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是三國時期蜀國的二代君主,有兩件事讓他一直抬不起頭,一件是樂不思蜀,另一件事就是不記趙雲的救命恩情。

據《三國志》記載,劉禪先後追封了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等人,而唯獨把曾經拯救自己性命的趙雲給忘了。姜維見此事感覺不妥,便勸諫後主追謚趙子龍,說他不僅功勞大,還救過你的命,不給個謚號也不合適啊,於是第二年才正式賜給謚號。

有人說劉禪之所以不給趙雲封號,是因為他沒有多大戰功。可是自從跟隨了劉備之後,他經常帶兵去打仗,立下的功勞有目共睹。更何況,人家可是救過你劉禪的命,這一點比什麼功勞都有價值。

那麼,蜀漢朝廷這麼對待趙雲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東漢末年,當時的人才依然集中在士族手中,突出表現為門閥制度。而趙子龍並非出身於名門望族,出身布衣的他和劉備又不是關羽、張飛那樣的結義兄弟。簡而言之,論家庭背景,極其普通;講關係親近,他比不上關羽、張飛。再者,劉備為了平衡蜀漢集團的各個勢力,只能對忠心耿耿的趙雲視而不見了。

由此可見,趙雲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蜀漢集團內部政治鬥爭的犧牲品。這樣,一個在武力上媲美呂奉先、力壓武聖關羽的人物,就這樣在蜀國耗盡了自己的生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