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簧管和小號這種樂器是為什麼主流都是降B調的,而長笛還有弦樂都是C調的呢,這種降B調樂器如何在樂隊里和其他樂器合奏?為什麼不一開始就都做成C調的


歷史遺留問題

管樂團、交響樂里的好多樂器都是移調樂器。很多人大概都會納悶,大家都能吹十二平均律,為什麼就非得說某個樂器是什麼調的呢?主要還是因為長久以來保留下來的習慣。

首先要明確所謂音名和唱名的區別。音名cdefgab是固定不變的,一個音名永遠只對應一個頻率,比如要說小字一組a,那就是440赫茲(或者定它是442或443的,這是細微差別了)。但唱名1234567,也就是do,re,mi,fa,soi,la,si,它們可以任意地串。打個比方說,在c國,人們都把樓房和地面平齊的那一層稱作1樓。而在b國,蓋的樓普遍有一層地下室,b國人都習慣把地下室那層叫作1樓。那麼稱謂的樓層數就是唱名,樓層本身的海拔高度就是音名。

那麼移調樂器怎麼記譜呢,經常有人稱讚,說五線譜多麼好,標多高就是多高,不像簡譜還要轉調。說這話的人大概是個彈鋼琴或者其他不移調樂器的,或者學移調樂器但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被叫作移調樂器的,總之就是「迷」的當局者或者「不清」的旁觀者,缺乏一個總體的認識。

正常的的五線譜,每個線、間上的音名固定(添加升降號的除外),而唱名會變。比如高音譜號,譜表上兩個升號,那麼這表示這是d調,所有的f變#f,c變#c,下加一間是1,音階1234567為d,e,#f,g,a,b,#c。但是在移調樂器的五線譜里,升降號不影響唱名的位置,下加一線永遠代表1,比如還是那個高音譜號,譜表上兩個升號的,音階是#1,2,3,#4,5,6,7,但實際音是b,c,d,e,f,g,a。

還是c、b國那個例子,現在有個人要把這兩國人叫到一起,而且他對這兩國人都了解,那麼他告訴c國人去一樓,告訴b國人去二樓,這樣不就讓兩國人都到同一層樓了嗎。

作曲家就相當於那個通知大家開會的人,他需要對每件樂器的演奏方式、記譜習慣都有所了解,才能做出協調。

注意這裡說的是記譜習慣,而不僅僅是調性。因為,我們拿銅管舉例,小號,長號,大號(圓號是個例外,先不說它)。默認都是降b調樂器。也就是說都是在不按鍵的情況下(長號是不拉開拉管的情況下)吹出的第一泛音是降b。但同樣是降b的樂器,小號要移調記譜,而大號、長號都按實際音高記譜。這就好比前面提到的,對b國的樓,b國人管地下室叫一樓,而c國人到了b國還是會把地面那層叫一樓。

這裡只是通俗地敘述了一下移調樂器的編排方法,具體一些的還是要去完整地學習配器法。


譜子不一樣啊,單簧管和小號這些轉調樂器的樂譜也都是轉過調的。比如單簧管的譜子上就會寫:clarinet in Bb.


譜子上的調號不一樣! 會統一的!

比如雙簧管譜子上是降B大調

在小號單簧管上面就是c大調


合奏大家的譜子調號都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懂樂理比如說固定調C調的譜子do就是C 用單簧管演奏就要把所有音降低大二度 出來的音才能和C調譜子一樣 至於為什麼降b是主流 因為單簧管就是個移調樂器 我覺得可能創造這個樂器的時候的目的就是需要一個降b調樂器


因為這個調的單簧管音色是最美的,當然也有人喜歡A調的音色,但普遍喜歡降b


同一首曲子,單簧管的譜子比其他C調樂器的譜子多兩個升號,也就是譜子整體上移一個大二度,這樣就能合奏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