂:質疑多於支持

何謂 「capped-profit」(有限盈利)公司?

OpenAI 在博客中解釋其是 「營利性和非營利性的混合體」,這意味著它將限制返還給投資者和僱員的資金數額,並將產生的大部分資金用於資助繼續存在的非營利實體 OpenAI Nonprofit。

非營利實體將擁有更多董事會席位,投資者和員工必須簽署一份承諾,認同非營利組織優先於他們的財務利益。

但一些人認為,他們採取的方式和其他 AI 初創企業並沒有什麼不同

OpenAI 解釋說:「我們第一輪投資者的回報上限是他們投資額的 100 倍 (與我們面臨的風險相稱),隨著我們取得進一步進展,我們預計未來幾輪的回報上限將會更低。」

簡單來說,如果你現在投資 1000 萬美元給 OpenAI LP,那麼只有在這 1000 萬美元創造了 10 億美元的回報之後,回報上限才會發揮作用,超出 10 億美元的部分將會進入 OpenAI Nonprofit 的金庫。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擔心這種結構只是名義上的 「有限」。

在博客文章中,OpenAI 解釋了其決定背後的理由:

我們的使命是確保通用人工智慧(AGI)有益於全人類,實現這個目標的主要方式是通過建立安全的 AGI,並與世界分享利益。

最激動人心的 AI 系統可以使用最強大的計算力,並實現演算法上的創新,這一點我們親身體驗過,我們決定進一步擴大實現這一目標的速度和規模,這要比我們建立 OpenAI 時的計劃的快得多。我們需要在未來幾年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大規模雲計算,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並構建 AI 超級計算機。我們希望,在為我們的目標奮鬥的同時,提高籌集資金的能力,而目前就我們了解,現存的法律結構不能在這個問題上實現適當的平衡。我們的解決方式是:創建 OpenAI LP 作為營利性機構和非營利性機構的混合體,我們稱之為 「有限盈利」 的公司。

也就是說,OpenAI 承認,作為非營利組織運營時,不可能籌集到實現其目標所需的資金 —— 投資者看不到立即回報。(儘管可以通過分拆和其他子業務賺錢,但將資金投入非營利組織並不是真正有利可圖的舉措。)

如果 OpenAI 不是與谷歌、亞馬遜這樣的巨頭競爭 AI、雲計算領域的專家,那麼資金少也不會是一個大問題。此外,開發成本也很高。

當然,這在 2015 年 OpenAI 剛啟動的時候也是如此 (儘管可能沒有現在這麼嚴重)。然而,正如當時的創始人所寫:

我們的目標是以最有可能造福全人類的方式推進數字智能,而不受創造財務回報的需求的約束。由於我們的研究不需要承擔財務責任,我們可以更好地關注對人類的積極影響。

但是 LP 將由 OpenAI Inc.「管理」,也就是由 OpenAI Nonprofit 管理。LP 產生的利潤超過 100 倍的部分將進入 Nonprofit,它將使用這些資金來運行教育項目和宣傳工作。

他們在博客中解釋道:「如果我們的目標 (即構建 AGI) 成功實現,預計會產生比這一上限更多的價值,這些超出上限的部分歸 OpenAI 非營利性實體所有。」

正如首席科學家 Ilya Sutskever 不久前在 Reddit 上發表的評論所言:「如果我們不大幅增加我們的計算投資,就不可能保持在 AI 研究的最前沿,更不用說構建 AGI 了。」

「無論 AGI 是什麼,它都不會便宜。」

但這種做法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人們很容易理解成,不久前還表示希望 「不受財務回報需求的約束」 的 OpenAI,如今將在很大程度上根據這種需求來做決定。這與 OpenAI 試圖與之對比的巨頭公司有何不同?

公告的最後,OpenAI 寫道:

我們正走在一條艱難而不確定的道路上,但我們已經確定了組織結構,力求成功創造通用人工智慧時,能夠給這個世界帶來積極影響。我們認為,通用人工智慧將具有與計算機本身一樣廣泛的影響力,並改善醫療保健、教育、科學研究,和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OpenAI 砥礪三年,一切為了 AI 夢

2015 年底,Elon Musk 和 Sam Altman (Y Combinator 的前 CEO) 為了追求人工智慧最先進的形態並將研究結果向公眾公開,決定資助一個新成立的組織 ——OpenAI。

它是一個非營利性的合資組織,宣稱將會向公眾公開它所有的研究成果,並且授予它所有的專利買斷式授權(royalty-free)。這一切都是為了確保有朝一日計算機超越人類智力的可怕前景,將不會變得像一些人恐懼的反烏托邦(dystopia)那樣讓人絕望。

當時,OpenAI 的資金來自於一群科技行業的權威,包括 Elon Musk、Reid Hoffman、Peter Thiel、Jessica Livingston、以及 Amazon 雲服務。他們當時承諾,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向這個組織投入總共超過 10 億美元的資金。

本質上,當時的 OpenAI 就是一個研究實驗室,旨在削減兩類組織的力量:包括因為擁有營利的超級智能系統(super-intelligence systems)而可能獲得過多力量的大型組織,以及可能使用 AI 來獲取力量甚至用來壓迫本國公民的政府機構。

OpenAI 自成立以來,在 AI 科研領域做出的貢獻可謂是驚艷連連:

從 OpenAI Five 在 Dota2 上的卓越表現到創造 50 小時累積百年訓練量的機械手臂,再到前不久創造史上最強 NLP 模型 GPT-2,每一次的成果在業界都會引起不小的轟動和話題。

但如此的成就,必定是需要大量研發資金的投入。加之創辦人之以及最大投資者之一的伊隆?馬斯克於去年 2 月宣布退出 OpenAI 董事會,對 OpenAI 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損失。

也正如 OpenAI 官方博客所提到的:

我們需要在未來幾年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大規模雲計算,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並構建 AI 超級計算機。

因此,成立 OpenAI LP 也應當是為了更好的滿足科研需求,促進 AI 的快速發展。

參考鏈接:

OpenAI LP?

openai.com
圖標

新智元·AI_era

每日推送 AI 領域前沿學術解讀、AI 產業最新資訊

戳右上角【+ 關注】↗↗

喜歡請分享、點贊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