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魯能將坐鎮主場迎戰大連,說起這場比賽可能不少年輕球迷覺得頂多也就是看看費萊尼和卡拉斯科的比利時國家隊隊友碰撞,但放在過去山東和大連的對決也一度是中國的「國家德比」。多年來兩隊打出了不少經典比賽,讓不少人至今回味,然而山東和大連的淵源實際上遠遠不止與足球,早在百年之前兩地的緣分就已經註定。

2018年魯能客場對陣北京人和的中超聯賽中,周海濱和魯能舊將汪強在場下閑聊的視頻被放到了網上,不少人看後都調侃道:「這倆人來山東久了,說話都帶山東腔了啊!」實際上,這兩名球員都來自大連,他們說的是正八經的大連口音。然而有趣的是,大連口音和山東煙台的口音幾乎相差無幾,都帶著一股「海蠣子味」,這也就給了人們一種兩人在說山東話的錯覺。

由於煙台和大連僅僅隔著一個渤海灣,因此當年在闖關東的時候,不少膠東地區的居民都遷移到了大連,除去膠東地區山東其他地區的居民當年也有相當一部分移到了大連。如今大連的居民有相當一部分都是當年闖關東過去的山東後裔,這也就導致了大連口音與山東口音的近似。

實際上不僅僅是口音上的相近,大連至今依然保持著許多山東地區的習俗,就連大連非常有代表性的小吃「燜子」,實際上也是從煙台帶過去的。紅薯澱粉做成的燜子上鍋用油煎,等到飄來一股撲鼻的香味時,燜子底下也結了一層黃燦燦的脆皮,這時澆上蒜汁、芝麻醬和香油,一口下肚,又糯又脆的口感伴隨著芝麻醬的醇香和蒜汁的辛辣,這不僅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多年散不去的鄉情。

儘管大連和山東由於足球的關係多了不少摩擦,但歸根結底兩地的人民還是打斷骨頭也連著筋。去年濰坊杯的時候,我們在與中國國青領隊林樂豐(曾經多年效力大連足球)聊天時,林導也說過:「我老家其實也是山東的,應該是牟平那裡。」早年間周海濱就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也表示過:「聽爸爸說過,我的老家在山東泰安,老家裡還有一些親戚。」而魯能青訓另一名來自大連的球員崔鵬祖籍也來自山東,據崔鵬的父親崔健表示,他們一家當年是從蓬萊去往大連的。

如今效力天津天海的魯能舊將楊旭的祖籍則是濟寧的金鄉,在魯能效力期間,楊旭曾經私下專門回金鄉探親過,2017年楊旭轉會離開魯能,在離別之際楊旭在微博上曾發過一篇名為「有時候,一轉身,就是一輩子.......」的長文,抒發自己內心對於山東深厚的感情。

在中國足球職業化開始之後,山東和大連之間足球人員的往來也並不少,1996年大連萬達球員孫曉東轉會濟南泰山將軍,這不僅僅是山東隊歷史上第一次引入內援,也是大連萬達第一個轉會到其他球隊的球員。當年在國少隊孫曉東是殷鐵生的得意弟子,他的身體素質雖然並不出色,但踢球很動腦子技術也不錯,深得殷鐵生的賞識。後來自己的弟子在大連踢不上比賽,一向不買人的山東隊在殷鐵生的力薦下也「吃了一回螃蟹」。孫曉東在場上兢兢業業,早年在球隊也踢過幾年主力,1999年的甲A聯賽,正是憑藉他和宋毓明的進球魯能戰勝了青島海牛。只可惜在2012年,這位山東足球歷史上的第一個內援因病去世,年僅37歲。

孫曉東在魯能的歲月並不算十分成功,但另一個大連人卻在山東迎來了自己職業生涯的巔峰。綽號「餅子」的大連人宋黎輝早年從遼寧隊來到了山東隊,最初也並不是一鳴驚人,然而在桑特拉奇到來之後,南斯拉夫人發現這名球員身體素質好爆發力強,把他改成了進攻球員。從此宋黎輝在魯能一鳴驚人,一度還入選了國家隊。桑特拉奇也對於這位弟子疼愛有加,說他是「中國的齊達內」,當然桑尼並不是說宋黎輝的球風很像齊達內,而是因為宋黎輝的長相有些酷似齊達內;不過如今齊祖的頭頂已經是「寸草不生」了,宋黎輝卻還是頭髮茂密,「中國齊達內」的美譽顯然也有點名不副實了。

1999年聯賽末客戰瀋陽海獅的比賽前,宋黎輝和他的家人遭到了匿名的人身威脅,為了保護愛將桑特拉奇起初準備讓他在這場比賽中不登場,然而看著球隊在瀋陽的冰天雪地中舉步維艱,宋黎輝突然在上半場結束時對翻譯李良石說到:「告訴桑導,我隨時都可以登場。」最終宋黎輝也頂著漫天的謾罵和被威脅的風險披掛上陣,儘管最終球隊並沒有贏下比賽,但宋黎輝實際行動證明了他無愧為一名勇敢的職業球員。值得一提的是,宋黎輝在魯能期間多次對陣大連取得進球,也讓一個大連人成了「大連剋星」,如今已經退役的宋黎輝執教過多支山東低級別聯賽的球隊,這位大連人在山東闖蕩多年,已經把這裡當做了自己的家。

早年大連萬達球星雲集,張恩華、徐宏、孫繼海、李明、小王濤等等無不大名鼎鼎,然而大連足球歷史上有一個山東人的名字卻無法抹去,這就是來自青島的郝海東。當然,郝海東並非來自大連青訓也非山東青訓,這位曾經中國最好的前鋒出身並成名於八一隊,1997年,郝海東以220萬的天價轉會大連萬達,當賽季他就在18次出場中打入了14球,在日後的賽季里,郝海東依然維持了自己良好的狀態,成為了群星雲集的大連隊中最耀眼的王牌殺手。2006年在省體舉辦李霄鵬退役賽之時,郝海東也曾經專門前來濟南為自己的青島老鄉捧場。

由於山東和大連都是中國足球人口的重鎮,因此在如今兩隊之間也就更多了不少熟面孔。在大連陣中既有魯能青訓出品的秦升,也有效力過魯能的趙明劍,而後衛李建濱也是來自山東濱州;至於魯能這邊,隊內既有王大雷、戴琳這些大連籍內援,也有周海濱、崔鵬這些從魯能足校走出的大連人,而如今被租借到天津天海的姚均晟,也是從小就在大連長大的溫州人。

不過儘管山東大連之間可謂是血濃於水,但真到了足球上兩隊早年間的交手卻往往是火藥味十足。在職業化初期,山東隊天不怕地不怕,足協杯決賽贏下了申花又在聯賽中破了國安工體不敗的金身,但在對陣大連時卻往往扮演「送分童子」的形象,直到1999年桑特拉奇到來之後才改變了這一局勢。

1999年,更名為實德的大連在甲A聯賽中發揮失常,而桑特拉奇治下的魯能勢不可擋,此消彼長,魯能也在這年聯賽里擊敗了大連。而到了足協杯決賽魯能和大連再一次相遇,魯能想要獲取中國職業化後的第一個「雙冠王」,大連想要為這個不成功的賽季找回一分慰籍,雙方都把這個冠軍看得極為重要。首回合比賽,大連將主場遷回了大連市人民體育場,球隊老闆王健林也宣布科薩成為了新任主教練,在之前甲A聯賽中,魯能正是大勝科薩執掌的武漢之後拿下了聯賽冠軍,但這一次手下帶了一副更好的牌,科薩顯然不是來給魯能白白送冠軍的。這場比賽魯能進入狀態很快,上半場宿茂臻利用張恩華的解圍打入一球,雖然這個球有手球的嫌疑,但當時比賽主裁還是認定了進球有效,靠著這粒進球魯能客場1:1全身而退,整個山東大地都在靜待魯能的雙冠。

回到濟南,熱情的球迷們填滿了山東省體育中心,山東電視台也史無前例的全方位跟蹤報道了這場比賽,結果魯能球員壓力太大在場上有些放不開手腳,反倒是大連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士氣,上來就由王鵬打入一球。桑特拉奇眼看手裡已經沒有能打出的牌了,無奈之下他換上了一個賽季僅僅打入一球的「大牌水貨」羅麥多,沒想到羅麥多上場之後大顯神威連進練球反超了比分。比賽進行到末尾時,由於韓文海的疏忽宿茂臻還獲得了一次打空門的機會,誰知道老茂的射門綿軟無力的踢出擊中了門柱。浪費機會就要被懲罰,大連外援皮特馬上攻入一球,這時候比賽時間已經所剩無幾,眼看著大連就要在山東搶走這個冠軍,神奇的羅麥多又站了出來,他在後點機敏的鏟射攻破了韓文海把守的大門,山東的解說員王娣當著孫正平的面泣不成聲,省體早已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不過在2005年的足協杯決賽,在李霄鵬代表魯能的最後一場正式比賽里,憑藉小將馬帥的絕殺,大連卻報了當年的一箭之仇,不僅讓魯能那個賽季四大皆空,更是成為了中超聯賽後的第一個「雙冠王」(04年魯能為雙杯),也為球隊功勛李明的職業生涯划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然而第二年過來,魯能卻又在大連頭上拿下了雙冠王,其中在金州的4:2一戰,也可以說是正式標誌了大連王超這個時代的正式落幕。

在1999年之後,隨著魯能的實力慢慢提升,對陣大連的成績也逐漸好了起來,但總體上依然沒有太大優勢,即便在實德沒落的最後幾年,魯能對陣實德想要取勝也並非容易之舉。面對當時在中超如日中天的魯能,大連作為沒落的貴族依然保留了自己內心深處最後的倔強。

如今,無論是魯能還是大連,都在努力重建以重現自己往日的榮光。本周日的這場比賽在早年可是正八經的「國家德比」,在如今在外人眼裡卻只是一場普通的中超比賽,也不禁讓人唏噓不已。但無論如何,山東和大連在足球上的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還有更多地「羅麥多」、「宋黎輝」和「郝海東」等著去書寫歷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