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91

光看上面那圖說是去日本拍的大概大家都會相信才對 !

( 話說用這張在 FB 打卡還真多人被騙到 ~ XD )

這景點自從偶像劇來取景過我就知道了 ,

但一直沒空所以放在我口袋也好一陣子 ,

趁著今天聽說 40 度的晴朗高溫 ,

就一個人來趟自以為是日本輕旅行吧 !

66692

※一滴水紀念館取名由來※

為紀念原起造者水上覺治之子水上勉先生 ,

他一生承襲自日本「滴水」禪師的禪宗思想 ,

崇尚珍惜萬物資源 , 就算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滴水 , 也當物盡其用;

另一則是為感念移築過程中所有的苦力群志工 ,

他們透過實質的行動傳遞了無私奉獻的思想 ,

縱使小如一滴水 , 終能匯聚能量完成此一跨國移築艱難工程 ,

故取名為「一滴水紀念館」。

 

※熱忱無私的跨國移築歷程※

淡水一滴水紀念館係移築自日本福井縣大飯町一棟建築 ,

那建築是在西元 1915 年間的日本古民家木造建築

日文名 : Tamsui Itteki Memorial House ,

緣起於日本阪神及台灣921二個地震所連結的台日人民情誼 ,

並透過多位台日熱心人士的努力 ,

從民國94年拆解、至98年12月完成重建 ,

歷經了約五年、多次輾轉遷移 ,

跨越了3,000公里的旅途 , 遠從日本來到台灣。

移築除延續成為台日交流的平台外 ,

更是跨國人民間社區營造的精神堡壘 ,

館內同時設置了「水上勉文庫」及「陳舜臣文庫」,

以促進近代台日文學交流鳴放。

66694

魷魚在這 40 度的高溫下要我從捷運站到這無疑是自殺 ,

所以這次還是選擇自己開車來比較明智 ,

這裡也算非常的好找 ,

只要從淡水往漁人碼頭方向經過紅毛城之後 ,

遇到的第一個超大 T 字路口右轉即可 ,

右轉上去沒多久會看到右側有石板路 ,

開進去就是一滴水紀念館的小型停車場了 !

66695

 停好車順著步道指示慢慢進前 ,

雖說今日溫度計顯示 40 度高溫 ,

但走在林蔭中三不五時有徐徐微風吹來 ,

在心靜自然涼的狀態下似乎也沒那麼熱了 !

66693

 沿著指示走一小段就看到了紀念館的大門 ,

要進入館內的大門有兩邊 ,

上面這圖是其中一邊而門後算是接無障礙坡道 ,

不想走樓梯的朋友可以順著彎沿的坡道慢慢上行 !

66683

 另外一邊門口就直接是樓梯 ,

這感覺好像 " 來去鄉下住一晚 " 裡的大戶人家才有的門面 ,

不愧是完全從日本移植過來的 ,

從這裡就可以完全的感覺到這十足的日本味 !

66684

 走吧 ~ 從大門走進去 ,

慢慢的讓我們來欣賞這原汁原味的日式建築 !

我很喜歡走在這樣的碎石子地 ,

每走一步那沙沙聲 ,

不知為何總會讓人心情平靜下來 !

66688

不論是建築物或是廟宇 ,

我總愛從這個有煞氣的角度拍過去 ( 屋角煞 ) ,

這樣的角度不關是哪種建築物感覺很有氣勢 ,

畫面右下也是要入館前館方規定要換鞋子的地方 ,

入館都要更換館方所準備的拖鞋 ,

館內任何參觀角落皆不准脫鞋 ,

在拍照同時也不可以使用閃光燈 ,

只是很多人都無視這樣的規定 ...... ( 無言 )  

66690

入口處的正上方 ,

可看到驗明正身的一滴水紀念館的牌匾 ,

不過知道大家八成沒看到上面寫的這一滴水紀念館名稱的由來 ,

所以下面再貼一次讓大家細細品味 ~

為紀念原起造者水上覺治之子水上勉先生 ,

他一生承襲自日本「滴水」禪師的禪宗思想 ,

崇尚珍惜萬物資源 , 就算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滴水 , 也當物盡其用;

另一則是為感念移築過程中所有的苦力群志工 ,

他們透過實質的行動傳遞了無私奉獻的思想 ,

縱使小如一滴水 , 終能匯聚能量完成此一跨國移築艱難工程,

故取名為「一滴水紀念館」。

66686

這裡面有展出置了「水上勉文庫」及「陳舜臣文庫」等資料 ,

但因為上頭都會標示中文拍起來就沒那麼有 FU ,

對日本文學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看看 ,

至於我的照片為了那自以為是的日本味 ,

只好故意都不拍那些有中文字的展覽品了 !

66687

 這建築最酷也最有看頭的就是上面這些木頭 ,

整棟建築物 600 多根的木頭樑柱完全沒有使用一根釘子 ,

其中用榫頭銜接方式就超過 20 餘種 ,

有看過 " 全能住宅改造王 " 的應該都聽過老房子的工法 ,

而屋中有枝直立的大黑柱 ,

也就從由門外算進第三根 ,

幾乎可以算是剛好在屋子的正中央 ,

那也是屋中最長也是銜接最多橫樑的直柱 ,

在日本文化中代表著一家之主的父親角色 ,

也就是做爸爸的要撐起整個家的意思 !

66689

 抬頭仰望這建築工法時對那紅布包的東西很好奇 ,

好奇那到底是什麼東西為了什麼而包的 ,

 原來 ..... 柱頂的「棟札」是古民家的身分證明 ,

紅布裡面包的木牌記載著興建的年份與建築的「棟樑」(即師傅)姓名 ,

紅布外面再纏繞著一雙上樑時剪斷夾腳草鞋 ,

意味著此戶已經落地生根不再遷移之意 ,

這儀式早期台灣也有類似的 ,

不過是第一次知道原來日本也有這種儀式呢 ! 

66685

( 上面這張我覺得是最有日本味的角度了 )

喜歡日本文化的朋友很適合來這走走 ,

就算拍個照上傳 FB 與朋友開開玩笑也很有趣 ,

畢竟台灣少有這樣原汁原味的日本建築物 ,

這的交通也方便週邊景點也多 ,

當做是來淡水的順遊景點也是很 OK 的 ,

重點是 ...... 參觀完全不用費用啊 !!!!!!!

 

※※※※※※※ 這裡真的好日本的分格線啊 ※※※※※※※

 

一滴水紀念館

連絡電話

(02)2626-3350

官方地址

淡水區中正路1段6巷30號附近

導航座標

E 121°25'44" ( 121.4291) N 25°10'39" (  25.1776)

開館時間

平日(星期二~星期五)09:00~17:00;假日(星期六~日)09:00~18:00

休館時間

每星期一休館、過年除夕至初四休館、選舉日休館、

公告天然災害日休館(例如颱風假)、其他另行公告

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可透過捷運各系統直達或轉乘至淡水站 ,

依循指引標誌搭乘紅 26 公車或 836 遊園公車至滬尾砲臺站 ,

再循標示步行約 3 分鐘上山即到。

 

自行開車台北往淡水方向 , 過了淡水後往漁人碼頭方向 ,

過紅毛城後第二號誌就右轉上山即可在右側看到入口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