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今年投檔線上升最明顯的985高校,那就非北理工莫屬。在下面已經發布投檔線的省份,以及四川、天津、內蒙古等錄取中,預計全國範圍內,整體來看,北理工力壓西交、武大、華科、東南、哈工、天大等名校,成為僅次於北航、同濟、上財的院校。

再看看2015年江蘇高考北理工的投檔線,可以看到北理工上升明顯。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首先,即便有再多的理由也要明白,原因是複雜的,不可控的,隨機的,也許今年就輪到北理工揚眉吐氣了

個人猜想,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吧。

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像北理工這樣的985隻有一個。清北人華東五校不用說了,和北理工差距較大。北航、同濟也是約定俗成比北理工好一點。中山大學

、性質不同。華南理工,雖然都說性價比高但每年投檔線都不太高,主要是廣州作為一線城市還是不如北上深吸引力大,甚至可能都不如杭州有吸引力了,華南理工一直是四大工學院最弱的那個。哈工深倒是投檔線差不多,但畢竟不是主校區。於是今年,當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一線城市時,分數不夠同濟和北航的,都把目光瞄準了北理工。

北航北理差距並不大。作為工信部下屬學校,理工985雙子星,北理長期淹沒在北航的光環之下,主要是北航名字太高大上了,加上仰望星空國之重器神州飛船嫦娥一號什麼的(其實西工大、哈工大貢獻也非常大),大家覺得北航真好。但是如果看各種數據,尤其是就業數據,其實北理和北航差距很小,北理和北航的投檔線也不應該差距那麼大,與其沖北航被調劑,不如在北理選個好專業。今年,可能是大家開竅了,都發現了這個「秘密」。

最重要的原因,是北理承諾零調劑。什麼是零調劑?就是你填報某校,填滿了6個專業,只要一旦被提檔,就是100%被錄取,只要進檔了保證錄取到這6個專業其中的一個,絕對不會調劑到你沒報考的專業。大家都知道調劑不是好事,基本上只能讀垃圾專業,學校有了這項保證是不是好一點?聽我來慢慢分析。這種說法本質是一種障眼法,一種文字遊戲,實質上意義很小。而且北理工也沒直接說零調劑,在《招生章程

》中只有一句「我校在全國部分省份實施滿足考生專業志願的優惠政策。」然後就被解讀成零調劑。

零調劑就是大類招生的美化說法。首先看一下北理工的招生計劃表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明白,這就是標標準準的大類招生。

大類招生各大類之間的差距很小。大類招生的含義和目的之一就是把好專業和「差」專業打包出售,每個大類幾乎都存在好專業和差專業,因此大類之間的差別並不大。差距那麼小,調劑的意義還大嗎?

如果以專業招生, 那差別就相當大了。

舉個例子,上圖的信息科學技術大類中的計算機、測控,如果是按專業招生,這倆專業會差很多分,現在大類招生了,都一個分了,因為不能直接報專業,只能等專業分流了,問題是大部分人都想學計算機怎麼辦?設置條件優中選優。

大類招生本來就基本上不存在調劑。因為大類中的專業本身就「良莠不齊」、冷熱不均,如果你將來分流到「差」專業,就相當於調劑了。

避免了被調劑,增加了不確定因素。比如大部分人報考信息科學技術大類中都是沖計算機、軟體工程去的,但測控、光電也得有人學呀,憑什麼不是你?這是一個趨勢,今年北京的學校這麼搞的很多,估計明年會有更多的大學這麼搞,對學校來說好處大大的,能爭取更多的優質生源。但是家長和考生要留點心,不要只看表面,更要看實質。能避開嗎 ,很難,大家都這麼搞了。

其實好處還是有的,比如可以有一個摸索期適應期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適合的、擅長的。可以有以較低分讀好專業的可能,比如你考了600分,如果往年按專業招生的話可能離計算機差10分,今年大類招生了可能就夠信息科學技術大類了,將來有機會選計算機。

怎麼看待志願填報中的沖,什麼是沖,要不要衝?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jkzNDk1NA==&mid=2650798615&idx=1&sn=d3c474673f0d88ca952486a45b9374dc&chksm=8752e052b0256944824bd33f7e8d6913e74969d5fec6b4b5add2b355fad87b27e76733dddb89&token=2073383044&lang=zh_CN#rd?

mp.weixin.qq.com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