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妻6萬買下300平婚房:房子不貴,日子卻很矜貴

小悅是我藝術系的好友,前段時間她在微信上和我吐槽,“設計的海報被老闆否了18次,最後做出來的還不如第一版,想回老家做插畫師,老闆的眼光真不行。”

上學時,小悅的作品經常被邀請展覽,學院的連教授也對她讚許有加,那時她就時常唸叨:“畢業後,想做一名獨立插畫師。”只可惜,後來她還是順勢做了名產品設計師,開始了夜以繼日的加班。

小夫妻6萬買下300平婚房:房子不貴,日子卻很矜貴

“插畫師”,這三個字就像她心裏的一根刺,偶爾扎得她又痛又癢。

我也曾勸過小悅,以她的才華肯定有人願意和她合作。但她對自己的插畫未來滿是惆悵,覺得喜歡的事只適合埋藏在心,插畫再好也無法養活自己。

於是她只能將就做着設計,生活壓力讓她死守着工作,不敢離職,只能隨着老闆的意願更改再更改……

小夫妻6萬買下300平婚房:房子不貴,日子卻很矜貴

回過頭想,小悅卻不是一人,我們總是一邊擁有着夢想一邊憂心着夢想支撐不了生活,心不甘情不願的將心裏的那團火吹滅,以爲過上想要的生活前提是經濟自由,於是一等再等,火苗已經沒了光亮。

想起之前在微博上看到的一個故事:“兩夫妻花了6萬塊,在閩南山間蓋了棟300平米的房,還開了間植物工作室”,與綠植爲鄰的日常,他們將愛好過成了生活。

小夫妻6萬買下300平婚房:房子不貴,日子卻很矜貴

有人在苦惱着,有人已經實現了。其實支撐生活的物質不難,難的就是做決定的勇氣。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他們的故事,人生就是試着做自己想做的事,再讓想做的事變得有價值。

做喜歡的事,過喜歡的生活

91年的陳茹萍在央美學的是藝術史專業,那年北京的天空很灰,大家也偏愛灰白的冷色格調。陳茹萍卻格外鍾情於植物,是色彩斑斕的花,或是深層靜謐的綠。

小夫妻6萬買下300平婚房:房子不貴,日子卻很矜貴

她說:“生活要有美好和鮮活的東西”,於是她毅然決然和先生黑土,把家搬到了黑土的故鄉——福建詔安,住着300平米的“森林房”,埋頭與植物共處。

小夫妻6萬買下300平婚房:房子不貴,日子卻很矜貴

她的作品受到了舊物倉的喜愛,連無印良品、Pageone、野獸派也紛沓而至,找她合作。幾年間,她如竹筍一般快速成長,陳茹萍笑着說:“植物中,我就像仙人掌一般,給點陽光就瘋狂生長。”

小夫妻6萬買下300平婚房:房子不貴,日子卻很矜貴

從一開始接觸植物,到“黏”着它一起生活,茹萍讓“植物藝術”這個愛好變得愈發的有價值。

小夫妻6萬買下300平婚房:房子不貴,日子卻很矜貴


房子不貴,日子卻很矜貴

親手在山林裏蓋一棟300平米的房,聽起來有些天方夜譚,沒想到茹萍和先生黑土真的做了!

他們在距離詔安縣城四五公里處的龜山村,尋到了一塊荒地。這裏是一處被河流衝擊出來的三角洲,只有一座橋可以抵達小島,龜山村只有30多戶人家,他們每天都要放牛,且維持着一二十年前的生活方式。

小夫妻6萬買下300平婚房:房子不貴,日子卻很矜貴


在取得相關許可證後,茹萍和黑土便開始清理雜草、設計圖紙、和打地基。

一起砌磚,運沙,親力親爲,熱情的村民過來幫忙,爲夫妻倆節省了不少麻煩。因資金有限,房子用鋼板代替了磚石。一個月後,房子初現架構,茹萍開始專注於屋內的設計。

小夫妻6萬買下300平婚房:房子不貴,日子卻很矜貴


小夫妻6萬買下300平婚房:房子不貴,日子卻很矜貴

茹萍和黑土都不是專業的設計出身,房子的設計依照着自己的喜好和日常生活習慣。裝修的材料大多就地取材,附近被颱風折損的荔枝木用來做凳子、院牆籬笆的籬笆是竹子紮成的,工作的木桌、沙發、牀架全都來自山林間的棄木。

小夫妻6萬買下300平婚房:房子不貴,日子卻很矜貴

茹萍喜愛植物,便在屋內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綠植。陽光透過大大的落地窗,灑落進木地板上、牀上、植物的身上。房子的一樓是工作室,他們把普通的木工板打上整齊的洞,安裝掛鉤,掛滿各種工具和裝飾的綠植,隨用隨取。

小夫妻6萬買下300平婚房:房子不貴,日子卻很矜貴


小夫妻6萬買下300平婚房:房子不貴,日子卻很矜貴

二樓的臥室外有一顆老樹,枝葉緊挨着他們的窗戶,清晨鳥兒會發出鳴翠的聲響,茹萍說:“真的是住在森林裏。”

小夫妻6萬買下300平婚房:房子不貴,日子卻很矜貴


平淡日子裏的風火

在詔安,茹萍和黑土過着老人時間。早上5點起牀,晚上10點入睡。有時,茹萍會在家裏做着植物手工,黑土在對面敲代碼;有時,茹萍會上山,尋些新的植物,往山上轉一圈,拾掇有趣的乾果,在她手裏,又能變幻出新的模樣。

小夫妻6萬買下300平婚房:房子不貴,日子卻很矜貴


小夫妻6萬買下300平婚房:房子不貴,日子卻很矜貴

午後的時光是最愜意的,兩人一起在庭院裏看書、討論。到了傍晚,茹萍喜歡沿着河岸跑步,跑遠了黑土就開車來接她,黑土則喜歡打球。不忙時他們窩在廚房裏準備晚餐,有時會跟着黑土回他家,嚐嚐他媽媽的好手藝。

因不忍植物乾燥凋零,茹萍給自己造了一間乾燥花房。乾花放進框中,有一種安逸的靜謐。茹萍說:“到了枯花那般年紀,我可能沒有力氣到世界的各個角落,那就蝸居在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把生活過得像畫一樣。”

小夫妻6萬買下300平婚房:房子不貴,日子卻很矜貴

她喜歡植物的一切,所有的鮮花,綠葉,都讓她十分着迷。爲了親近它們,讓自己靜下心來,茹萍把工作室從廈門搬到了山裏,她不用再擔心租金的壓力,生活的成本,用最質樸的態度,與植物相處,做自己喜歡的事,讓這件事慢慢的“開成”自己想要的形狀。

小夫妻6萬買下300平婚房:房子不貴,日子卻很矜貴


她買來最常見的幹玉米,細緻雕琢,將他們變幻成髮簪,偶時,茹萍還喜歡畫畫,將脫水的植物鑲嵌在畫上,又是另一幅模樣。把採集的鮮花小心地處理,做成永生花,再加上自己的創意,又成了各種裝扮的美物。

小夫妻6萬買下300平婚房:房子不貴,日子卻很矜貴

她將自己的生活分享在微博和公衆號上,喜歡的人會找上茹萍購買她的作品,有時也會接到一些合作訂單,這樣一來,茹萍“隱居”詔安,專心做着手上的事,也有不錯而穩定的收入。

木心說:“生活最好的狀態是冷冷清清的風風火火”,茹萍和黑土的日常是冷清的,但對植物的那份熱愛就像平淡日子裏的風風火火。鮮活的植物原本只有短暫的期限,卻在茹萍的巧手中重生延續。

小夫妻6萬買下300平婚房:房子不貴,日子卻很矜貴


做喜歡的事,讓喜歡的事變得有價值

剛開始接觸植物時,茹萍也不知自己會做成怎樣,但是熱愛讓她奮不顧身。舊物倉的創始人楊涵憬曾對茹萍說:“我本來也想做植物,但是看到你在做,我就不做了,你可一定要做好呀!”

喜歡一件事,或許比現實鋪好的路難上很多,但路上遇見的風景或許纔是我們真正想要的。

小夫妻6萬買下300平婚房:房子不貴,日子卻很矜貴

摩西奶奶曾是美國一位普通的農婦,76歲時因關節炎放棄農活開始繪畫。80歲到紐約辦畫展,引起轟動。101歲辭世,開過15次個人畫展,留下1600幅作品,是美國著名和最多產的原始派畫家之一。

1960年,一個自稱春水上行的日本人給摩西奶奶寫了一封信,說他已經30歲了,覺得放棄穩定的醫生工作去追逐寫作夢想無疑風險太大。摩西奶奶回了他一張明信片:“做你喜歡做的事,上帝會高興地幫你打開成功之門,哪怕你現在已經80歲了。”

後來,這個年輕人聽從了摩西奶奶的忠告,他就是後來享譽世界文壇的作家渡邊淳一。

小夫妻6萬買下300平婚房:房子不貴,日子卻很矜貴

比起一望到頭又平又順的人生,做自己喜歡的事顯然是冒險的,我們總是過分擔心自己熱愛的事是否真的有意義,但成事在人,它的意義,是你賦予的。就像李宗盛說的:''做喜歡的事,讓喜歡的事有價值。”希望這是我們每一天的生活。

秦桑有話說:

小的時候很喜歡搗鼓吃,也很喜歡拉着爸爸的衣袖跟着他出門下館子。在成長過程中,“美食”成了我生活裏最大的樂趣。

在大學期間,我開始給美食專欄投稿,每月都能拿上一筆不錯的稿費。於是我有了更多資金到其他地方體驗不同文化的美食。

那是第一次,我明白了“吃”這個愛好越來真的可以變得職業,喜歡的事是真的可以養活自己然後變得有價值。它看似普通,也有很多人擁有愛吃的“技能”,但只要你持續保持熱情度,學習和深研,做任何事,你都有脫穎而出的機會。


今 / 日 / 互 / 撩

你最想做的事是什麼呢?

圖片大部分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字由極物原創,轉載請說明。


小夫妻6萬買下300平婚房:房子不貴,日子卻很矜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