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它想一個人呆着。”

  “沒有人在難過的時候想一個人呆着。”

  前兩天,我在居住的村寨裏發現了一個孤獨的電影院,影院門口一排騎着馬的人路過,遠方的蒼山頂處還有積雪未消。走進去迎接我的是一個十歲的雲南劍川縣男孩,他黝黑的皮膚上印着常年日曬的紅,清亮的眼神看見我透出一股羞澀的興奮。

  他來回小跑地打開大廳的燈,打開“淘票票”售票機,電和光讓這個影院的空寂有了几絲生機。電影臨開場我走了進去,黑暗中我隻身一人,大屏幕亮起,小男孩抱着一堆零食和果飲興奮地坐到了我旁邊:“姐姐,我來啦!給你吃這個。”

  我們戴上3D眼鏡,一起看了蒂姆·波頓的迪士尼新片《小飛象》。

  01

  被嫌棄的大象的一生

  1941年有部經典的動畫片《Dumbo》(小飛象),迪士尼出品;近80年後,迪士尼推出了全新真人版《小飛象》,由蒂姆·波頓指導,伊娃·格林、科林·法瑞爾主演。

  “小飛象”的故事到底經典在哪裏呢?除了迪士尼永遠暖心治癒的價值觀——接受自己與衆不同並自由翱翔外,“小飛象”原型的故事更耐人尋味,那幾乎是一個令人心碎的故事。

  Jumbo 象寶寶

  “全世界最著名的大象”Jumbo 是《小飛象》故事的原型,這隻1860年出生的小象曾親眼看到自己的母親和族羣被屠殺,而它因爲弱小的身體讓獵者放棄,轉手將它販賣。這隻小象先後被變賣到德國、巴黎……你想象不到一個不足5歲的孩子度過了多麼動盪不安的幾年。

  美國有句諺語叫“大象永遠不會忘記”,是講象的記憶力非常強。這隻小象帶着母親被屠殺的記憶,在人類的輾轉中永遠不知道自己下一站是何方。

  直到在倫敦,它遇見了馴獸師馬修,大象對當時的人們來說充滿了新奇,它帶着一身的傷病、腐爛的腳來到了倫敦動物園。馬修疼愛它,在細心照料下,小象逐漸接受了人類,並很快在這裏成名。丘吉爾的童年就騎過這頭溫順的象。

  情況又一次糟糕是從Jumbo 不願意回象舍開始的,因爲童年一直在各種黑暗的集裝箱中輾轉,小象對黑暗的牢籠有着極其痛苦的記憶。加上當年的衛生條件極其惡劣,人們也不知道如何飼養大象,小象在牢籠中被老鼠啃噬,它暴躁掙扎四處亂撞,倫敦動物園又一次把它賣到了美國。

  這在十八世紀80年代的英國是一件大事,有超過15,000的市民爲他送行。到了美國它成爲了馬戲團裏最知名的動物演員,四處巡演。直到9月的一天, 151次火車全速經過的途中,表演結束的大象正要走回巡演的火車車廂,Jumbo 死了,生命終止在它的24歲。

  商人將它做成標本繼續斂財,它的屍體解剖中顯示:Jumbo 的肚子裏有許多硬幣、金幣、銀幣、石頭、鑰匙、玻璃、金屬片、電線和各種人類世界的生存廢料。它的骨骼因在不合身的籠子裏嚴重受損,還患有關節炎、挫傷和骨骼變形等病症。

  02

  啤酒粉象Delirium和小飛象Dumbo

  在1941的動畫片中有一個著名片段:醉酒的小飛象看見了粉色的氣泡象。在蒂姆·波頓的版本里這裏變成了巨型的馬戲團開場舞蹈,但Pink Elephant 的橋段沒有刪減,因爲它就是小飛象的真實經歷。

  當年那隻被賣往美國馬戲團的大象情緒悲傷,在狹小的空間無法動彈,經過漫長的囚籠生活纔到達美利堅。跟隨它的馴獸師可憐它,天真而好心的給它灌了許多酒,在酒精的作用下來麻醉它的痛楚。

  動畫中出現的粉色氣泡大象

  知道了這個故事,再去看1941年的那段動畫片就理解了當年的動畫師怎麼會安插了這樣一段匪夷所思又壓抑的段落。新片中,蒂姆·波段仍舊憐愛這隻小象,它被帶着和媽媽團聚的心願開始登臺表演,在巨型的人類舞臺中若有所思的、毫不理解的看待這一切,那些粉色泡泡中的大象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幻影。

  而啤酒屆無人不知道的“粉象”來自比利時Huyghe酒廠的王牌產品,無論是Delirium Nocturnum(深粉象),還是Delirium Tremens(淺粉象),Delirium一詞本身就有精神錯亂、發狂、狂熱,或者描述說胡話的狀態。

  赫赫有名的比利時“粉象啤酒”

  倫敦更早的傳言有對喝下這款烈酒後的描述,“在他極度的狂喜裏,有藍色的老鼠和粉紅色的大象……”當你看過《小飛象》的動畫片,瞭解小象的故事後就知曉這一切來源於此了。

  當年沒有人知道如何飼養一頭來自非洲草原的象,它在不屬於自己的世界走過了被潦草對待的一生,那個唯一愛着他的飼養員也只能靠應付人類痛苦的辦法來緩釋它的痛,這一切都令人心碎。

  那隻喝醉的象,充滿了不可描繪的憂傷。

  03

  蒂姆·波頓的於心不忍

  有人看完電影說看不到蒂姆·波頓的影子,畢竟印象中的他是電影世界的一朵大奇葩,他既有架構完整故事的嫺熟能力,又至始至終有着難以磨滅的“童話”情結。陰晦寒冷的哥特世界巧遇迪士尼一樣的明亮溫暖的愛和希望,他以其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遊走於類型片王國,給人類留下一個永恆純真的“彼得潘”。

  我至今還記得《剪刀手愛德華》的開場,開始於幽暗的樓梯道,深藍色的鎂光下,童話裏吸血鬼居住的城堡帶給人哥特似的恐怖體驗。這裏人跡罕至,雜草叢生,但是你踮着腳尖走進去,推開虛掩的鐵門,遠遠看去陰森的黑白色調竟變成鬱鬱蔥蔥的生命的綠色,那裏住着一個孤單的靈魂。

  那種巨大的童年孤獨貫穿在蒂姆·波頓所有的電影裏,他最黑暗也最光亮,最殘忍也最溫柔。

  到了《小飛象》幾乎看不到哥特黑暗的影子,但我恰恰覺得這非常蒂姆·波頓,他曾經拷問了很多次人類,展現和流出了多少他對人間的失望、心酸、難以提及的傷痛。但所有那一切逝去,他仍舊讓你驚異,在最邪惡的地方開出最純潔的花,經過的所有痛楚都成爲美善的道路。

  他始終是個無法澆滅自己內心純粹暖意的“好小孩兒”,他的《小飛象》異常溫暖,他幾乎不捨得那頭擁有幼童一樣的眼睛的小象再經歷更多的人間劫難了。影片中和母親的分離弱化了原型看到母親慘死的記憶,擁有一雙巨大的耳朵成爲了它的不幸與幸運,蒂姆·波頓愛它,像守護嬰兒一樣守護小象的心靈。

  04

  小飛象的兒童夥伴

  小象的巨型耳朵令它成爲異類,就像平和小鎮的“剪刀手愛德華”是異類一樣。小象的母親瘋狂的護佑它的孩子,讓它成爲了一個無能爲力被送走的“瘋象”,所有的“異類”都在孤獨的成長。

  電影中蒂姆·波頓給小象找到了真正的夥伴,那兩個兒童失去了母親、父親服兵役迴歸時少了一條胳膊。他們同樣面臨着失去的痛楚,孩童帶着天然的愛意和小象相互信任。

  被關起來的母象和小象分離,它們相互牽掛悄悄探望,無法不對母子連心的戲碼動情。當大象被買走,小象癱坐無力傷心嗚咽,兩個孩子走進來揣測如何安慰它。

  男孩兒說:“或許它想一個人呆着”。

  女孩兒卻飛快的回擊:“沒有人在難過的時候想一個人呆着”。

  看到這裏我突然爲蒂姆·波頓流下眼淚。這個借用電影裏的一切表達自己的導演,他的故事非常神祕,至今除了在媒體資料裏知道他擁有一個異常孤獨的童年以後幾乎什麼也不知道,他隻字不提,對自己的隱痛從不贅言,這樣的人,多年以後肯在影片中吐露出這樣的真實心跡,實在不易。

  我不由得想,他或許被一些成長後的好,暖熱了心臟吧。兒童和小象之間有強烈的共情,以“失去母親”作爲文本連接,兒童知曉那種難過,肯用一腔天真的善意幫助小象母子團圓。

  05

  每顆孤獨的心是如何長大的

  “小飛象”因爲擁有飛行這樣特殊的天賦而變得價值連城也同時災禍並行,“飛行”的意義非常符合迪士尼一貫“自由和愛”的母題。而蒂姆·波頓給了飛行更多層面的意義。

  從孩子們無意用羽毛和小飛象玩耍令它生理應激反應而起的飛——到看見羽毛就本能的飛——以及最後殺出火海沒有羽毛完全自主的飛。這層層的敘事邏輯清晰而縝密,伴隨着故事的跌宕起伏,這就是迪士尼的魅力和功底,哪怕只是平常的講述一個故事,它也從來不敷衍每一顆透明的心靈。

  除了敘事層面的“飛行要義”外,還有“自由與否”的論述。“飛”無論在任何文化裏都有自由的韻味。片中的講述裏關於飛行的啓示是有目的的:小象爲了見媽媽才答應表演。這時候小象的“飛”是一種對團聚的交換,這和“飛”本身的存在是衝突,因爲“飛”原本就是天生,因爲人類的爲難才讓它成了被明碼標價的生意。

  而我們只消思考一分鐘,當你被強迫做違背自己意願的事的痛苦感,就能明白跨生物種族的象吞嚥了多少委屈、無奈、傷心纔來同意人類的意願。

  過去一位養貓的朋友和我聊過他的貓,那是一隻漂亮可愛而脾氣火爆的貓,不親近任何人類。我以爲是貓不接納。但朋友說“它這樣很好,這纔是一個雄性的貓科動物。”

  “其實我知道貓可以訓練,但是你知道代價是什麼嗎?就像馬戲團的老虎獅子,面對鞭刑的顫慄,會留下一輩子的創傷。貓會對心理創傷記一輩子,而這是唯一的訓練方式。

  就讓他自由自在吧,一生不過短短十幾年。每天獨立而美好的在我面前,就已經很好了。”

  大象擁有巨大的形體也擁有巨大的溫柔。它們是極其溫順的動物,熱愛家庭,對萬物親暱相信。所有以一己之心來扭轉生物性靈和天性的行爲都是巨大的暴力,何況人類從未真正停止對象的屠殺。

  《小飛象》的結局當然是明亮的,那些被利益驅逐之外的馬戲團成員們,萬衆一心的爲小象母子的團聚努力,人們不是沒有看見黑暗,人們只是從來不放棄對美好固有的堅守。

  也有人說蒂姆·波頓爲什麼要毀滅了片中那個利益爲上的“Dream land”,很簡單,因爲心中對純潔的庇佑有多強烈,對醜惡和不潔就有多仇恨。在兒童世界,沒有曖昧的灰色地帶,迪士尼的童心在於:簡單、明朗、一切衆生靠愛的滋養活下去。

  我覺得這是迪士尼永遠最酷的真理。

  本文作者:走走小姐。影評人,寫作者,普通江湖兒女。“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你的震怒之下,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嘆息。”

  本文配圖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第一章節資料參考: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6864855/Tragic-true-story-Jumbo-real-life-alcoholic-circus-elephant-inspired-Disneys-Dumnp.html

  小飛象背後的故事有沒有打動你?

  你怎麼看待人類和動物的相處關係?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與我們共享

  爲這個感人的故事點一個“在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