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13、4歲小男孩運動後膝關節疼痛的,我們需要首先排除一下脛骨結節骨軟骨炎這個疾病,下面小黑鍋就來科普一下有關這個病的一些基礎知識,旨在大家能更好的理解!

一、首先了解一下,哪裡是脛骨結節?

人體膝蓋表面凸出來的骨頭我們叫髕骨,連接的髕骨的分別是上面的股四頭肌肌腱(參與伸膝動作)和下面的髕韌帶,而下方髕韌帶的止點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脛骨結節!(上圖圓圈表示)

二、什麼是脛骨結節骨軟骨炎?

脛骨結節骨軟骨炎,英文名稱Osgood-Schlatter病,就是發生在脛骨結節處的牽拉性炎症;這個病一般發生在9-14歲的兒童,在那些積极參加體育活動的青少年中尤為常見,一般兩個膝蓋不對稱發病,但也有1/4-1/2的病例為雙側發病的。

這個病門診上最常見於男孩子,但現代社會隨著女孩子參加運動越來越多,女孩子的發病率也逐年增加,而且發病年齡比男孩子要早幾年(女孩子比較早熟嘛)。

三、脛骨結節骨軟骨炎發病機制是啥?有哪些危險因素?

上文提到,膝關節前方解剖由髕骨以及上面連接的股四頭肌肌腱及下方通過髕韌帶連接脛骨結節組成。大腿肌肉股四頭肌通過收縮帶動髕骨,進而帶動下方的髕韌帶,來完成膝關節的伸膝活動,而反覆的股四頭肌收縮會對脛骨結節施加拉力,導致該病的發生。

因此,該病是一種過渡的使用性損傷,說白了就是因為脛骨結節反覆受到髕韌帶的牽拉導致局部撕脫引起炎症而疼痛,炎症劇烈時或者病灶癒合後的骨痂形成可能會使脛骨結節變得更突出,摸起來就像腫了一個包一樣!

危險因素:足球(最常見於13、4歲男孩子,這是教科書上說的,很典型)、籃球、排球、羽毛球,女孩子的體操、芭蕾等都可能引起這個疾病的發生。

四、脛骨結節骨軟骨炎有哪些臨床表現呢?怎樣才能知道小孩是不是得了這個病?

常見於經歷過或正在經歷快速生長期的13、4歲男孩或者11、2歲女孩!

1、膝關節疼痛

最常見,主要為膝蓋前方,從隱隱作痛到發展為影響走路的疼痛,疼痛會隨著小孩活動、運動、跑跳甚至爬樓梯走路的疼痛,休息後癥狀會逐漸緩解,兩邊的膝蓋不對稱,經常可以見到雙側一起疼痛的患兒。

2、脛骨結節處的紅腫、發熱

既然叫脛骨結節骨軟骨炎,那麼必然伴隨著局部的炎症形成,炎症可以同時伴有紅腫熱痛,脛骨結節處皮膚髮紅,局部腫脹(鼓一個包,甚至病情穩定後也可能存在),局部皮溫升高等。

五、高度懷疑是這個病了,需要做哪些檢查來確診呢?

最主要的還是醫生的查體,查出脛骨結節局部的壓痛以及骨性凸起,在抗阻力伸直膝蓋以及收縮股四頭肌或者下蹲完全屈膝的時候可以引發疼痛加劇等,都高度懷疑這個病。

醫生可能在查體後會給開一些檢查,但這些都是為了與一些其他引起膝關節疼痛的常見病鑒別來用;

最後,對於膝關節疼痛的患者,不能排除是否為腰部及髖部疾患導致的牽涉痛,如果醫生沒給你檢查膝蓋,而是檢查腰部或者髖關節,不要覺得醫生水平一般,而是他想得比較遠!

六、確診為患有脛骨結節骨軟骨炎這個病了,需要如何治療?

目前通過臨床的治療,發現非手術治療對大多數患者有效果,如果癥狀反覆,或者成年後的患者仍出現脛骨結節處疼痛,採用手術治療,患者可能會受益!

治療主要採用非手術治療:

1、控制疼痛及局部腫脹

急性炎症期採用冰敷有助於減少局部炎性因子的釋放,利於消除局部腫脹,局部或者口服使用鎮痛葯及非甾體消炎藥有助於消除局部炎症,對症利於病情;

冰敷必須持續足夠長的時間,一般要求至少30分鐘,每天1-2次;

鎮痛葯對於小孩子來說可以使用對乙醯氨基酚或者布洛芬等;、

一般不要使用激素治療,弊大於利!

2、保持適當活動

雖然患兒疼痛的時候休息有助於病情,減少疼痛,但目前國際社會上不推薦完全停止活動,因為不活動的副作用比這個大得多,而且長期不運動後重新開始活動可能導致這個疾病的複發,甚至發生一些家長不願意見到的風險,需要注意!

不推薦打石膏以及支具固定,長時間固定可能導致大腿肌肉的萎縮,弊大於利!

3、科普教育

醫生應該對發病的患兒以及家屬進行科普教育,讓他們知道這個病可能暫時緩解後會出現病情的加重,處理後又可以緩解,同時應告知其病情完全好轉後可能出現脛骨結節處的凸起,雖然不痛,但早期做好解釋工作,以免日後出現不必要的麻煩。

家長也應該對小孩有點耐心,在小孩說痛的時候,不要覺的他在裝病,早日到專業醫院就診,早治療早恢復!

對於某些病人可能需要採取手術治療輔助。

對於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在他成年後不在長高的時候,採取手術治療,可以達到最佳效果。

七、這個病會不會留下什麼後遺症啊?

其實是會的!

大部分的患兒成年後疼痛癥狀逐漸消失,但脛骨結節處會遺留不同程度的凸起,影響美觀,甚至有一些會有膝關節的慢性疼痛,需要配合康復理療才能慢慢達到最佳效果!

如果你有骨科或者醫學健康相關的疑問,可以關注小黑鍋後私信諮詢,可以回答的問題,儘力科普為你解答!


劉醫生談骨論筋??青少年膝蓋痛是怎麼回事??

門診上經常碰到父母帶著十幾歲的孩子來看膝蓋痛的情況。孩子也沒有明顯的外傷,就是膝蓋下面疼的比較厲害,不敢劇烈活動。還有就是疼的地方腫起來了。家長們就比較擔心,怕它影響身體發育。其實這種病就是脛骨結節骨軟骨炎。它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呢?下面給大家說一下。

脛骨結節骨軟骨炎

又被稱為脛骨結節骨骺炎、脛骨結節骨軟骨病。脛骨結節是髕韌帶的附著點,屬於牽拉骨骺。18歲以前此處易受損而產生慢性骨骺炎,甚至缺血壞死。

脛骨結節骨軟骨炎的病因

股四頭肌(大腿前側的肌肉)是全身最強大的一組肌肉,它的牽拉力通過髕骨、髕韌帶常使尚未骨化的脛骨結節骨骺產生不同程度撕裂。青少年男性喜歡運動在缺乏正確指導時往往出現這種疾病。

脛骨結節骨軟骨炎的臨床表現

1.常見於12到14歲好動的男孩子,多為單側。常有近期參加劇烈運動的情況。臨床上以膝關節下凸起處(脛骨結節)逐漸出現疼痛,腫塊為特點。與活動有明顯關係。

2.可見脛骨結節明顯凸起,質硬,皮膚無炎症,局部壓痛較重。做伸膝運動時疼痛加劇。

3.X線檢查顯示脛骨結節骨骺明顯凸起,緻密或碎裂,周圍軟組織腫脹。

脛骨結節骨軟骨炎的治療

首先要說明的是,本定在18歲後,脛骨結節與脛骨上段骨化後癥狀即自行消失,但局部凸起不會消失。

1.減少膝關節劇烈活動癥狀自然會緩解。避免跑步、跳躍等。嚴重者可固定下肢。

2.疼痛明顯者也可以輔助理療。

3.一般無需服用藥物,也不宜局部封閉治療。因激素注入皮下無效,而骨骺又難以注入,並且容易引起皮膚壞死。

4.手術治療。當骨骺與脛骨結節融未合的可以給予鑽孔或植骨以促進癒合。不過這種手術做的很少。

看了上面這些對於脛骨結節骨軟骨炎的介紹。大家就明白這個病的相關細節,所以大家不要驚慌。這是活動量比較大的青春期孩子容易出現的情況,當年齡大了後就自動痊癒了。希望這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大家可以關注我或者下方留言,以獲得更多醫學知識。

關注??劉醫生談骨論筋??享健康人生


膝蓋疼痛不只是出現在中老年人身上,小孩子有時候也會感覺到膝蓋疼痛。但是,中老年人常是因為膝關節損傷引起的疼痛。那麼,為什麼小孩子也會膝關節疼痛呢?

小孩子感覺到膝蓋疼痛,很可能是因為生長痛。生長痛是生理性疼痛。小孩子感覺到疼痛的部位主要是膝關節周圍或小腿前側疼痛。

有些小孩子的活動量較大,導致長骨生長速度相對其他部位來說較快,與周圍的肌肉和筋腱的生長發育不同步,使得不能相互協調,從而引起這種疼痛。該疼痛不是由於外傷引起的,疼痛部位可以正常活動。疼痛的部位沒有紅腫熱的現象。患兒大多數是在夜間的時候感覺到疼痛。

若是小孩子有生長疼,在疼痛發作時,可以進行以下措施:

1、轉移注意力

當小孩子感覺到疼痛時,可能會哭,此時可以採取一些措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使得孩子儘可能的忽略疼痛。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有講故事、玩遊戲、看動畫片等。孩子感覺到疼痛,可能會有一些負面情緒,若是此時能更加溫柔體貼的對待孩子,他的情緒可能會有所好轉。另外,在孩子感覺到疼痛時,家長的鼓勵和精神支持對孩子來說,是很好的「鎮痛劑」。

2、局部熱敷、按摩

緩解疼痛的方法有按摩和熱敷。在按摩時,需要注意力度,適當的按摩除了可以緩解疼痛,還可以緩和孩子的緊張情緒。

3、減少劇烈運動

疼痛的部位仍是可以正常活動的,所以不必限制孩子的活動。但是,對於疼痛程度較大的患兒來說,多休息比較好,活動還是可能進行的,但是運動量要有所減少,不能進行劇烈的運動。

4、補充營養

對於患兒來說,多吃牛奶、骨頭、核桃、雞蛋等食物可以促進軟骨組織生長。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也需要多補充一些,有助於膠原的合成,青菜、韭菜、菠菜、柑橘、柚子等都是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總結一下,小孩子感覺到膝蓋疼痛,可能是因為生長痛。生長痛不是病,是一種生理性疼痛。在孩子感覺到疼痛的時候,以上方法可以幫助緩解。


碼字不易,感謝點贊!轉給需要的朋友看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