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這一天,被韓國人民稱為國恥日。

【分秒幣爭】海報 ( 符合 20% 可投廣告 ).jpg


(建議先觀賞完該電影後再來閱讀此文章)

 

向來敢大膽批判自己政府為題材的韓國,這個被稱為『國恥日』的大事肯定也是不放過,從最早在臺灣市場大紅的『屍速列車』,及口碑相當好的『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和先前上映的『1987』都是以小人物的角度去審視當時的政府為題材,『分秒幣爭』則是運用三個角度去看這次金融風暴。

 

故事一開頭就展現了當時韓國經濟實力,從工業、電器、運動、流行音樂的崛起,經濟景氣特好的年代,被稱為-亞洲四小龍的韓國當時樣貌。以現在來看就像經濟泡沫話之前的日本。

劇情是設定在韓國破產的金融危機前一週,在這裡"時間"就馬上成為背後最急迫的壓力,也相當符合片名中的急迫感。為了讓國家經濟發展,許多財團週轉短期資金,加上沒有完善的貸款審核制度,就以債養債的方式持續下去,導致外匯已經欠債高達1100億美金,讓外匯目前只有70億的韓國即將面臨國家破產。

但是政府持續對外界媒體說謊,必在同時悄悄請來的 IMF 進行援助協商,將消息全面封鎖,採取非公開式協商,以先斬後奏方式告知民眾,而協商上的結果幾乎是已經快到賣國的條件,這讓當時的韓國人民實在無法接受,必稱為簽下 IMF 協議的這一天為『國恥日』。

在敘事上少不來緊張的節奏,強大的真實故事為背景而讓電影寫實感增加了不少,向來電影上擅長有煽情情節的韓國,在這部『分秒幣爭』則是收斂了不少,不過一樣很著重在情感上,畢竟發生這種事,受到最直接傷害的就是人民。

1543583272-314674047_n.jpg

photo.jpg

角色上設定有三條受到這場金融風暴為背景的不同支線,有韓國銀行貨幣政策經理的韓詩賢,而蒙在鼓裡的民眾們則是大部分看新聞相信政府的說法,另外,也有先前早就看透政府手法操作的人先自保。

但導演崔國熙必沒有把當時的混亂場面拍的加以誇大,也沒有誇張式哀嚎哭喊,而是強調角色的內心掙扎及顧忌,這讓看的過程中替角色們多了很多額外的故事。

 

之後韓國政府向民眾發起"捐金運動",全國人民愛國情操燃起,將家裡值錢的飾品金項鍊等等捐給國家還債,而這讓韓國提前了三年的時間還了欠 IMF 的貸款。(韓國人在現實生活也是超熱血!)

從現在來看,目前看起來經濟穩定的韓國,在美中經濟貿易戰中而可能受到波及的擔憂,也因為先前的金融風暴而格外小心。

『分秒幣爭』預告片:https://youtu.be/rOmIlnksfLo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