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長牙有很多不適,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口水多

第一顆牙的萌出,會刺激牙齦神經,從而引起唾液腺分泌增加。有些寶寶口周的皮膚不斷受到口水的浸泡,可能會長出皮疹甚至粗糙皸裂。

護理:可以準備一塊柔軟的棉布,用蘸溫水的軟毛巾擦去口水,擦的時候動作一定要輕柔,避免擦破皮膚引起感染。如果流口水的地方已經有點潰爛,則一定要帶寶寶去看醫生。

2、牙齦不適

牙齒萌出時對牙齦神經造成刺激,寶寶的牙齦會有些不適,比如牙齦癢、牙齦疼痛等,甚至有些寶寶從咬自己的小手,到咬媽媽的乳頭,甚至咬陌生人的手指。因為用力咬才能釋放牙齦內部的壓力,讓他感到舒服一些。

護理:每天用紗布蘸點涼水輕輕擦拭寶寶的牙齦。父母應多留心寶寶的舉動,一旦發現寶寶咬嘴唇就要及時制止。如果寶寶咬著不肯放也不能硬來,可以輕輕撓撓寶寶的小嘴唇使他鬆開。

3、煩躁易怒

乳牙慢慢頂出牙齦時,疼痛可能會加劇,寶寶會出現啼哭、煩躁不安等癥狀。

護理:一般只要讓寶寶咬磨牙棒,轉移其注意力,通常會安靜下來。另外,還可以在寶寶出牙時給他做臉部按摩,以放鬆臉部肌肉,也可起達到較好的效果。

4、胃口變差

長牙的寶寶在餵奶時常變得浮躁不定。他可能因為很想塞個東西進嘴巴而顯得急欲吸奶,但一旦開始吸奶又會因為吸吮的動作而使牙床疼痛,這會讓寶寶拒絕食物。

護理:因為牙齦腫痛,可給寶寶一些涼爽的食物。吃奶瓶的寶寶可以適當把奶嘴孔調大,易容易喝到又不嗆奶為適宜,實在不願意吮吸,可以改為用杯子或勺子喝。如果寶寶拒絕進食的情況嚴重,就要帶去看醫生了。

5、拉肚子

有些寶寶出牙時會有腹瀉。當寶寶大便次數增多、但水分不多時,應暫時停止給寶寶添加其他輔食,以粥,細、爛麵條等易消化食物為主,並注意餐具的消毒;若次數每天多於10次、且水分較多時,應及時就醫。

護理:讓寶寶多喝水。每次餵養完都要清潔口腔或者讓寶寶漱口,每天早晚清潔一定要非常認真仔細,尤其是晚上臨睡前那一次清潔。若寶寶拉肚子嚴重,請及時就醫。

6、睡眠可能受到影響

萌牙影響睡眠的情況最容易發生在萌出第一顆牙和磨牙時,疼痛會讓寶寶突然在夜間醒來,這時不要急著哄他或餵食,看看他自己能否安定下來。

護理:這樣的情況並不會持續很久,請保持耐心,採用上述方法,儘可能地安撫寶寶。

7.發燒

寶寶長牙時期發燒通常是因為出牙期寶寶牙齦癢,所以喜歡啃咬東西、磨咬牙齦(出牙期牙齦會紅腫、易破損),而寶寶免疫力差,就容易遭受口腔細菌侵襲,引發口腔黏膜感染、發炎,最終導致發燒。而這種感染一般影響不會很大,因此常見為低熱,一般在 38℃ 以下,且持續時間也都不久。

寶寶在長牙時期發燒,只要體溫不超過38°C,且精神好、食慾旺盛,就無需特殊處理,多給寶寶喝些開水就行了。

如果體溫超過38.5°C,並伴有煩躁哭鬧、拒奶等現象,則應及時就診,請醫生檢查看是否合併其他感染。


其實不管是嬰兒還是成人,牙齒出啥問題都挺難以忍受的,小寶寶長牙期間,尖銳的牙齒從牙齦組織中慢慢的鑽出來,有時會有痛、熱、紅、腫的局部反應,寶寶體會到到這種生長痛,就會煩躁不安,小嬰兒又沒辦法說出這種難受的感覺,也不知道怎麼辦,只能用哭鬧的方式宣洩出來,吸引爸爸媽媽的注意,啃手指、咬乳 頭等動作告訴爸爸媽媽我很難受。嚴重一點的還會發燒、腹瀉等癥狀。

寶寶長牙期間,父母多注意:

1、要及時給寶寶擦乾扣水,寶寶長牙會產生很多唾液,嘴角基本每天都掛著口水,長時間浸在口水中,會出口水疹。

2、給寶寶用紗布蘸水按摩,除了緩解出牙時的不適以外,還能促進乳牙的萌出。

3、為防止寶寶亂抓亂咬被噎著,給寶寶準備專門的磨牙棒或者做磨牙食物,轉移他的注意力,避免他亂啃誤食東西。


為什麼嬰兒在長牙期間晚上會哭鬧?

1、牙齦不適

長牙期間牙齒在努力鑽出牙齦的時候,刺激到牙齦的神經,造成寶寶的牙齦有些不適,比如牙齦癢,有時還會產生炎症,造成牙齦疼痛。

但是寶寶又不會說話,就愛咬東西來緩解這種癢或疼痛,有時甚至喜歡咬人,比如媽媽餵奶的時候會咬住媽媽的乳頭不放。

2、煩躁不安

當牙齒快要鑽出牙齦的時候,疼痛會加劇,寶寶會變得煩躁不安、哭鬧不止。

(圖片來自網路)

3、發燒

有部分寶寶出牙期間還會發燒,這通常是因為寶寶牙齦癢或疼痛,為了緩解不適,就喜歡啃咬玩具或手指,影響了口腔的清潔,很多新手爸媽不注意,對牙齦炎症不及時護理,就造成了寶寶發燒。

如何緩解寶寶出牙的不適?

1、提供寶寶可以咬的東西

可用軟布幫助寶寶清潔牙齦,或者到嬰兒用品店為寶寶買各種形式的牙膠讓寶寶來咬。對於較大的嬰兒提供一些手指餅乾、蘋果塊或者胡蘿蔔條等食物,讓寶寶咀嚼,使其感到舒適。

(圖片來自網路)

2、冷敷

可以把一塊乾淨的紗布蘸水擰半干之後,放在冰箱里降溫,拿出墊在媽媽的手指上,按摩寶寶腫痛的牙齦。

也可以把寶寶的一些牙膠或安慰奶嘴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然後涼涼的拿出來讓寶寶咬來緩解疼痛。

3、給寶寶多喝水或洗溫水澡

對於出牙期間發燒的寶寶,體溫不超過38℃時,無需吃退燒藥,可以給寶寶多喝水,保持室內通風,或者給寶寶洗個溫水澡,這種發熱一般時間不會太久,幾個小時後就會降到正常。

但是由於寶寶的體質不同,所以有少數寶寶發熱時間長一些也是正常的。

4、清潔口腔

可以用紗布或者手指刷清潔寶寶牙床。寶寶喝奶後,盡量讓寶寶喝1-2口白開水,可以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


為什麼小嬰兒在出牙期間會哭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出牙帶來的不適,讓寶寶感到難受,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先知道,寶寶出牙會有哪些不適應。

在寶寶的乳牙萌出來之前,寶寶會有牙齦紅腫、疼痛的的感覺,媽媽們仔細觀察寶寶的牙床,會發現要出牙的部位會比較紅甚至已經腫了。因為疼痛會讓寶寶煩躁不安、哭鬧。

想要緩解寶寶的疼痛,我們就要對症下藥:

第一,給寶寶堅硬的東西進行磨牙,讓牙床通過摩擦來舒緩出牙的疼痛。這個時候可以準備牙膠、或者堅硬的水果比如蘋果,來讓孩子去咬,不過父母要留心,不要讓孩子咬下大塊,以防卡到。

第二,除了堅硬的牙膠,媽媽們在寶寶晚上睡覺前,洗乾淨手去給寶寶做牙齦按摩。輕輕的去按摩寶寶出牙的牙床,來緩解長牙帶來的疼痛。

第三點,可以通過冷敷來緩解牙齦腫脹的不適。我們知道冷敷可以消腫,所以可以讓寶寶在臨睡前去咬冷藏過的毛巾或者冷藏過的牙膠等東西,通過冰冷來達到消腫和緩解不適。

第四點,寶寶出牙難受,哭鬧不止,媽媽們要多去安撫寶寶。可能有的寶寶一晚上醒來好幾次,媽媽們需要多點耐心。

孩子出牙是階段性的,只要牙齒從牙齦中長出,出牙的不適就會緩解,所以媽媽們多點耐心,當寶寶哭鬧的時候多去安撫渡過了寶寶出牙期,孩子的哭鬧自然會消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