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會在抗日戰爭劇中看到一個場景,號角聲一響,戰士們都會拿着手裏的武器向前衝,如果這些戰士們穿的是鎧甲,拿的是刀劍的話,倒是比較符合歷史背景,但是如果他們穿的是紅軍服裝,手裏拿着大刀步槍的話,那就不太可能了。因爲抗日老兵在看過這樣的抗戰劇後,便指出了他們的這個常識性錯誤,真實戰場根本不可能這麼打。

一般來說,我們看到這種一個部隊在往前衝的場景也是可以出現的,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那種情況,在古代或者說叫冷兵器時代,雙方手裏拿的都是刀、長矛這樣的武器,那麼這樣的衝鋒不僅能在氣勢上壓對方一籌,同時也可以給自己的人漲漲自信。反正兩軍碰面纔開始打。但是如果到了槍炮時期,還這樣衝的話,那就是大家說的“豬突衝鋒”了。曾有位80歲的老兵也說過,如果他們真的這麼衝鋒,那對面槍一開,還不是衝多少死多少嗎?

不過對於這種人海戰術,日本倒是非常喜歡,受到軍國主義的影響,很多日軍心裏認爲只要是爲國做出貢獻,哪怕犧牲也在所不辭,所以他們常常會這樣衝鋒,但是在機槍面前,簡直就是白送人頭。有人說,如果對面沒什麼力量,這種衝鋒非常有用,但是如果對面是已經準備好的獵人,那這種衝鋒就是給人家送飯。其實在二戰的時候,德國軍隊也曾見識過日本的這種人還戰術,他們覺得日本人的戰鬥力頂多是個一戰的水平。

而在抗日戰爭期間,我國在裝備上是出了名的差勁,所以這種情況更不能去大面積衝鋒,不然一排機槍,和幾發手榴彈,就能幹掉所有人。在炮火密集的戰場上,士兵們的首要任務是將自己隱藏好,我軍最常用的戰術就是,先悄悄潛伏,等到敵人靠近的時候,先用火炮對其轟炸一番,隨後在這種壓制下,士兵們趕緊發起衝鋒,這樣對佔領陣地纔是最有用的。

當然這樣的兵線比較散,因爲士兵們多會採用匍匐或者找掩體的方式前進。這也使得我軍後來研究出了多種集防禦和衝鋒爲一體的隊形,比如說三三制,這種隊形尤其是在解放戰爭當中得到了非常大的應用,就連後來美軍都能感覺到志願軍這種陣型的威力。所以說,影視劇還是看看就好,有很多地方都是藝術加工。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