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和市場的悖論,賈樟柯也為票房折腰!

來自專欄狐言論史81 人贊了文章

為了《江湖兒女》票房,賈樟柯導演也真是拼了,除了知乎例行宣傳外,去虎撲發帖、去b站採訪,還和101少女楊超越開始「跨越年齡和時代」的對話。

而且他以大導身份專程參加這一期《我就是演員》,宣傳影片,又將只有幾分鐘戲份客串的徐崢,放到影片三番主演的位置,海報上也給足了空間,要說這些不是為了牟取更多票房,誰信?

至於賈導的微博更不用說,近日裡一天幾條拚命宣傳,最新微博,更把到農村去刷牆的宣傳也拿出來,【看江湖兒女,養兒當首富,養女嫁首富】,而且每條微博必附帶售票鏈接。

就不知道廣大農民兄弟真看了他的電影,看到「首富」的影子都沒有,自始至終就是個計程車司機,破舊棋牌室的小老闆,會不會覺得是「虛假宣傳」呢,一笑。

就連《江湖兒女》剛過1000萬票房、2000萬票房的海報,也打出了【《小武》20年,賈樟柯的一小步,中國電影一大步,我們買票支持他】這樣的口號,個中意味,就差明著說:如果不買票去支持《江湖兒女》,就是不支持中國電影的進步了。簡直哈哈哈哈——

由此看來,票房果然是一切華語電影的生命線,即使是一個拿過威尼斯金獅獎、戛納金馬車獎、幾乎每部電影都入圍歐洲三大電影節的文藝片國際大導,如今也不得不為市場而折腰,孜孜以求票房。

此情此景,實在啼笑皆非,也不知道抽了多少「逼格控」文青影評人的臉。顯而易見,他們那些一如既往的廉價追捧,各種別具匠心的解讀寓意,對今天的賈導來說,怕是遠不如多幾百上千萬票房來得實惠。

對一部電影來說,對一個電影導演來說,票房不是萬能的,沒有票房是萬萬不能的。

賈樟柯導演這幾天的表現,只是又一次驗證了這鐵一般的事實。

當然,和那幾位早已進入了創作生涯衰退期、再也去不了歐洲三大主競賽,只能拍一些「既不藝術、也不商業」的賠錢商業大片,專門坑得投資人賠錢的第五代大導演們相比,

賈樟柯導演作為當今文藝片導演的代表人物,除了近乎碩果僅存地延續了華語電影在國際電影節的輝煌,而且在投資成本的控制上一直是讓人讚歎的。

按他過往訪談的說法,從前那些小成本電影,只需要在外國刷獎刷名聲、通過賣海外版權發行銷售,根本不用走院線賺國內票房,也能輕鬆回收成本、部部盈利。所以雖然他此前的最高內地票房記錄,也只是2015年《山河故人》的3200萬,卻也一直沒什麼票房壓力。

然而這部《江湖兒女》,萬達、華誼、阿里、上影等國內電影巨頭共同投資,僅僅徐崢寧浩的歡喜傳媒一家就投了1260萬,總成本高達8000萬,投資成本之高也是賈樟柯生平之最。8000萬投資一部文藝片,這是什麼概念?已經接近一部中等投資商業電影了。

〈以今年一些電影公布的成本為例,《超時空同居》6500萬,《後來的我們》1.4億,《南極之戀》1億,《幕後玩家》1.05億,《英雄本色》1.37億,而春節檔那些大片,總成本全超過了5億〉

因此,即使《江湖兒女》能如過往那般,憑著賈樟柯作品在國外的聲譽,靠賣海外版權能回收相當一部分成本,在國內市場的票房壓力確實不小,也難怪賈導演要一反藝術家的高冷常態,竭盡所能地大力宣傳,只為多一些票房了。

而《江湖兒女》首日票房尚可,1300萬位列單日票房第二,貓眼預測也從剛上映時的7300萬調高到了8800萬,而次日票房就已經被《碟中諜》和《反貪3》兩部舊片反超,實時票房已經滑落到第五名了。目前票房形勢嚴峻,即使賈導演已經儘可能賭上了身為藝術家的尊嚴和矜持,恐怕最後結局依舊不容樂觀。

雖然這部《江湖兒女》,已經是賈導演作品裡最流暢、最具有故事性、對普通觀眾最友好的電影了,也算是講述了一個為大眾易於接受的故事。甚至即使對他鑲嵌其中的各種符號和喻意哪怕一無所知,也完全可以當一部普通劇情片來觀看。攝影、分鏡、配樂、道具等技術方面無一不貼切,堪稱大師級,結構也算緊湊並不鬆散,然而,不得不說,這依舊是一部絕無可能獲得高票房的影片

因為實在太冷靜、太克制了,太不煽情了,對普通觀眾而言,也太難以讓他們共情了。賈導演可以在片外竭盡所能去宣發,追求更高票房,但對影片本身,他基於商業角度的妥協實在太過有限。

別說客串這部影片的徐崢等各位名導,連欣賞水平低如筆者這樣的純外行,觀影時都一樣很清楚,哪裡著重激烈一點,哪裡著重煽情一下,把影片的藝術性和商業性,平衡一下,絕對能讓這部影片被普通觀眾也津津樂道、回味無窮,進而去向親友和朋友圈自發宣傳,

那麼在這個口碑直接轉化為票房的時代,和《親愛的》《烈日灼心》這樣的影片一樣,取得藝術獎項和票房口碑的雙豐收,撈個三五億票房,對賈導來說,實在輕而易舉。——可他偏偏不肯、不願,恐怕甚至不屑。

同時還再次印證了一個事實,就是賈導夫人趙濤女士,根本並不是賈導出於私心,非要一部接一部的捧她去沖獎,而是他這樣的影片,所有人包括作為故事中心、人設最好、戲份最多的大女主「趙巧巧」,一樣都是為影片本身服務的工具,根本就不適合任何演員藉此去爭奪影帝影后的獎項。

《江湖兒女》中能夠讓趙濤充分發揮演技的片段(所謂的影后moment)不下十餘處,卻都在導演的極度克制下,輕輕帶過了。連最後那個廖凡走掉後,本應該大特寫趙濤反應的鏡頭,還特意用模糊的監視鏡頭。——犧牲了演員,成全了電影。

所以,除了趙濤女士是自家人好說話,其他聲名顯赫、演技精湛的女星,也未必肯接這種對競爭個人獎項極度不利的戲,甘心去做影片的螺絲釘。

難怪趙濤最具分量的影后獎盃〈義大利大衛獎影后,論國際影響力,略低於英國學院獎、法國凱撒獎和歐洲三大影后,絕對高於任何華語獎項〉,偏偏是拍其他導演的影片獲得的。

當然,比起那些「掛羊頭賣狗肉」,用拍藝術片的思維去搞商業大片,沉迷於光影鏡頭,唯獨不知道好好敘事的第五代大導演們,賈導這次還算是講了一個讓不同閱歷和年齡層次的觀眾,都基本能看懂的邏輯完整的故事,大家也都各自能有不同的體驗。最大的缺憾,也就是投資實在太高了,才讓他的票房回本壓力變得如此之大。看著他戲外為了票房這麼拼,有點心酸。

在這個電影票房爆炸的年代,面對以二、三、四線「小鎮青年」為主體撐起的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有寧浩、徐崢、吳京等新一代電影人,拍出了汲取好萊塢商業電影先進精華、跟緊時代脈搏、為廣大群眾所喜歡的商業作品,屢屢創造票房奇蹟。

也有功成名就卻廉頗老矣的諸多大導名導,哪怕心急火燎要投身圈錢搶錢大潮,然而他們的創作根本不適應當下的市場局面,不合廣大觀眾胃口,因此只能無可奈何眼看著時代大潮不斷前行,聲勢磅礴奔向遠方,將他們遠遠拋離。

同時,在智能手機大普及,人人可為自媒體,每個人都是影評人,億萬小鎮青年才決定電影人飯碗、是電影人上帝的時代,少數文青影評人決定一部電影歷史地位的時代,早已經【一去不返】!

所以中生代導演的《戰狼2》《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葯神》連創票房奇蹟,華語大導的《太平輪》《妖貓傳》《邪不壓正》《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卻連遭滑鐵盧。只因為從好萊塢到華語圈,一個觀眾喜歡的好劇本好故事,才是票房成功的最基礎。

當然,另一方面,電影是商品也是藝術,對藝術的不懈探索和創新,同樣也能反哺商業電影,使之不至於套路重複,停滯不前。這就是賈樟柯和他電影的存在價值。中國電影需要徐崢、也需要賈樟柯,兩者並非對立,而是統一的

這或許就是徐崢甘願在賈樟柯這部電影里5分鐘客串,去飾演一個完全可以用不知名演員替換的小賣部老闆兼狂想家的原因。

只是對過往那些自以為掌握了電影評價話語權,一直輕視鄙視漠視票房價值的文青影評人,或許最痛苦最落寞的時代也莫過於此,

他們的那些引以為豪的閱片量、他們的那些辭藻堆砌隱喻解讀,如今在我們大多數觀眾看來,早已成為了【何不食肉糜】的笑話,即使對賈樟柯導演這樣還在執著拍文藝片、並被國際影壇肯定的導演來說,也同樣快要失去了意義和價值。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