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文

  老一輩的科技人還記得,PC時代產業鏈的核心公司英特爾有個最著名的玩法,就是讓自己的下游PC廠商替自己打廣告,並給予這些PC公司報銷廣告費。而各大電腦公司都把“intel inside”作爲廣告的壓軸詞——這一做法讓英特爾在和AMD的競爭中獲益不少。

  現在,阿里雲正在做着一件類似的事,他們試圖發展各種合作伙伴,例如跟德勤、埃森哲、畢馬威、SAP、神州數碼、偉仕佳傑、用友網絡、……

  這就像什麼呢,很多公司可能自己不會去買雲服務,或者已經有了私有云,但是仍然可能去採購諮詢公司、AI或者其他第三方的服務。而未來,阿里雲將化身這些服務背後的“芯片”,隨着這些“PC”進入企業的系統。

  但這個想法談何容易,要想做到能夠通吃天下公司的IT系統,除了自己的基礎能力和智能能力要足夠領先,兼容也是一件大事,否則,阿里雲就算有天大的AI本事,企業也沒法用。

  你不知道的“亞當”

  去年5月份加入阿里雲的李飛飛跟谷歌那個在計算機視覺上花了15年的女超人李飛飛有着同樣的名字,不過阿里雲的李飛飛做的方向卻全然不同——他一直專攻數據庫,而且,他是個程序猿。

  2018年年底阿里雲進行組織升級的時候,李飛飛就開始負責雲智能數據庫產業事業部,同時也負責達摩院下面數據庫存儲實驗室,所以阿里巴巴集團數據庫從研發到業務支持到雲上商業輸出服務客戶,基本上在新的大團隊裏面。

  在楊姐看來,李飛飛工作的最大意義之一,是讓阿里雲更加具有兼容性。

  “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一個通用的商業數據庫,要求就非常產品化標準化,能夠支持不同產品。”李飛飛直言不諱,“不要說10%,可能一個兼容不了,我的代碼就跑不了,就不能把業務無縫遷移過去。”

  爲了兼容,阿里雲數據庫團隊專門研發了一個遷移工具叫做ADAM,ADAM核心思路是說,是一個遷移工具,可以掃描客戶在甲骨文上面業務的應用,來做一個診斷,能夠診斷出哪些是兼容,哪些不兼容,針對不兼容可以做一些遷移的方案,剩下一小部分不兼容的場景可以通過亞當診斷,來做一個兼容式的遷移到Oracle版本上。

  李飛飛透露,以大致勝的X-DB和以快致勝的POLARDB正在結合到一起,希望能夠打造一個通用的商用數據庫,提供一個共享存儲一寫多讀的雲延伸的數據庫,同時利用分佈式架構能夠迅速的拓展,不管是不是在公有云上,針對大中小客戶以及線下一些企業級超大規模的用戶,阿里雲都能夠去統一的解決和部署。

  是的,阿里雲正在試圖做最大限度的兼容——也只有對市場上左右的場景都兼容後,阿里雲才能輸入自己的高階能力。以上舉得數據庫層面的例子只是諸多實踐中的之一。

  對於阿里雲來說,未來所有牛叉能力的輸出,都是以兼容爲前提基礎的。

  未來雲的“三化”

  如果你去了解一下行癲(張建鋒)的思想,就會發現,在他這個阿里雲智能總裁的心裏,給阿里雲的未來有三個大方向上的規劃:IT基礎設施的雲化、核心技術的互聯網化和應用的數據化智能化——這也是他對“阿里雲”的定義。

  首先,就是IT基礎設施的雲化。

  其實這不僅是阿里集團內部以及電子商務行業整體業務的一個需求,也是包括實業在內的所有公司的需求。在行癲看來,不管是在網上開店,亦或是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分頭各自購買資源,不僅得不到最便宜的價格,對於存儲容量和使用資源的彈性,企業都無法單憑一己之力達到最優。

  而中國的雲服務發展到今天,已經完全可以由第三方來完成規模效應的提高和成本的有效降低——阿里雲目前的市場份額超過第二到八名的總和,具有最高的效率和彈性。

  換句話說,在行癲的心裏,未來的公司如果沒有一個基於雲的IT基礎設施,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第二,核心技術的互聯網化。

  當然,而隨着基礎設施的雲化,必然產生新的技術體系。例如原來傳統IT領域的體系是像小型機、高端存儲、傳統的數據庫,而云化之後則是基於廉價PC的大規模分佈式計算。

  與此同時,又需要一套新的系統去運營它,包括一些大規模的調度、消息的處理、分佈式的數據庫、負載均衡,都是原來基於硬件大型設備的,現在都需要基於互聯網技術來進行改造。

  所以,行癲認爲雲之後的第二個核心能力,就是用互聯網的技術來構建整套IT系統。今天大多數的傳統IT產業,它最大的問題在於不僅基礎設施是老的,而且技術體系也很“老”。

  “如果還是老的那套體系,我覺得可能會招不到合適的工程師。因爲所有的工程師慢慢地都向新的體系遷移,開源生態,所有的雲,它都是構建在這麼一套新的體系之上。阿里巴巴是這條道路上一個堅定的實踐者,也是一個探索者。”行癲說。

  第三,數據化和智能化的雲。

  當然,阿里巴巴既然有一顆裝下整個中國企業雲服務的心,就要有相應的能力——數據化和智能化顯然是下一個階段,即實體經濟全面上雲時期的基礎設施。

  爲什麼?

  因爲讓企業的流程和管理上雲並不是最終目的,阿里雲最終想要達到的目標,是幫助企業把自己的數據運用起來,進行智能分析和決策,用來指導企業下一步的生產和戰略。

  換句話說,阿里雲並不僅僅想做一個硬盤和芯片,他們還要做企業雲時代的“大腦”——像淘寶那樣給每個用戶推送不同的廣告僅僅是個“小菜一碟”的應用,行癲真正的理想,是構建一套真正能夠支撐大數據智能化的關鍵基礎設施,包括數據的處理、存儲,要構建一整套技術,甚至讓企業可以“預見”未來:例如當客戶打電話進來的那一刻,系統可以推理出大概要問什麼問題,

  因此,計算力很重要,但智能化的計算更重要。

  從整車時代,到4S店時代

  “整個阿里巴巴今天大概有60%-70%的流量是跑在公共雲上,我們接下去要花12年的時間,將阿里巴巴100%的業務跑在公共雲上。”行癲說。

  行癲透露,在阿里的雲智能升級之後,會把阿里巴巴的技術跟阿里雲的技術完全打通,以後阿里巴巴用的技術跟阿里雲上的產品完全一樣。企業客戶第一時間用的也是跟阿里巴巴一模一樣的底層。

  回過頭來看,阿里雲在過去的十年裏積累了紮實的技術能力,包括自研的飛天雲操作系統、彈性裸金屬服務器神龍X-Dragon、雲原生數據庫POLARDB等等,再加之幾年前成立的達摩院,技術實力突飛猛進。

  這幾年,達摩院在量子計算、機器智能、嵌入式芯片、數據庫進行了大量投入,特別是在IoT端的嵌入式芯片發展非常快,去年銷售約2億片,今年下半年阿里雲自己研發的第一款阿里巴巴NPU將會正式發佈。據悉,這個性能在這個同等芯片裏面都非常非常領先!

  “它不是領先一倍兩倍的問題,是領先十倍以上的!”行癲說,最先“嚐到”這個服務甜頭的,可能是零售、金融和數字政府幾個垂直領域。

  如果說單純的賣存儲、安全、計算等能力是阿里雲的1.0時代,那麼以智能化爲核心的2019年,則是阿里雲進入2.0時代的標誌。

  在楊姐看來,阿里雲的第一階段是構建硬件基礎設施,擴大規模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核心能力”階段,例如在2013年,阿里雲完成了第一次大突破,把5000臺計算機作爲一個整體來做計算。直到今天,阿里巴巴的計算平臺已經達到了7萬臺計算機在做大數據處理,每天要處理超過一百個P的數據,雙11當天處理了超過1300P的數據。

  在這個階段,阿里雲做了大量的技術積累,特別是支持了阿里巴巴體系內的公司和服務。但阿里雲顯然認爲這樣做就太“大材小用”了,因此要進入下一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則是把這個大腦內置到了很多合作伙伴的產品中,去被集成,去幫助更多企業實現IT基礎設施的雲化、核心技術的互聯網化和應用的數據化、智能化——即阿里雲既要做自己的發動機和整車,又要建立自己的4S店。

  而在楊姐看來,到了4S店時代,其實阿里雲如果像前文一樣,可以把自己的雲服、雲技術集成在類似埃森哲、德勤這樣的服務商裏,那麼無疑是給自己發展了無數強有力的渠道合作伙伴——通過這些合作伙伴來滲透到各行各業,無疑更加事半功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