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倉健因在電影(追捕)中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硬漢杜丘的形象而獲得我國人民的喜愛讚賞,這和那個年代是有關的。該電影是出現在文革結束我國剛剛改革開放時期,那時的很多外來的電影都給人眼目一新的感受,是那時人長期精神食糧饋乏的結果。高倉健杜丘形象在當時眾多電影中的突出性再於影片的內容題材。受文革的影響,那個時期冤假錯案平反昭雪的內容題材的文藝作品容易引起廣大群眾的共鳴,象同時期的評書(岳飛傳)等都是如此。影片中檢查官杜丘被人平白誣陷蒙冤後,以自己頑強的硬漢性格,突破重重阻礙,查找追蹤真正的罪犯,在歷經艱辛苦難之後,在大家的幫助下,終於將真正的罪犯繩之以法,洗清了自己的冤屈,伸張了正義,這樣好的內容題材在那個年代時引起了廣大我國觀眾深深的共鳴,產生了長久的影響力,使人們久久不會忘懷…

時至今日,這部影片給我們當代人最大的感受我覺得是關於如何看待神劇這個問題。大家都看到網上有很多對當代神劇的批評,其實老電影(追捕)也是神劇性質的,但不論在它當時那個時代還是當今,都不象現在這些神劇一樣讓人反感,為何?

首先筆者認為是影片的題材好,好的內容題材滿足了觀眾內心真實的需求。演戲都是假的,但好的影片要在假的做戲裡反映出真實的生活景況,體現出現實中的人們的內心渴望達到的事情,這是(追捕)這部影片不同於當今神劇的優秀的地方。如果假戲演假事糊弄愚弄現實生活中的真人只為滿足人們浮淺的感官刺激享受那就是當今神劇的錯誤。

再有,影片(追捕)中固然也有許多離奇的神劇情節,但離奇卻不能離譜,再離奇又都是現實中可能發生的事,不能離奇到滿嘴胡天那就不對了。有現實可信度的離奇和影片真實性的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就是一部好的引人入勝的影片。當今神劇中類似的離奇又能讓人接受的神劇情節也是有的,如新編電視劇(林海雪原)中剿匪許大馬棒劇中手榴彈炸雪崩的情節,雖然離奇,但有實際可信度。只可惜這樣的神劇情節太少了,我們看到更多的都是漫天胡扯的神經劇情和根本沒有可信度純粹就是刺激感官的內容。

真的希望象(追捕)這樣好的影片能夠在當今新片中再看到,但是,可能嗎?時代不同了,當今人的價值取向、道德水準、喜好情趣等都和以前大不同了…哎!難呀…

我想念你~杜丘~我們那一代人心中的偶像!

中國觀眾從來對高倉健都抱持一種特別的感情,那大抵是一種集體回憶的影響,大家在改革開放後,率先在大影幕上看到《追捕》(76,原題為《涉過憤怒的河流》)及《幸福黃手絹》(77),兩作均於79年在中國公映。 沉實、堅定、勇毅,情感內斂卻豐厚等等,簡言之就是一個與民族教育背道而馳的陌生人物。

下圖:原題為《涉過憤怒的河流》的《追捕》

高倉健的銀幕形象,當然為中國觀眾帶來驚喜。 有趣的是,《追捕》及《幸福黃手絹》均屬高倉健剛進入獨立時期的作品,可說是他作為演員乃至人生正好進入深刻沉澱的反思期。

早在五、六十年代,高倉健已屬日本炙手可熱的超級大明星,但隨著時局政治形勢的動蕩(日本面對安保條約等的衝擊),他也不斷反省自己的位置角色。 他自言一直每天在拍攝,也不分清現實與虛構的界線,但休息時偶爾踏足電影院看自己主演的作品,發現院內人山人海,觀眾各自投射於他所主演的角色上,興奮張揚的程度令他大吃一驚,因而更感受到電影作為媒體的威力, 從而更加深刻反思自己作為藝人的責任及影響力。

下圖:《幸福黃手絹》

此所以自七十年代開始,高倉健已積極構思脫離電影公司,嘗試以獨立身分存活,希望可以令自己於電影事業上有更大的影響力。 由於他是東映公司的首席王牌,也是「任俠電影」(即以鋤強扶弱式的陽剛男性為主角的類型電影,強調俠客式的俠義精神本質)的台柱,也可說是東映的搖錢樹。 此所以從公司層面出發,極不欲高倉健轉型變身,當時的社長及川博本來接受了在東映旗下成立「高倉製作」的分枝,好讓高倉健可以有更大的自主空間。

可是71年及川逝世,接任的岡田茂社長不守諾言,於是便出現著名的「高倉健蒸發」事件,指他以海外旅行為名,拒絕接拍合約上的電影。 高倉健與東映的關係,自此進入白熱化的階段,最終於76年正式分手。

而《追捕》正是他脫離東映「任俠電影」,步入獨立自主階段的首作,正式與一向飾演的匪幫小混混壞人角色告別;甚至在《幸福黃手絹》中飾演礦工勇作,因妻子光枝沒有告之流產的消息,一時衝動下在街上打死了一名小混混而被判監, 結果在刑滿後憂心忡忡不知道光枝會否在家門外,掛上代表原諒他的黃手絹,流露出過去出演角色鮮見的鐵漢柔情一面。

我想說的是:中國觀眾對高倉健的好感,委實有一種機緣巧合的契會在內。 在高倉健努力突破作為類型角色局限之際,嘗試更嚴肅認真地看待個人的演藝事業之時,轉型作恰好「被引入」中國公映,令到大家對他的正面印象及好感來得理所當然。

反過來說,如果「被引入」的是高倉健當紅時期的「任俠電影」,我相信他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印象應該會大有不同。


高倉健六零後到八零對他應該都很熟悉,他的電影剛進入國內剛好是文革結束後,此前國內多半是樣板戲,他在銀幕中塑造的硬漢形象深入人心,一下就風靡國內大江南北。最重要的一點應該是那時候正是中日關係蜜月期,中日剛剛建交,日本政治家也重視維護與我國的良好關係,高倉健本人也是親華人士,後來還參演過<千里走單騎>。這些原因都使高倉健深受中國人民喜愛。


高倉健是深受中國人,喜愛的一個非常正派的演員的,高倉健在演《追捕》中的杜丘的形象,演得太像杜丘杜丘了,高倉健在這部電影中,還演了一個很正義的檢查官的,他演得太深入人心了,高倉健在精神院,演得太像一個精神病人了,所以,中國人很喜愛高倉健的!


不光是高倉健,只要是個老外,就會被某些國人莫名其妙地喜愛。就像七十年代末,無論引進什麼外國電影,觀眾都會爆棚。不過不是所有的國人都喜愛高倉健,和喜歡看他的電影。當高倉健在中國最紅的時候,就有人說高倉健不會演戲,臉上總是一種表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