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清明節工作安排

根據上級通知精神,結合醫院工作實際情況,我院清明節期間工作安排如下:

一、節日期間門急診24小時開放

二、4月5日-4月7日(週五-週日):放假

三、4月8日(週一):正常上班

地址:鹽城市開放大道135號

公交路線:4路、9路、10路、11路、17路、20路、B支2線、B支5線

清明的傳說

春秋戰國時代,重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爲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

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介子推卻不願意,揹着母親躲在綿山。重耳最後只好火燒綿山,希望介子推自己走出來。大火連燒三天三夜至熄,介子推也沒有走出來。重耳上山發現,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

重耳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在山上建立祠堂。重耳同時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爲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重耳領着羣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重耳望着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爲“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爲清明節。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

清明古詩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萬株楊柳屬流鶯

日暮笙歌收拾去

遊子尋春半出城

梨花風起正清明

宋代 吳惟信

蘇堤清明即事

清明

宋代 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

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

曉窗分與讀書燈。

青糰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糰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爲如此,青糰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爲如此,青糰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蕩 / 秋 / 千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爲宴樂。帝呼爲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

踢 / 蹴 / 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

祝大家

度過一個安全、健康、愉快的假期!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